楊小玲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的教育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中最容易掌握和學習的兩個部分。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和培養(yǎng)閱讀寫作能力的起步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做到“讀寫結合”,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本文將通過分析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文案例,提出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小學閱讀一向是語文教師最重視的一個教學部分,加之新課改以來的要求,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分量越來越重要。閱讀在能夠拉近作者和讀者之間關系之上,更能夠保證作者和讀者之間思想的溝通。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進行講授,注重兩者之間的結合?,F(xiàn)階段,我們的小學生寫作成績不理想,優(yōu)秀的作文作品少之又少,常見的文字語法和結構錯誤非常多。要想幫助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要注重處理好語文中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作文素質(zhì)。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中常常忽視了寫作,寫作的教學中也不重視閱讀,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重視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在閱讀中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尤為重要。
一、小學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不可以分割的部分,閱讀和寫作結合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手段。在新課改的影響下,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小學時期是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要時候,“讀寫結合”是提高語文能力的可行手段?!白x寫結合”的手段對于教師來說能夠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寫作和閱讀的興趣,還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讀寫結合”能夠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水平,對以后的讀寫都有很大的益處,受用一生。
二、小學閱讀教學中現(xiàn)存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方法,但是在其真正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讀寫結合”只是口號,讀寫仍然分離。部分教師由于年歲較大,不能很好的接受新課改下新的教學手段,還是盲目的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措施。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完全不涉及寫作的知識,在寫作的教學過程中也完全不提及閱讀的技巧,認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兩種課程。由于教師認識的錯誤和偏差導致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后,學生語文素質(zhì)下降。學生在閱讀練習的時候,從不動筆進行寫作。其次,在讀寫分離的情況下,還存在著部分教師只重視閱讀,輕視寫作的問題。在課程安排上閱讀設置較多,寫作課堂少之又少。而且教師缺乏寫作意識,認為寫作知識方面的聯(lián)系可有可無,沒有意識到寫作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影響,沒有長遠的眼光,單純的認為學生掌握了豐富的閱讀知識,寫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2.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手段實施之后,仍然存在了小學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第一,在教師對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閱讀知識的積累問題。寫作知識是要對學生自己所擁有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進行拓展和運用。而不少教師在遇到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寫作知識的積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簡單的停留在了閱讀的表面,沒有深層次的體會閱讀中課文的結構和脈絡,培養(yǎng)寫作的能力。導致學生最終缺乏從閱讀中學習寫作的能力,甚至失去寫作的興趣。第二,教師缺乏鍛煉學生說話、閱讀、作文的能力。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鍛煉學生寫作的意識,不能在課堂中通過提問、總結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導致學生閱讀的能力和寫作能力相不適應。第三,“讀寫結合”淪為形式化,教師沒有從根本上理解運用。不少的教師在實際的工作中對“讀寫結合”只是機械的使用,過于追求課堂中教學的過程,沒有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進行教學使用。還有的一些教師只是為了完成這種教學方法才使用,閱讀看似只是單純地為寫作而服務,過分強調(diào)兩者的協(xié)調(diào),違背了“讀寫結合”的初衷。
三、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
1.按照計劃進行語文教學讀寫結合訓練
小學語文教師在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好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實施。目標實施的過程中要遵循實際指定得教學計劃進行實施,對讀寫訓練的內(nèi)容要根據(jù)實際學生接受的情況及時進行調(diào)整,保證“讀寫結合”能夠順利進行。另外,在學生遵循讀寫教學計劃的時候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訓練,保證學生能夠慢慢接受,培養(yǎng)寫作的興起。
例如:《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教師在講授的時候要明確基本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向?qū)W生講授小英雄雨來事跡的過程,并且要將整個《小英雄雨來》教學過程設計到講課當中。教師應該首先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幾個自然段,然后圍繞最初教師指定得教學重點和難點分別展開問題進行分析,在通過提問和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之后,最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具體描寫小英雄雨來英勇無畏的句子,大家一起來欣賞。在課堂要結束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通過學習《小英雄雨來》的故事,結合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來寫一篇小文章。
2.學習閱讀的時候要發(fā)現(xiàn)、練習寫作訓練點
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不僅要保證學生能夠理解閱讀本身的含義,學到分析文章的能力,還要善于使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深切的理解,在體會作者感情和思路的同時,要學會作者構思作文的文章結構和文字特征等。在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重新課改下“讀寫結合”的手段,在教授文章的同時,使學生能夠理解作者構思文章的結構以及文章中文字的特征等。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點的積累,寫作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達到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西風胡楊》這篇文章,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可以通過探討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式來歌頌胡楊的精神,并且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采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描寫了胡楊的性格特征,最終歌頌的是人的精神。教師在講授了課文之后,可以將這些寫作的方法教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這些寫作的手法獨立完成一篇文章,使學生能夠熟練的使用寫作手法,提高寫作的能力,增加寫作的興趣。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有效的“讀寫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寫作學習能力,還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氛圍,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學習寫作知識的能力。小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閱讀知識和寫作知識都能夠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每一次的課文學習,有效的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手段,對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進行不斷的提升,使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對學生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響。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手段行之有效,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使用。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小學語文的重點教學要求,在教師對課文進行教學之后,學生可以圍繞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的訓練,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使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提高,受用一生。
參考文獻:
[1]白富花. 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 新課程(小學),2015,01:162-163.
[2]孫娟. 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 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9:203-204.
[3]楊挺. 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 赤子(上中旬),2014,13:159.
[4]石梅. 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探析[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0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