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小說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更偏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意識,因此從審美的角度進行初中語文小說教學更能起到有效的效果。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實施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語文小說 審美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077-01
在初中語文課程當中有很多都屬于小說題材的文章,通過這些文章描述的故事來反映當時的環(huán)境,反映作者的思想,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思想和良好的社會道德品質的目的。而審美教學應用于初中的語文小說教學中,更加能夠發(fā)揮出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的目的。
1 初中語文小說概述
將初中語文課文進行統(tǒng)計,其中就有20多篇是屬于小說題材,中國古代、中國近代以及西方的小說里面都能夠發(fā)現(xiàn)。在初中課本中出現(xiàn)這么多的小說,可見利用小說教學初中語文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實際上這些小說不止在教學當中具有較大的價值,在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上面也發(fā)揮出顯著地效果,其蘊含的哲理性對學生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用,描述的內容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和人們的生活狀況,在其中反映當時社會現(xiàn)狀最為突出的有:魯迅的《孔已己》《故鄉(xiāng)》《社戲》。當然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小說,例如:《范進中舉》《魯濱孫漂流記》《智取生辰綱》等小說。經典的小說里面所蘊含的意義是非常豐富的,學習這些文章能夠有效地提高自身語文文化素養(yǎng),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說中所蘊含的美。
2 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
2.1 當前社會的思想影響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
當前在社會之中,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審美思想也變得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與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審美思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在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往往更傾向于讓學生理解小說的中心思想,理解小說所想反映的當時的社會形勢,沒能真正幫助學生理解小說中所具有的美感,使得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沒有取得相應的作用。如,在初中語文小說中有一篇魯迅的作品《阿Q正傳》,語文教師在教學這篇語文小說作品時,容易根據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去分析,通過他們的互相抓辮子,來反映當時的嚴峻的時代斗爭。教師在講解的時候進入誤區(qū),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為學生講解當時政治斗爭的嚴峻形勢,忽略了設置此篇小說語文的真正目的,忽略了這篇文章中所具有的審美氣息。
2.2 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方法不夠全面
語文教學中的方式方法非常的多,閱讀教學、情景教學、探索式教學等教學方式都非常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是當前受到教學時間不足、小說過長等多方面的限制,造成教師在進行語文小說審美教學時方法太過單一,沒能利用有效的方法進行語文小說的審美教學。如:在《范進中舉》這篇文章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采用簡單的審美教學方式,逐段進行分析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實際上很難理解范進中舉時的那種心理,不能夠體驗到這篇小說當中的審美思想。
2.3 小說本身的特殊性限制審美教學
小說一般都具有較長的篇幅,在語文課文中只能夠截取其中經典部分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其中所具有的美感,但往往就是這樣讓學生在進行小說審美時變得非常困難。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這篇語文小說就是截取的《水滸傳》中的精彩部分之一,將它單獨列舉出來,未結合水滸前文對于當時的大環(huán)境描述,學生也就無法真正的理解魯提轄這一人物所具備的特征,對其中所發(fā)生的事情也變得非常難以理解,但是完整的《水滸傳》又實在過長,教師不可能挨著講述,這就造成小說自身過長影響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3 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
小說本身描述的是在某一特定的環(huán)境之下發(fā)生的故事,并且通過這個故事來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時代現(xiàn)象,人們在閱讀的時候,能夠通過其中的語言,給予人們一種美的感受。但是在當前的審美教學卻沒能取到相應的效果,教師在進行審美教學時應當將教學方法做出適當?shù)母倪M。
3.1 合理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在一篇初中語文小說當中,有許多地方可能是學生理解起來特別困難的地方,教師可以對此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自行對該部分的前后進行閱讀,運用閱讀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思考,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出自己所體會到的美感,然后教師再將自己所理解到的思想和美感講述給學生聽,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可以采取一定的道具進行情景的模擬,通過情景模擬讓小說中的人物和環(huán)境得到真實的體現(xiàn),從而讓學生能夠加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到語文小說中所具有的獨特美感,達到審美教學的真正目的。
3.2 開闊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美
任何一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所體會到的美感都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時候,應當將重心放在學生上面,盡量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主動的思索語文小說中所具有的不同尋常之處,讓學生自己在文章中發(fā)現(xiàn)美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始終集中在所教學的文章上面。
4 結語
在經典的小說之中,很多的地方都充滿著美的氣息,關鍵是需要具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以及相應的思維,通過閱讀美的小說,能偶有效的陶冶自身的情操和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馬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小說的審美教學探微[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0:165.
[2] 旦正吉,代青卓瑪.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0:105.
[3] 旦正吉,代青卓瑪.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研究[J].赤子(中旬),2014,12:105.
[4] 陳寧.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小說的審美教學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