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軍明 茍曉玲
作者簡介:付軍明(1989-),男,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寧夏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原理)。
茍曉玲(1990-),女,寧夏固原人,碩士研究生,寧夏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原理)。
摘 要:教育研究的對象是教育中的問題。但有關教育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并不真正的“教育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教育研究中明確研究方向,目的和價值。其中,教育真問題應該是具體的,符合我們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繼續(xù)解決的問題,通過對教育問題的研究,不僅可以推進教育理論的深化和創(chuàng)造性建構,同時也能對教育實踐起助推作用,符合實際,實事求是。再者,對于教育問題來說,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整個研究的主體,主體的價值取向,內(nèi)在動機無疑對教育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教育問題;真問題
中圖分類號:G40-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0-0263-01
一、什么是教育問題
教育中的“問題”的含義應該是事之有關系性、有重要性,引起注意、引起探究的疑難。我們在對教育問題進行明確的時候,需要做的不是盲目的以主觀判斷或者主體的興趣愛好為依據(jù),必須對所關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性、邏輯性、歷史性、關系性進行深度,宏觀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的放矢,不去做無用功,蒙頭做一些前人已經(jīng)做出的成功,最大限度的做到資源的合理化應用以及研究者精力的充沛。通過對教育問題的界定,我們認識到教育問題不僅僅是對教育現(xiàn)象簡單的質(zhì)問,還需要立足于價值,意義方面,真正的通過對教育問題的研究使得我們所處的境地有所改善,進步。同時,教育研究者在教育問題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問題的提出與探索解答都離不開教育研究者。
二、教育真問題的判定
我們要想發(fā)現(xiàn)好的教育問題,必須要知道,所謂的教育真問題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即什么是教育真問題?但是對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育研究者包括我們這些教育研究生來講,所提出的問題并不是教育真問題,而是教育假問題。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但最關鍵的就是教育“真”,“假”問題的判定不清。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判定規(guī)則是什么?
首先,研究的問題符合當今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對教育理論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對目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的實踐困境有很大的啟發(fā)或者技術支持,但對于研究的主體研究者來說興趣了了。這類問題對研究者來說動力不大,單純的進行研究都有困難,更被說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提升。由于這些問題是教育理論的推進和教育實踐的支持,也許是一種“真”問題,但這種“真”只是對教育理論而言、對教育實踐而言,而并非對研究者本人而言。對研究者本人而言,它恰恰成了一種“假”問題。
其次,研究者本人具有濃厚的研究欲望與研究熱情、但并非是教育理論的發(fā)展或者教育實踐的改善所迫切需要去解釋與解決的問題。這很明顯不符合教育問題的定義,是個教育“假”問題。
然后,不僅不是教育理論推進或教育實踐支撐所迫切需要去解釋與解決的、也不是研究者本人志向去解決的問題。無論是于“公”于“私”,都是一些“假”問題,是徹頭徹尾的假問題。
最后,既是教育理論推進或教育實踐的改善、又是研究者本人具有研究欲望與研究熱情的問題。此時,研究者個人的探究意趣已同外部社會(理論的與實踐的)研究需求相互吻合,這是真正的教育問題。
通過對教育真問題的判定規(guī)則討論,我們能夠做到確定所提出的教育問題是不是一個真問題,這對我們的意義是巨大的。
總結
由于教育主體人的復雜性,決定了在教育學發(fā)展歷程中,我們會面對成千上萬個復雜的教育問題。這些教育問題真的需要我們一一解答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需要的教育問題是真的問題,教育真問題應該是具體的,符合我們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繼續(xù)解決的問題,通過對教育問題的研究,不僅可以推進教育理論的深化和創(chuàng)造性建構,同時也能對教育實踐起助推作用,符合實際,實事求是。再者,對于教育問題來說,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整個研究的主體,主體的價值取向,內(nèi)在動機無疑對教育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作為一名研究者,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自己的問題意識,還要有看待問題的批判精神,尤其在我們在閱讀一些權威人士所寫論文,書籍時,不要只有順向思維,對他們所提倡的或者所論證的一味認同,我們要有敢于向權威挑釁的精神,不做“溫順”的接受者,要做“叛逆”的學術者,這里強調(diào)逆向思維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
參考文獻:
[1]吳康寧.教育研究應研究什么樣的“問題”[J].教育研究,2002,(11).
[2]魯潔.論教育之適應與超越[J].教育研究,1996,(2).
[3]吳康寧.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00,(9).
[4]陶志瓊,袁圣軍.關于“教育問題”的研究-教育研究對象辨析[J].寧波大學學報,1999,(4).
[5]吳原.問題意識與教育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