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攀
摘 要:本文從歷史性、廣泛性、專業(yè)性三個角度探討了中國威海市和烏克蘭敖德薩市小提琴教育發(fā)展的不同現狀,并各選取一所專業(yè)院校的小提琴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從而得到一些思考,我國中小型城市小提琴的社會普及社會認知程度、小提琴教育者的整體素質和整個社會對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等幾個方面都略顯薄弱。通過對比兩座城市小提琴教育現狀,提出一些建議,從而對我國小提琴教育得到啟示,來加強和發(fā)展我國小提琴教育。
關鍵詞:敖德薩 威海 小提琴 教育現狀
一、引言
烏克蘭敖德薩市被譽為“黑海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游和療養(yǎng)勝地,景色優(yōu)美,同時也是烏克蘭著名的大學城。中國的威海市是中國第一個人居城市,風光秀麗,散發(fā)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筆者曾在敖德薩學習了6年,后在威海市工作了四年,從事小提琴學習和教學的工作,對兩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又對兩座城市的小提琴教育現況有著細微的觀察。本文正是以此為依據,介紹兩座城市小提琴的教育現狀,通過對比兩座城市的小提琴教育現狀,分析兩所典型高校小提琴教學情況,找出我國中小型城市小提琴教育的不足,并提出從小提琴的社會普及和社會認知,小提琴教育者的整體素質和整個社會對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等幾方面來加強和發(fā)展我國小提琴教育。
二、敖德薩市小提琴教育現狀
敖德薩市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是歐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著名樂評家鮑里斯施瓦爾茨在《俄國小提琴學派》中曾提到在20世紀,敖德薩已經作為俄國第三大小提琴教學中心,有俄國小提琴學派奠基人之一的小提琴教育家P.斯達里亞勒斯基在這里組織教學,并誕生了俄國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小提琴演奏大師內森·米爾斯坦,以及眾多優(yōu)秀的音樂家。正是由于這些卓越才能的小提琴大師共同生于此地,才使得這座不算大的城市變成了全世界愛樂者矚目的地方。同時敖德薩擁有多所專業(yè)音樂學府,如敖德薩音樂學院,敖德薩天才音樂小學,南烏克蘭師范大學音樂系等等。以及著名的敖德薩歌劇院,愛樂樂團音樂廳等眾多音樂表演場所。
敖德薩小提琴教育專業(yè)化水平非常高。由于擁有眾多專業(yè)院校,師資力量眾多且教學水平較高,社會上的兒童或成人私人學琴所找到的指導老師一般都是專業(yè)院?;驅I(yè)樂團的小提琴教師,從學琴初始,就保證了學生學琴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有著規(guī)范的演奏動作和良好的音準節(jié)奏感,也是學琴之路至關重要的一點。這些都奠定了他們日后能夠較好演奏小提琴的基礎。年齡較小的琴童也可以選擇直接進入敖德薩天才音樂小學,那里既可以學習文化知識,也可以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其次,敖德薩的小提琴教育具有廣泛性。烏克蘭作為前蘇聯(lián)解體后的獨立國家近年來的經濟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普通民眾對孩子的音樂教育非常熱心,走在市中心的杰里巴斯大道上,經常可以看到背著小提琴的敖德薩小學生,大部分民眾都覺得音樂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普通民眾有著非常高的音樂鑒賞力,在舉行奧伊斯特拉赫國際小提琴比賽期間,有許多民眾前來聆聽賽事,許多穿著普通的老太太能準確說出比賽曲目名稱,發(fā)表獨到的比賽評論觀點。這也體現了敖德薩民眾對小提琴藝術的熱愛和普及程度。
敖德薩音樂學院(涅日丹諾娃)是一所擁有百年建校史的音樂院校,學院建于1913年,是烏克蘭最古老的音樂高等學府之一,她是歐洲音樂學院協(xié)會成員,也是烏克蘭南方職業(yè)音樂教育和藝術的中心。自建校起,已經培養(yǎng)了八千多名音樂家,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如埃米爾·吉列爾斯、恰夫達勒、奧格列尼齊等。敖德薩天才音樂小學則培養(yǎng)了小提琴演奏家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等眾多優(yōu)秀音樂家。筆者曾長期在敖德薩音樂學院學習,并在敖德薩天才音樂小學實習,對敖德薩小提琴教育有著深刻體會。
敖德薩音樂學院有著雄厚的專業(yè)師資力量,所有教師均畢業(yè)于專業(yè)的高等學府,且有著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較高水平的演奏實力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筆者的兩位導師之一庫瑞囯夫教授是敖德薩愛樂樂團首席小提琴演奏家,且長期執(zhí)教于敖德薩音樂學院。天津大學青年教師小提琴演奏家曲克和沈陽音樂學院大連分校青年教師小提琴演奏家紹維都是他的愛徒。另一位導師塔吉雅娜副教授畢業(yè)于基輔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曾獲全烏小提琴比賽第三名。
敖德薩音樂學院弦樂系的小提琴教學更為規(guī)范成熟,有著整套的學習曲目,以及相關完整的課程設置。本科學生一周有兩次專業(yè)課,一學期有兩次考試,且所演奏曲目均配有專業(yè)的鋼琴伴奏老師隨課堂練習。期末考試一般會在學院音樂廳舉行,屆時音樂大廳免費對公眾開放,有意的音樂愛好者均可前去觀摩,對學生來說這也是非常好的演奏機會。從大一起,所有器樂學生均要參加學院的交響樂樂隊,每周兩次課,這對學生如何與他人合作演奏,如何融入樂隊都有重要作用。從大二起優(yōu)秀的小提琴學生還有機會進入室內樂樂隊,進行更為細致的樂隊訓練。大二起,弦樂學生還開始了室內樂演奏課程,主要是和鋼琴及其他樂器配合演奏的學習。筆者曾跟隨安娜瑪伊副教授學習室內樂演奏,后者曾作為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的鋼琴伴奏在莫斯科演出工作數十年。同時大二還開設了四重奏的課程,四重奏課程是弦樂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課程。學習四重奏能使學生融會貫通所學的相關知識,如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學、音樂史等。在演奏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通過集體研究總譜,分析作品曲式結構、和聲布局復調織體等,解讀作曲家時代背景、個人風格、思想內涵,把握準確的音樂形象,情感表達。使學生們開闊眼界活躍思路,打破各學科自成一體的界限,將以往所學課程中的知識橫向聯(lián)系起來并應用到實際演奏中。
大三起,學習課程增加了小提琴教學實踐課,這門課程對只懂得實踐演奏,不懂教學理論的學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既可以系統(tǒng)了解小提琴發(fā)展歷史,同時對已經掌握的演奏技巧有了理論上的更深層次理解。大四起,學院為在校學生安排了社會上前來報名的琴童,學生作為志愿者免費為這些琴童授課,學期末,所教琴童還需要參加統(tǒng)一考試,以此來檢驗學生的教學結果。這些課程的開設從各個方面幫助學生增強音樂感受力,提高演奏技巧,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將學生全面塑造成合格的小提琴演奏員和教師。敖德薩還經常承辦國際性的音樂賽事,例如2003年的吉列爾斯鋼琴國際大賽以及2005年奧伊斯特拉赫國際小提琴比賽。敖德薩音樂學院還為這些賽事的一部分比賽項目提供場地,這也為該校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觀摩比賽的機會。學生畢業(yè)后,有部分優(yōu)秀學生通過研究生考試繼續(xù)學習,部分學生則將自費讀完研究生課程,且不獲得畢業(yè)證書(只有結業(yè)證書)。在研究生課程結束后,學生可以獲得學校頒發(fā)的小提琴碩士研究生學位證,小提琴教師資格證,小提琴演奏家文憑。大部分學生繼續(xù)從事該職業(yè),部分進入敖德薩歌劇院樂團,音樂家協(xié)會交響樂團等,或進入戲劇專科學校等學府進行相關工作,或返回自己家鄉(xiāng),進入當地音樂團體或音樂院校從事相關活動。
三、威海市小提琴教育現狀
清末至20世紀,小提琴音樂逐漸傳入威海,建國后威海的小提琴活動逐步推廣,小提琴教育活動大約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初,成立了威海市京劇團交響樂隊,其中小提琴樂手來自黑龍江及威海本地,并開展了小提琴的教學活動。90年代開始威海小提琴教育逐步發(fā)展壯大,1999年由中國音協(xié)主辦的全國音樂考級在威海設考點。近年來,威海的音樂教育蓬勃發(fā)展,成立了威海藝術培訓產業(yè)聯(lián)盟,小提琴普及教育的橫向拓展擴大化。在高區(qū)、經區(qū)以及附近的文登等市均有琴行或培訓中心教授小提琴,琴童可以就近進入威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小提琴班或是私人開辦的琴行及培訓中心學習小提琴?,F在約有30多位小提琴教師,但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正規(guī)高校畢業(yè)的教師所占比例較少,其中年輕教師占多數?,F威海市擁有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學生交響樂團。威海保利大劇院的建成也定期和全國同步舉行多場音樂會歌舞劇的演出,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音樂生活。
現有的高校中,僅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和威海職業(yè)技術學院有音樂類專業(yè),其中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建于1984年,是一所多學科、開放式、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藝術學院(威海校區(qū))建于1998年,2001年起招生,有一名小提琴教師(博士),學生數量大約在20名左右,每周一次專業(yè)課,且沒有專業(yè)鋼琴伴奏教師。一學期兩次考試,期中考試一般均在教室中進行,期末考試在音樂廳進行??荚噧热轂橐綦A、練習曲、樂曲一首或協(xié)奏曲一個樂章。學生從大一起參加學院交響樂隊,每周一次課。課程設置上必修課和公共專業(yè)課所占學時較多,偏向普通音樂類學科的課程設置,專業(yè)技能課程設置比重較小。僅個別學生舉行了個人音樂會,如2011年“弦思飛揚——劉佩瑤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平時會舉辦較有影響力的大師班,主要側重樂隊演奏的訓練,如2010年請美國芝加哥大學室內樂副教授帕米拉來學院開設大師班課程。2011年請山西藝術學院副教授王珂來開設室內樂演奏課程。每學期定期舉辦交響音樂會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和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如新年音樂會以及夏季音樂會等。畢業(yè)生畢業(yè)后的去向以2006級學生為例,共三名弦樂學生,其中一名進入銀行系統(tǒng)工作,一名進入電力系統(tǒng)工作,一名返回家鄉(xiāng)在音樂類培訓機構工作。2007級畢業(yè)生為例,共四名小提琴畢業(yè)生,其中劉曉丹進入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進行研究生學習,張蕾進入山東大學(總校)進行研究生學習(中音史方向),陳碩進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行研究生學習,紀赫楠進入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進行研究生學習(中音史方向)。
四、兩座城市小提琴教育現狀的比較與思考
1. 小提琴音樂的普及教育問題
敖德薩擁有眾多音樂表演專業(yè)場所,音樂演出頻繁,普通人很容易接觸到小提琴音樂。而我國即使是在從小學起,就開設的音樂課而言,都鮮有介紹小提琴音樂的內容,學生更無接觸的機會。另外我國中小型城市普遍缺乏專業(yè)音樂院校和團體,數量與龐大的人口基數很不相稱,這也是長期存在的矛盾。因此大部分民眾幾乎沒有渠道接觸到小提琴音樂,導致小提琴音樂無法面向大眾普及。
2.小提琴教育的社會認知問題
俄羅斯小提琴學派的深遠影響,以及眾多杰出小提琴家的成功樣板,使敖德薩乃至歐洲國家民眾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為榮。敖德薩的家長很早就為孩子確立了學琴的目標,并以此作為孩子的終身職業(yè),因此在學琴中投入的時間精力等遠遠大于我們。而在中國小提琴真正普及起來大概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音樂考級以后,受長期以來上大學的觀念影響,很多家長并未將拉小提琴作為專業(yè)的事業(yè)來認識。而是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絕大多數家長只以提高孩子的音樂素質和培養(yǎng)興趣為目標,大部分家長不指望孩子以此作為職業(yè)。在考大學的重壓下,很多家長在發(fā)現孩子的文化成績不行了,才讓孩子拾起曾因為課業(yè)壓力放棄的小提琴,經過所謂的高考強化班,通過藝術類考試進入理想的大學。這也導致我們綜合大學藝術學院類的高校所招收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普遍沒有接受過規(guī)范完整的基礎訓練。從生源上使得我們缺乏精英式的演奏和教學人才,也使經過四年教育的學生在畢業(yè)后難以應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從我國各大知名樂團的組成中也可以發(fā)現,樂手基本還是來自中央上海等專業(yè)音樂院校,幾乎沒有綜合類大學藝術院校畢業(yè)的學生能夠進入知名樂團或樂隊。
3.小提琴教育者的整體素質問題
當前,敖德薩市在烏克蘭局勢并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緩慢。筆者接觸到的敖德薩小提琴教育者乃至音樂教育者,甘于清貧,很多敖德薩音樂演出、博物館展覽等不收取門票。許多敖德薩音樂教師在報酬并不豐厚的情況下,仍愿意堅持教學演出工作,其精神令人敬佩。而其淵博的音樂知識、高超的演奏技巧都令人難忘。這些人格魅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使學生受益。小提琴不同于其他樂器,許多技巧存在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除了學生自己的領悟,教師的示范和對樂曲的細微掌握,以及對學生自身特點的了解,對學生的學習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現在的小提琴教育行業(yè),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有的教師為了迎合家長的心態(tài),拔苗助長,忽視基本功的訓練,每年將大量時間投入到音樂考級中。部分教師并沒有正規(guī)的學過小提琴,僅僅是學過幾年,就開始教授學生。學生的拉琴姿勢都不正確,何談正確地演奏音樂。這種小提琴教育導致學生拉不出動聽的音樂,對小提琴逐漸失去興趣,扼殺了小提琴音樂所帶來的美感和魅力。
4.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問題
小提琴教育的發(fā)展不僅僅是依靠內部的力量發(fā)展,還需要外部文化環(huán)境的改善。當我們的小提琴教育的社會普及、社會認知不斷完善發(fā)展的情況下,外部的文化教育環(huán)境也需大力改善。敖德薩市擁有東歐最非凡的名勝古跡之一——敖德薩大劇院,以及愛樂樂團音樂大廳,眾多博物館等。而我國中小型城市較少有專業(yè)的音樂廳,很多城市新建的劇院建筑外表宏偉壯觀,但內部音響效果設計不合理,且一年中鮮有幾次高水平的演出活動,部分劇院作為會議用途,劇院的用途和使用效率都堪憂。
五、對我國小提琴教育的啟示
1.提高全民普及性,擴大小提琴音樂社會影響力
多開展全民普及性的小提琴音樂講座,加大宣傳力度,讓普通民眾有機會接觸到小提琴音樂。例如現在經??吹降摹案哐乓魳纷哌M大學”等活動,可拓展普及面,使小提琴教育走進中小學,甚至是走進工廠。還可以有計劃的鼓勵民間建立小提琴樂團,譬如一些城市中學開展的樂團活動,是中小學普及小提琴音樂教育的理想途徑。另外通過知名演奏家的“明星效應”,定期開展小提琴比賽、演出、夏令營活動、學術交流等,加強聯(lián)系,擴大影響。
2. 重視小提琴教師選擇,走好學琴之路第一步
家長應重視對小提琴教師的選擇,規(guī)范的演奏動作和良好的音準節(jié)奏感,也是學琴之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一位好老師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很多琴童放棄學琴,是因為其老師長期沒有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演奏姿勢正確的音準節(jié)奏演奏音樂,導致琴童對小提琴音樂失去了興趣,甚至厭惡,從而放棄學習,也喪失了小提琴音樂的美好形象。因而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老師時需要了解老師的專業(yè)技能等基本情況,最好能和老師溝通一下,或者陪同孩子上幾次課,切身感受老師上課的優(yōu)劣,至少可以感受教師是否有耐心、夠敬業(yè)。不能道聽途說,隨便將孩子交給教師,認為教學是老師的事。
3.優(yōu)化小提琴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素養(yǎng)
提倡終身學習,教師應不斷提高個人專業(yè)技術及綜合素養(yǎng),教授知識時應當準確、詳實、全面,教學過程中積極示范演奏,注意和學生的互動,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收集各種相關教學資料,樂譜、音像資料等,關注音樂時事。
4.加強政府的宣傳和投入,營造良好文化生態(tài)氛圍
政府層面的宣傳和投入。除了自身的發(fā)展,也需要地方政府重視豐富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為群眾營造更好的文化環(huán)境氛圍。包括支持地方各類文化音樂機構的發(fā)展,建設更多文化的場所。
通過對比兩座城市小提琴教育現狀,指出我國中小型城市小提琴教育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些建議來加強和發(fā)展小提琴教育。近年來隨著我國民眾對高雅音樂需求的增加,無論是業(yè)余小提琴學習還是專業(yè)小提琴演奏都有了顯著的發(fā)展,但小提琴教育仍很大的提升空間,小提琴發(fā)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全面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沈崢.弦樂四重奏訓練在教學中的意義[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4.
[2]景作人.小提琴藝術史上永放異彩的超級巨星——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J].視聽技術,1998(11).
[3]【美】鮑里斯施瓦爾茨.俄羅斯小提琴演奏學派[M].音樂講堂,2010.
[4]史懷寶.威海藝術——音樂(聲樂、器樂)
[5]常佳.山西小提琴音樂教育研究[D].山西大學音樂學院,2007.
作者單位: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