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真
摘 要 近觀中國的教育,我們會發(fā)現(xiàn)農村教育在我國教育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可是由于農村教育不僅教學設施相對較落后,師資的力量較弱,教學環(huán)境也比較惡劣,更主要的是農村的教育教學仍局限于應試教育,致使一些教師在教育學生方式方法上難免有不足之處,多少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筆者就教師如何避免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傷害,淺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 學生 教育 傷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1理解學生要講溝通
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由于他們的社會經歷、生活條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F(xiàn)在的學生在思維方法上喜歡把今天同明天對比,我們教師在思維上往往喜歡把現(xiàn)在同過去對比。這樣就在兩代人之間產生了所謂的“代溝”問題,因此我們要深入了解他們,不能用老眼光看他們,更不能把自己的思維模式強加在他們身上。
從心理學角度看,感情是人們和客觀事物滿足需要的反映。因此我們教師要借助于感情之水,達到思想教育之岸。理解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技巧,這種藝術就是對學生要真誠、講真話、交實心,尊重學生的感情,特別是當學生有煩惱、有困難時,更應該真誠對待,鼓起他們進步的勇氣。通過交朋友的方式親近學生、尋找心靈窗口,從親切、平易近人的方式中去啟迪學生。這樣在信任的氣氛下,學生才會無顧慮的把心理話掏出來,感情才可以實現(xiàn)雙向交流,達到互相理解。此外,要理解學生,還必須摸清影響學生思想變化的多種因素,做大量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按照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心理特點,采取正確的媒介方法與手段進行溝通,達到思想工作的最佳效果。
2尊重、信任學生要講平等
尊重和信任學生是溝通情感的紐帶。尊重學生就是應該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xiàn)出自身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活動的空間。尊重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民主作風,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意見,不能把自己的話當上級的命令,要求學生絕對服從。學生有了過失,不能采取強制意志的手段對他們施加影響,更不能采取諸如變相體罰、辱罵訓斥、挖苦諷刺等侮辱人格的作法。古語說:“士可殺不可辱”。豈止是“士”,應該說是“人”可殺不可辱。學生有了思想問題、犯了錯誤,盡可以按照其不同的性質,或談心、或批評、或處分,卻不可侮辱其人格。學生自尊心強,喜歡“顯示自己”,總想表現(xiàn)自己的智慧、意志和力量,但學生的心理又相當?shù)拇嗳?,如果對他們過分的限制,苛求太多,甚至無視他們的人格,他們就會產生不滿情緒,越發(fā)同教師“鬧獨立”,造成許多“缺損的心靈”,師生矛盾也就由此而生,思想教育就難以進行。所以教師應該有民主作風,批評和懲罰有時會成為“兇器”,能不用盡量不用,相反在關鍵時刻拉學生一把,學生會刻骨銘心的記住你,并因此而恍然大悟。也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圖寓于良好的和無拘束的氣氛中。這不僅僅是教育的藝術,更是教師良好的道德體現(xiàn)。
信任學生就是相信學生都有一顆向往美好的心靈,即使他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也是可以教育好的,教育就是信任。因此教師在教育中,應深入了解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不應嫌棄任何一個學生,要諄諄教誨,循循善誘,以理服人,這樣教師在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來的信任感就成為激發(fā)學生上進的巨大精神力量,有助于他們自覺的克服缺點,進行自我教育。
3關心學生要講愛護
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往往產生許多需要和愿望。能否得到滿足,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情緒。我們應當為中學生增長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積極的創(chuàng)造條件,多做架橋鋪路,排憂解難的工作。如果有些問題暫時不能解決,也應實事求是向學生講清楚,把困難和不利條件如實的亮出來,讓學生正視困難。關心學生要真心實意,要從生活上、學習上、思想上各個方面無微不至的關心愛護。
在生活上,我們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因為生活中有些問題學生往往難以說出口,所以在靈魂深處隱藏下來,心理壓力得不到釋放,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這時教師應該慎重的處理,給學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加強心理的疏導。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和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引導家長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在學習上,教師習慣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如衡量學生是否進步、是否聰明,只用分數(shù)做標準;衡量學生課堂上是否認真聽講,只用遵守紀律做標準等。而事實上,這種衡量標準是不科學的。因為衡量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身心是否得到健康發(fā)展不能只有一個標準,還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況和價值觀等。因此在學習中教師要經常了解學生對技能掌握的情況,學習有了困難要具體幫助解決;還要關心學生的課外生活情況和社交情況。
思想上關心他們的進步成長,有了困難要及時幫他們解開,出現(xiàn)了過失要循循善誘。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新的變化,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對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務必要把理解學生、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作為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避免給學生造成心靈的傷害,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