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又是學生閱讀和口語交際的紐帶。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一年級上冊拼音的教學目標要達到“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根據(jù)教學的課時安排,所有拼音教學時間總共不得超過7周,這對于方言區(qū)年僅7歲的兒童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zhàn),對于一名方言區(qū)的語文教師來說,更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關鍵詞:漢語拼音;趣味;教學方法
反觀過往的拼音教學,學生在教師的高壓政策下,反復地進行讀、寫、背、默訓練,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怎樣讓兒童愛學拼音、樂學拼音呢?筆者創(chuàng)設了一種“趣味拼音教學法”,這種方法消除學生學習拼音的恐懼心理,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學生的歡迎,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
一、編歌謠學聲母,突破發(fā)音關
拼音教學反復地讀、枯燥地練,會讓學生興趣索然。結合兒童愛唱愛跳的天性,我在教學中常常改編一些兒童耳熟能詳又朗朗上口的歌謠進行教學,盡量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讓孩子們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學會漢語拼音。
如,學習聲母表時,我改編了《兩只老虎》的歌詞,指導學生邊拍手邊唱歌,熟悉的旋律,輕松的氛圍,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聲母的發(fā)音,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jié)奏,在流動的節(jié)奏中發(fā)展了音樂的智慧,舒緩了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
二、讀歌訣記字形,突破書寫關
一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比較弱,對拼音字母的字形記憶起來存在一定困難,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每個字母的寫法,我在教學中大量運用歌訣幫助學生記憶和書寫。
剛入學學習單韻母的書寫時,為了讓孩子們快速掌握它們的字形,我編了以下的歌謠幫助他們記憶:
ɑɑɑ,嘴張大,小嘴一張辮子翹;ooo嘴巴圓,o像一個小小圓;eee,嘴巴扁,e像白鵝倒水面。
在學習聲母時,有些字母形狀相似,容易混淆,我就利用歌訣幫助學生區(qū)分:
b d對臉坐,p q碰腦殼;傘把向上fff,傘把向下ttt;單門n,雙門m,小棒在手lll;9字加彎就是ɡ,小蝌蚪k k k,一把椅子就是h;一只母雞j j j,7個氣球q q q,西瓜西瓜x x x;像個2字z z z,小刺猬c c c,蠶兒吐絲s s s;zh ch sh有凳坐(即有h),r像嫩芽鉆出頭。
教學實踐證明,歌訣的運用對于學生掌握聲韻母的字形和書寫起著重要作用。
三、聽故事學規(guī)則,突破標調關
標調規(guī)則是拼音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孩子們記住這些繁瑣而復雜的規(guī)則呢?首先就要引起他們學習這些規(guī)則的興趣。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聽故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在拼音標調規(guī)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兒童這一興趣點,把抽象、枯燥的標調規(guī)則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展現(xiàn)出來,使其具有趣味性。
在教學單韻母的標調規(guī)則時,我給孩子們編了一個故事:ɑ o e i u ü這6個單韻母的家里很窮,只有一頂帽子,天氣冷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才能戴上帽子。ɑ最怕冷,所以當它在的時候,帽子(即聲調)就要戴在它的頭上;第二怕冷的是o,當a不在時,帽子就要戴在它的頭上……以此類推,我又編了一個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韻母的標調規(guī)則:“標調要牢記,有ɑ在,給ɑ戴,ɑ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面給誰戴?!?/p>
又如教學j、q、x和ü相拼時,ü上兩點應省略的標調規(guī)律是小學生不易掌握的教學難點。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著6兄弟,他們是n、l、j、q、x和ü,其中ü最小,j、q、x對小ü最好,經(jīng)常陪他玩游戲,所以,每當小ü跟這兩個玩的時候,特別開心,小ü的眼淚就擦干了(省略兩點);可是,n、l是兩個壞哥哥,經(jīng)常欺負小ü,每當這兩個哥哥跟小ü在一起的時候,小ü總要掉眼淚(不省略兩點),并根據(jù)這個小故事寫了一首歌謠“小ü見了j、q、x,擦干眼淚做游戲;n、l壞哥哥,小ü見了淚直流?!?/p>
這種通過講故事進行拼音教學的方法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比起那種教師直接灌輸法要掌握得更牢固一些。
四、做游戲練拼讀,突破拼讀關
學會拼讀是學習漢語拼音的終極目標,也是拼音教學的重要部分。我們知道,簡單枯燥的拼讀訓練會讓學生產生怠倦情緒,教學效果肯定會不盡如人意,如何讓拼讀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筆者的做法是:把枯燥的拼讀練習融入有趣的游戲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采用以下游戲:
(一)找朋友
教師先發(fā)一些韻母卡和聲母卡給不同學生,然后,師問:“p p p在哪?”生1舉著卡片p答:“p p p在這。”師問:“ɑn、ɑn、ɑn在哪?”生2舉著卡片ɑn答:“ɑn、ɑn、ɑn在這兒?!睅焼枺骸斑B在一起怎么讀?”全班答:“p-ɑn→pɑn”。
(二)摘蘋果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一棵蘋果樹,上面掛著許多貼著韻母的蘋果,讓學生拿著不同的聲母進行拼讀練習,等所有的蘋果上的韻母拼完,游戲就結束。
(三)打拼音牌
教師仿照撲克牌的形狀,把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做成47張撲克牌,分小組讓學生進行打牌游戲。
學生1:我出l。
學生2:我出ɑnɡ。
搶答:我們拼成“l(fā)ɑnɡ”。
(四)大轉盤
教師課前仿造鬧鐘的形狀制作一個圓形的大轉盤,轉盤中間貼有23個聲母,面有24個韻母,還有一根指針。游戲開始時,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齊聲喊:“轉盤轉盤,轉轉轉。”當指針指向哪個韻母時,教師問:“誰會拼?”學生會躍躍欲試,拼讀勁頭十分高漲。
趣味拼音教學法不僅讓教師教得輕松,還能激起學生學習拼音的欲望,降低了拼音教學的難度,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采取了趣味拼音教學法,我班學生對拼音的掌握程度明顯要好于其他三個班?!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教師用心鉆研,一定能想出更多有趣、實效的教學方法,使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變得生動而有趣,讓學生體會學習拼音的快樂,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
參考文獻:
程方平.小學語文教學基本問題[M.]學苑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劉秀英,女,1979年8月,廣東,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