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龐娟+饒明麗
【摘要】目的 探究血、尿β_2微球蛋白測定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意義。方法 選取201年7月~2015年12月住院的高血壓患者134例,按照是否合并冠心病將其分為單純高血壓組61例,合并冠心病組73例,另取健康樣本63例。測定并比較不同組別及不同危險程度高血壓血、尿β-2MG的含量差別。結(jié)果 高血壓患者較健康組血、尿β-2MG明顯增加,合并冠心病患者上述數(shù)據(jù)明顯高于單純高血壓組;此外高血壓危險程度越高,血、尿β-2MG含量越多。結(jié)論 血、尿β-2MG測定有利于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嚴重程度判斷,對臨床診斷具有指導意義。
【關(guān)鍵詞】血、尿β-2微球蛋白;高血壓;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4..02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and urine beta -2 microspheres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Xiao,PANG Juan,RAO Ming-li
(Henan Province, Nanyang Henan Xiehe Hospital,Henan Nanyang 474500,China)
高血壓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常造成腎臟等靶標器官的損傷,腎臟損傷會造成血清及尿β-2微球蛋白(MG)排泄量增加。相關(guān)研究證實血、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增加是引起冠心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1]。本次研究通過測定血、尿β-2MG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含量,評價其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診斷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年7月~2015年12月住院的高血壓患者134例,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按照是否合并有冠心病將其分為單純高血壓組61例,合并冠心病組73例。高血壓組男33例,女28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55.37±5.37)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38±2.91)年;冠心病組男39例,女34例,年齡45~69歲,平均年齡(56.20±5.19)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18±3.01)年;上述兩組患者中高危37例,中危61例,低危35例。另外取健康試者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55.92±5.28)歲。上述患者均排除明顯腎病、糖尿病及肝腎功能存在損傷等,且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知情。三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各組受試者在抽血前保持空腹12 h,于清晨抽取靜脈血10 mL,取5 mL置于離心管中分離血清;患者清晨排空膀胱后,飲水500 mL,60 min后,取患者尿樣。血、尿樣本采用散射比濁法進行測定。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
意義。
2 結(jié) 果
2.1 三組受試者血、尿β-2MG比較
高血壓患者血、尿β-2MG均明顯高于健康組,且合并有冠心病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排放量明顯高于單純高血壓患者。
2.2 高血壓不同危險分層血、尿β-2MG比較
危險程度越高,患者血β-2MG及尿β-2MG排放量明顯增加(P<0.05)。
3 討 論
β-2MG是1968年由瑞士化學家Beggard首先在腎小管病變患者中分離出的一種單鏈多肽,由肝臟合成[2]。在代謝過程中β-2MG與組織相容性抗原分離后釋放如血液,約95.2%的循環(huán)β-2MG經(jīng)腎小球自由濾過,其中99.9%以上再由近端腎小管重新攝取,最后降解為氨基酸,故尿中排出量極少[3]。健康機體β-2MG的代謝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與患者年齡和性別無關(guān),其排出量變化,提示腎小管的攝取能力及腎小球的濾過能力降低,由此可推斷出機體腎功能的健康狀況。因此對β-2MG的測定,能在患者機體出現(xiàn)腎臟損害早期進行判斷,并采取及時的治療,減少患者患重大疾病的風險。
高血壓會引起小動脈硬化當其病變到一定程度,腎小球的供血明顯減少,造成腎小動脈和腎小管的缺血,最終導致腎小球萎縮、變性、和硬化,對患者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害[4]。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高危組患者的血、尿β-2MG排出量分別為(4.01±1.68)mg/L、(1.78±0.42)mg/L,明顯高于中危組;而中危組患者明顯高于低危組,由此可知,高血壓患者的危險程度與血、尿β-2MG排出量正相關(guān)。此外,探究血、尿β-2MG排出量與合并冠心病的關(guān)系時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的血、尿β-2MG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受試者,且合并的冠心病患者上述指標顯著高于單純高血壓患者。因此,血、尿β-2MG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個危險因素,尤其是對于已患有高血壓的患者而言[5]。
綜上所述,血、尿β-2MG測定可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嚴重程度進行判斷,對臨床診斷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靜華,方琳麗,陳 暖.檢測尿β2-微球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對高血壓腎病的應用價值[J].中國校醫(yī),2013,
27(01):53-54.
[2] 柯浩珍.β_2-微球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3,43(01):78-80.
[3] 秦望森,鄧予暉,劉章鎖.胱抑素c、C反應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在高血壓腎損傷診斷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1):2058-2060.
[4] 杜來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與尿微量蛋白的相關(guān)性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40(23):4461-4463.
[5] 胡勇鈞,彭定鳳,唐哨勇.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預對合并高血壓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β_2微球蛋白與炎性因子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5,31(02):163-16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