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中學 劉 青
放飛思維,突破局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
江蘇省寶應中學劉青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老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突破局限,放飛思維,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文著重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途徑,以便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高中數學;思維能力;教學實踐
在整個高中教學階段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不但是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目標,而且也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因此,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突破局限,放飛思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逐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積極主動投身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有效提升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動力源泉,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在高中數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采用“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枯燥乏味,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緊密結合課程教學內容,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高中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首先,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設置科學合理的問題,巧妙導入課堂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不等關系與不等式”的內容時,老師便可以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下列問題:快過年了,城里一家店準備開始打折促銷活動,第一種打折促銷方案為先打9折,然后再打8.5折;第二種打折方案是先打8.5折,再打9折;第三種打折促銷方案為兩次均打9折。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幫助這家店選擇最合適的打折促銷方式。當這個問題一提出,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不斷思考,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掌握不等關系與不等式相關知識點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1]。
其次,老師還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功能展開教學,以便將抽象、復雜的知識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理念。例如,在學習“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知識點時,由于空間性較強,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個知識點。因此,老師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PPT和Flash動畫軟件播放圖形轉動,以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進行觀察,深入理解空間點、直線、平面的概念,清楚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解題。因此,在解題之前,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進行思考,深入挖掘問題中潛在的知識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分析和論證問題,并得出新結論,以達到舉一反三的功效。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技能,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其中,在學習數學公式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深入探究公式的各種變形,或者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多種解題方法,或者由一道題聯(lián)想到類似的題,從而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在解答“已知函數f(x)=ax+k,它的圖像經過點(1,7)時,又知其反函數的圖像經過點(4,0),則函數f(x)的表達式是()”
A、f(x)=2x+5B、f(x)=5x+3
C、f(x)=3x+4D、f(x)=4x+3
老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解答:由題意知y=f(x)的圖像過定點(1,7)和(0,4),
然后老師再指導學生以另外的方式計算,這樣便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水平。
在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學會自主反思總結自己,以便找出突破自己的途徑。反思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活動的重要核心和動力。因此,老師在高中數學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反思習慣,讓學生能夠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意識,逐步增強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2]。
例如,在學習“圓的方程”一節(jié)內容之后,老師便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自己掌握圓的一般方程、了解圓的一般方程的結構特征、圓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間的互化等知識點的情況,以便學生在反思過程中增強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再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內容時,老師便可以將生活中抽獎的案例合理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經驗進行教學反思,以便學生找到學習這個知識點的規(guī)律,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因此,老師必須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明確設置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過程,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便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李麗麗.高中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3(8):222-222.
[2]周麗.高中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2011(15):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