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江蘇省如東縣雙甸中學,江蘇 如東 226404)
"課改"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周娟
(江蘇省如東縣雙甸中學,江蘇 如東 226404)
當年康梁為挽救民族危亡而言:"變者天下之公理也"。這句話在中國人心里留下了不滅的印跡。因時代不同,人們對這句話的解釋也相應地抹上了各自的時代色彩。雖然時代不同,但經典只會被人們演繹、創(chuàng)新,而不會被人們遺忘。是的,在這個新時代,社會飛速發(fā)展,教育作為社會細胞的一部分,也擁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轟轟烈烈的課改和著時代的節(jié)拍,一起為這個時代奏著響亮地的樂章。
是的,課改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要說清這個道理只需看看如今在校園里,學生的服裝變得更賞心悅目了,他們了解世界除了課本,課外書籍更多的是網絡,學生內心更豐富了。這些細節(jié)的改變,體現(xiàn)了如今學生的視野變得開闊了,思考的問題更復雜。在他們的世界里裝的除了老師的知識和教誨,還有比老師所教的更豐富的、有趣的知識;還裝下了和老師不同的世界觀。這里面就有不同于老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如果不是親身體會,著實只能高談闊論。
筆者曾在初三中考前夕遇到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時間已值六月初,在這個即將考驗每位初三學生的緊張時間里,有一位張姓同學顯得與眾不同。早讀課雖已是人聲鼎沸,書聲瑯瑯,他卻和往常一樣姍姍來遲。老師嚴厲的臉色,同學們對他匆匆的一瞥,對于這些他似乎無所謂。其實從智力上講,在老師的中考目標中他應在重點高中之列。一學期,各位老師和這位學生之間的交鋒多達數十次,其中有關作業(yè)的,早讀、晚自習的,上網的事。顯然這樣學習的態(tài)度顯然不能到達學業(yè)上的理想目標目標。因為老師覺得苦口婆心也已經無濟于事,無奈之下又最后一次將家長請來,告知實情。交談中家長談到該生喜歡上網,他常常從網上查閱各國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資料。對此他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他想既玩得好又學得輕松。這是個例,雖未普遍被學生表現(xiàn)出來。但是誰敢否定既學得輕松又學得好不是每個學生和老師所追求的一個目標呢?因此不得不承認幾乎每個學生都曾夢想過這樣,只不過傳統(tǒng)讓他們習慣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事情讓我思索良久,能否在教學中找到解決這樣一個問題的良策。
課改的目的就是通過改革課堂模式,讓學生學得輕松又能提高課堂效率,最終減輕學生負擔。我更認為課改也要考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每個學生和教師心中的夢想。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適當自習,適當放手學習,他們會走得更穩(wěn),更遠。課改的腳步從未停息,我們教師在課改實踐中追尋著夢想,逐步成長著。每一次備課,我都想方設法打造生動的課堂。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獲得學習本領,在課堂設計中我逐步形成了"課堂自助"為主的模式。顧名思義,自助為學生自愿學習,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基本做法有我們讓學生互相幫助,自己查閱資料幫助自己學習,向老師大膽尋求幫助,而不需老師過多限制學生的知識需求。這個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理念,一種讓學生盡可能通過自己的本領去學到知識,獲得學習的本領的方法。"課堂自助"分為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具體細節(jié)可以根據教師和班級學生特點進行自我調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為"自助探究"、"自助提升"和"自助檢測"。這遵循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探究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一般解決淺層次的問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一些問題,教師只是適當引導;"提升"這個環(huán)節(jié)會讓學生在前一環(huán)節(jié)學習的基礎上探討層次更深一點的知識,提升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最后的檢測,其基本原則是讓學生對一堂課的學習成果有個大概的了解,以激勵學生能做得更好,也提高他們的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個課堂模式曾經讓我困惑過,為難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有了驚奇的發(fā)現(xiàn):課堂因模式更活躍了,學生因課堂而更自信了,學習更有興趣了。通過探索課改,我們也有了更多的追求,發(fā)現(xiàn)教學需要的專業(yè)知識越來越多。因為自助課堂中隨時可能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幻想能將大腦變成電腦一樣儲存知識。因為課堂存在"風險"所以這對自己是一種鞭策,這提醒做教師就得先不斷"自助"而后才能"助他"。課堂的改變,不僅改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狀態(tài);變得更多的是教師的工作學習狀態(tài)。
我們如果怕變,那么我們會變得可怕。因為時代有如流水總在前行,如果我們原地不動,水流湍急時我們會被可怕地沖垮。教師有時就是一個舵手,載著一群學生,讓他們欣賞著兩岸的風景向理想遠航。我們不斷前行學生才能欣賞更多的風景。其實,課改就是我們的一把槳,她為教師能實現(xiàn)學生的夢想作了重要的貢獻。在教學中我們要用好這把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快樂地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