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祥+王慧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朝陽區(qū)朝花幼兒園(文中簡稱“朝花幼兒園”)為例,簡述了其在集團創(chuàng)辦初期研究、探索集團化辦園過程中主題課程建設的實施方式、實施路徑以及經過探索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通過這樣實踐探索的方式獲得關于在此課程建設過程中真實、具體的一手資料,以期為其他處于創(chuàng)辦初期、即將或正在探索課程建設的集團化園所提供主題課程建設的有益經驗。
【關鍵詞】集團化辦園 主題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09-01
一、研究實施方式
朝花幼兒園自2013年成立之初就承載著時代所賦予的責任和使命,為了有效推進朝花幼兒園的集團化建設、提升整體辦園質量、塑造朝花品牌形象,建設一套體現朝花集團文化理念和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成為朝花走向集團化、標準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必然要求。因而,自2015年開始,朝花集團充分利用并發(fā)揮集團教研中心對教育教學的引領和支撐優(yōu)勢,采取集團總部、園所上下聯(lián)動的方式開始著手進行主題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研究之初,朝花集團采用符合朝花當前實際、具有朝花特色的“集團→園本→班本”上下聯(lián)動的方式逐步進行推進。由集團總部選取下屬的部分園所為課程建設的試點基地,在教研中心的組織、帶領下,針對學期主題核心內容展開深入研討,并共同商定了學期主題內容的整體框架以及研究與實施此課程項目的工作機制。各園所之間就此課程項目開展的總體方向、核心價值達成共識,即堅持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更好地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和集團的文化理念,通過集團全體上下在專家?guī)ьI下合作共研的方式,帶動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成長,最終形成一系列符合朝花集團實際的課程文本,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可參考的課程資源。
二、探索實施路徑
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朝花集團堅持最初確定的“集團→園本→班本”上下聯(lián)動的方式逐步推進主題課程建設。在月主題開展之前,首先由教研中心聯(lián)合各園園長、教學主任一起研討月主題課程開展的整體思路,確定各年齡段主題開展的重點與方向后,再由各園園長、主任帶領本園教師進行主題教研、備課,結合本園實際確定主題內容,最后再由班級教師結合各班實際構建月主題網絡圖。通過這樣上下聯(lián)動、逐步推進的方式,在充分發(fā)揮教研中心、保教干部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幫助教師們明晰主題課程開展的脈絡,整合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月主題活動的開展。
確定主題課程開展的思路之后,各分園保教主任再將主題課程建設與教師日常的教研、業(yè)務學習進行充分結合,帶領教師們共研主題開展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以及所面臨的困惑。
三、取得初步成果
在最初的課程建設構想中,研究結束后,朝花集團將形成若干個“集團化主題活動案例集”,希望為更多的教師提供主題課程開展的參考性范本,不僅可以促進各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同時,也為朝花探索集團化課程建設和管理機制積累有益經驗。通過這樣上下聯(lián)動的方式,以期最終真正建設出具有朝花品牌形象、體現朝花文化理念、屬于朝花特色的集團化課程體系。
截止目前,經過兩個學期主題課程建設的探索,在共研、共促中逐步形成了系列課程成果,如:朝新嘉園的“制作小汽車”、“汽車體驗活動”、“參觀公交車站”、“親子制作汽車大賽”等活動;金澤園的“大馬路與停車場”、“204路公交車”、“可以移動的公交車”、“地鐵開通啦”、“探究6米有多長”、“參觀公交車站”、“與地鐵司機叔叔聊聊地鐵”等系列主題活動。這些精彩紛呈的活動內容背后折射出的是各園所管理者、教師、家長等所有主題課程的參與者在集團課程項目的引領下積極性、主動性的提升。
另外,在關于如何開展主題課程方面,保教干部、教師們都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如:“如何在舊主題與新主題之間進行自然過渡”、“如何根據班級幼兒特點確定主題的落腳點”、“如何順利切入主題,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如何分步驟、分階段、有目的、有重點地逐步推進主題的開展”、“如何定位主題網絡圖的基本架構”等一系列與主題相關的問題。
通過集團總部與園所上下聯(lián)動的方式,不僅使教師獲得了關于主題開展的經驗,同時也促進了整體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成長。經過前期主題課程的實踐探索后,朝花集團在形成初步課程成果的基礎上,也積累了后期探索課程建設的管理經驗,這些都將成為推動集團課程建設工作向著更高、更遠目標邁進的不竭動力。
作者簡介:
鄒國祥(1971-),男,內蒙古人,碩士,高級教師。
王慧(1987-),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學、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