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殿忠
摘要:隨著多媒體等相關技術的普及和學校校園網絡應用,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受到了挑戰(zhàn),目前教學不應該是一種學生順從教師,而是一種師生之間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因此我們學校提出了以“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總結評價”為模式開始了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合作學習的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教室;合作;探究;實踐
一、探究背景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時間短暫,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久而久之,某些學生在課堂上失去了參與的積極性,習慣了被動學習汲取知識,喪失了合作意識。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展示自己,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實際教學探索中,人們摸索出“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或群體,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面對這種現(xiàn)實,我們開始反思。與新課堂理念相結合,綜合傳統(tǒng)的合作學習的利弊,我們嘗試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合作學習的這種種新模式。
二、具體模式的優(yōu)勢
1、網絡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網絡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同學們通過網絡找到所學知識的背景、知識的發(fā)展以及知識的應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培養(yǎng)其對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課后繼續(xù)學習和研究。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在網絡環(huán)境下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運用信息進行學習的能力。
2、促進全員參與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同學們營造比較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尊重和保護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此時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每個同學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無形中增加了同學們的參與面,枯燥的學科知識在同學們的討論和互助中會煥發(fā)出其特有的活力。
3、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學生的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們新課程要求解決的問題。合作學習,給予每個同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的機會,在相互合作中彼此進行交談、傾聽、討論、思考、反思,在觀點分享與協(xié)商的過程中,鍛煉了其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
4、通過探究實驗,構建“基于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推廣經驗,為課改順利深入提供一套有益的思路與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作用。利用多媒體網絡進行互動活動可以優(yōu)化課堂結構,使課堂的“枯燥無味”為“春風化雨”,不僅使教師由知識的講解者、傳遞者變成學生資源的組織者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者,還可以大大減輕機械、重復的勞動。
三、具體模式的實踐
1、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的組織前提。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小組由3-6名學生組成,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策略。如在七年級生物《水中的動物》教學中,老師根據(jù)學生中電腦技術、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較好的這些同學合理搭配,分到不同的小組中,使各個小組中各種能力的學生盡量都有,這樣便于后面的學生合作學習。
2、創(chuàng)設一個符合學生特點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及問題環(huán)境(激趣)。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符合學生特點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及問題環(huán)境,同時要選擇有一定思考價值的問題,要靠近學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果子”,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時空里參與,在互動中互幫互學,共同發(fā)展。如在《探索月球的奧秘》一課中,以課前的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導入這節(jié)課的話題——月亮。再由前不久中國的第一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的發(fā)射成功,導入人們對月球奧秘的探索。作為學生合作探究的主題,以此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3、圍繞學習任務自主探索,小組展開合作學習。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豐富的網絡資源更能適應當前中學生的合作學習,針對同一個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查閱網上資源,學生會得到不同方面知識的提高,增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課堂的容量和教學效率,同時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教師可通過網絡的控制功能,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控制機切入學習的執(zhí)行環(huán)境,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進行適當?shù)奶崾荆皶r幫助學生掌握從資源中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方法,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或糾正學生學習的錯誤,力圖實現(xiàn)學生們在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等,其學習方式的形成與轉變同樣引發(fā)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以及情感體驗方面的良性發(fā)展,實現(xiàn)義務教育新課標的三維培養(yǎng)目標及協(xié)作交流能力的全面提升。
4、成果展示,總結評價。將教師的課件資源或學生各組的網絡上查閱到的資源及時地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室學習平臺上傳到教師機并展示到每個學生的眼前,這比先前只是使用投影儀進行的播放課件式教學更為直觀。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時分別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通過小組間的共識形成集體的意見,成為小組的討論成果,然后每小組選派一名同學展示并講解本小組的成果,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同時其他小組的成員在分享其他小組的成果的同時,可以針對不同的意見進行補充或辯論,一起學習其他小組的經驗,取長補短,無形中對自己的知識也是一個補充,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體會與反思
1、體會?;诙嗝襟w網絡教室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環(huán)境能更好的讓學生"動"起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學生的感受是這種網絡教室就像一個數(shù)據(jù)中心,能上網查閱資料,但又是一個教室,在學習任務的驅使下,利用互聯(lián)網絡安全、綠色、健康的學習。同時也可以借助電腦,補充相關的內容。學生普遍感受到了上課與上網的雙重樂趣,自主探索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從書本知識的學習走向社會經驗的領悟。與以往的常規(guī)多媒體教學相比,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教學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運用網絡資源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應提倡多使用多媒體網絡教學。
2、反思。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合作學習盡管有如此多的優(yōu)勢,但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內容,也有不同的教法,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資源進行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在目前,這種教學形式的探索應該說還處在初級階段,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1,不能上成計算機課。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就要注意不管是自己操控電腦還是讓學生操作,都要組織好課堂教學,完成好教學任務。2,不能過于堆砌網絡資源而忽視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變過去的老師滿堂灌為機器滿堂灌,應精心做好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3,提倡網絡學習自主性的同時亦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合作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確實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不能一言堂,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R獲取和能力培養(yǎng)的主動參與者。4,對網絡資源要進行合理的管理?;诙嗝襟w網絡教室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的資源具有很大的開放性,教師事前應該準備好足夠的網絡資源,有些學科的網上資源并不是很豐富和適用,這就需要教師課前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課程標準和要求自己按相應的資源庫,避免學生在課堂合作學習過程中濫用網絡,從而降低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網絡教室合作學習還應注意課堂不能追求表面的熱鬧,更忌教師圖省事撒手不管,讓學生自行上網查閱資料。學生參與教學的方式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思維及課件展示等為主,同時教師穿針引線的主導作用既要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又要恰到好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就似進入高速公路的引橋,不斷將學生引向運行的學習高速公路,似劇團的導演,引導演員在舞臺上唱主角?!边@是洋思中學的教學理念,也是現(xiàn)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