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程應(yīng)峰
單位這個框
文_程應(yīng)峰
單位,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到單位上下班,“單位”天天被我們掛在嘴邊;陌生,因為我們誰也不清楚單位到底是什么,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不明白單位對我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沒有誰,是為單位而生的,但很多人,卻要在單位里終老。”
近日,讀馬德先生的《一輩子的光陰扔在單位》這篇文章,頗有感觸。是的,單位就是一個無形的框,“一輩子的悲喜,一輩子的榮辱,一輩子的平淡與激蕩”,都裝在了里面。毫無疑問,一頭扎進單位,然后由單位走出來,常態(tài)下,都會由滿頭青絲變得頭發(fā)花白,由年輕氣盛變得淡泊寧靜,由意氣風(fēng)發(fā)變得老態(tài)龍鐘。
這個無形的框,亦如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所言: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里的人想沖出去?;橐鲆埠?,事業(yè)也罷,大都如此。單位這東西,說白了就是裝事業(yè)的框。在這樣一個框里,許多人掙扎在得失之間,進退之間,憂樂之間,榮辱之間,成敗之間,最后在天長日久的磨合之中,變得淡定平靜豁達從容。
單位里的競爭態(tài)勢,制造出諸多恩怨。有的化得了,有的解不開,有的讓人看到陽光燦爛,有的讓人感覺云里霧里。單位就像更年期女人,時不時會陷入到一種莫可名狀的情緒之中,讓你從現(xiàn)在望得到將來,卻讓你在此岸看不到彼岸。
裝在單位里的人,也許在某個時間段里,有情有懷,有方有圓,有喜有憂,有棱有角。但時間一長,就看不出個性了,就品不出特色了,就少有嚼頭了。單位這個框,讓一切變得圓潤、模糊、淡泊、整齊劃一起來。就算有偶爾的人性景觀,偶爾的煙火氣息,也只能凸顯、游移、飄蕩于這個框框之外。
單位這個框,有時候是供人涂抹的所在。有的被抹得花里胡哨,有的被抹得不倫不類。應(yīng)該說,所有的涂脂抹粉大抵都與單位想獲取的利益息息相關(guān),當然,這種利益反過來也可以給擁有這個框的人涂抹出另一種光彩或另一份尊榮。一個單位,外在也許看起來風(fēng)情美麗,容顏如花;內(nèi)在的云卷云舒,只有身在單位的人才心知肚明。
單位這個框,更像供人閑飲、狂飲甚至濫飲的酒,乍看起來,美麗清涼,喝下去,卻可以叫人燃燒。單位的外在難有改變,內(nèi)在卻變化多端。有時候它熾熱似火,有時候它冷若冰霜;有時候它如夢似幻,有時候它崢嶸迷茫;有時候它柔軟如錦緞,有時候它鋒利似刀刃。它總是悄然滲透,無處不在;它亦能千姿百態(tài),舞動滄桑。單位的人,住在這個無所不能的框里,在酒一般的浸染下日漸老去,終有一天,老成天邊悠游的月,老成心底凋殘的花。
我們很多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部分卻不可逆轉(zhuǎn)地留在了各自的單位里,那是一去不復(fù)返的年華,那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在感傷這些的同時,我們必須思考,在單位這個框里,如何不辜負逝者如斯的歲月,如何不揮霍絕無僅有的年華。
在單位中,當我們看不到遙遙無期的“彼岸”,當我們跌入出乎意料的低點,當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厄難,我們又該怎么辦?單位這個框留下的不應(yīng)該只是我們的時光,磨去的也不能只是我們的棱角,還應(yīng)該有我們性格中不夠堅定、心態(tài)上不夠坦然的部分。
我們應(yīng)該思考的是,如何在這個“框”里發(fā)揮最大的能量,身處某個位置就要盡職盡責(zé)?!爱斘覀兓厥淄碌臅r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既然入了“框”,就要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