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成
滋味人生
阿 成
哈爾濱地處東北,坐飛機去南方、去西北、去海南,天上的旅途通常要走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多。這空中的空熬著實旅難耐。便讓女兒給我的IPAD下載了一些電視劇,自然“蕩”一些短的好,不至于半途而廢,兩敗俱傷。大概是幾年前,女兒給我下載了日本的電視連續(xù)短劇《深夜的食堂》(包括續(xù)集),我竟在天上斷斷續(xù)續(xù)地看了兩年多(單留在飛機上看)。一夕,腦子里突然掠過一條“信息”,我也應該為此寫點什么。或者是出身庶民之故,我很欣賞《深夜的食堂》里的平民態(tài)度,沒有尊卑,沒有偏見,沒有鄙視與蔑視,只是在呈現(xiàn)極普通的、且不加粉飾的草根生活,草根的滋味,草根的自尊,草根的個性,并將草根的美食化“腐朽”為之神奇。不僅如此,還自然、貼切、真實,了無痕跡地遮蔽了虛實兩界的界線。若灑家是一打鐵的工匠,自然能看出其器的高明與隱藏的技巧。
天道慈悲,而今的泱泱大國已進入到了“后美食時代”,先前的生猛海鮮,龍肝鳳髓,或已漸入明日黃花了。饕定思餮,其實尋常老百姓的心界里一生也難以忘懷的美食,竟是先前吃過的極為普通的家常飯菜,在他們圣徒般的情感當中,那才是真正的美食,是別一條回家的路。
井怕深淘,人怕追思。我曾寫過兩三本關(guān)乎“美食”的小書,書中所述已經(jīng)將我之布衣的立場“暴露”無遺了。說起來,我之所以寫不了也寫不好高檔的菜肴,究其原由,是我之靈魂了無貴族的氣勢,洋范兒的風度和小資與老資的情致。這是我草根的命啊。悲乎哉?不悲也。
根在這兒,情在這兒,緣也在這兒了。只是那些“美食”書里的故事,人的介入似乎被淡化了。這是一個天大的缺失。然而,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這才有了《私廚》一篇。
少年時,我居貧民區(qū),那個地方最大的官兒也不過是一個會計,還有一個小學老師(經(jīng)常挨丈夫的毆打),其他一律是極普通的平頭百姓。生活在這里的孩子多屬“問題少年”,或“青年走險分子”。由于生活貧困,物資匱乏,或環(huán)境使然,做過許多出格的事,被拘留,被勞教,被判刑,亦不鮮見。然而人與狼終究不同?;锇閭冏哌^青少年,經(jīng)過中年,進入老年后,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多年前,我在街上走,曾碰到過當年的一個“老炮兒”,帶著他的兩個女兒迎面走過來,完全是一副正派人的樣子。他見到我的時候把眼簾垂下來。是啊,他不想讓他的女兒知道他的過去。我微微地點點頭,從他身邊走過去了。對,這就是我的緣分,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寫出來,既問心無愧,也無愧于我當年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