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瑋珣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北京 100000)
試論東漢莊園經濟與豪強地主勢力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羅瑋珣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北京 100000)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認為: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xiàn)。政治根源于經濟,由經濟決定;政治反作用于經濟,給經濟的發(fā)展以巨大的影響。東漢的莊園經濟是沿襲了西漢時期的封建莊園經濟,以自給自足和多種經營為其特征,形成一種獨特的經濟體系。豪強地主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必然產物,隨著莊園經濟的發(fā)展其實力也在進一步擴大。隨著土地兼并日益劇烈和農民的大量破產,豪強地主的政治實力也越來越大,不僅左右著東漢政治社會的走向,也對于這一歷史時期特有莊園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東漢;莊園經濟;豪強地主勢力;經濟與政治關系
莊園能夠給豪強地主帶來巨額的財富,“豪人之室,連棟數(shù)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琦路寶貨,臣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雹龠@樣強大的經濟實力使得他們能夠擁有大量的私人武裝力量,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固有利益,甚至是在獲取更多的利益。
一開始豪強地主招致了大量的賓客,這些人在戰(zhàn)時執(zhí)戈守寨,平時則是佃客在莊園里勞作,身兼“耕戰(zhàn)”兩種職能,這樣的軍事實力在東漢政權建立的時候得到了體現(xiàn)。在西漢末年推翻王莽的一系列混戰(zhàn)當中,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正是依靠著任光、劉植、耿純等地主武裝的支持打敗了詐稱成帝之子的王郎,最終得以恢復漢朝對于中原的正統(tǒng)統(tǒng)治。東漢建立以后,在戰(zhàn)爭當中支持劉秀搶回皇帝寶座的幾人也成為了開國勛臣,獲得極大的政治權力。
而隨著東漢不斷發(fā)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逐漸豪強地主的私人武裝力量逐漸制度化、固定化,發(fā)展成為了部曲家兵制度。到了東漢末年,豪強地主的私人武裝遂打著天子的名義鎮(zhèn)壓各種農民起義,意圖取得更高的政治權力。這時候崛起的各大勢力,例如袁紹、曹操,他們都是豪強地主,以自己的武裝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天下的最高統(tǒng)治權。
除此之外,他們的經濟實力還在官方政治中為其謀取利益提供強大的后備支持。他們或通過操縱輿論來影響和控制地方政權,或通過用特權和私人武裝威脅來奪取政治控制權。不論是何種方法,都一定是以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的。
而上文提到的部曲家兵,不僅僅是用于對付暴亂的農民,有時候也用來威脅不聽命于他們、威脅到他們利益的官員,比如董宣被任命為北海相的時候,因為殺死了橫行的公孫丹,其家人就“操兵詣府”,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討所謂的“公道”。②在這樣禮法不正的情況下,地方官吏和豪強地主則越來越緊密地勾結在一起,到了東漢末年,豪強地主可謂是在政治上與官僚合二為一,控制了地方實際的政治生殺大權。
在楊聯(lián)陞教授的《東漢的豪族》一文中有言:“經濟上的依附,只有富了就有人來;政治上的依附,則非貴不可?!雹鬯詵|漢“選而不舉”的局面也可以是豪強地主在政治上占據(jù)大部分主動權的側面反映。政治上的風生水起,為他們得以保存經濟實力甚至推動其經濟實力擴大有很大的影響。最鮮明的例證就是光武帝在度田這一政策上的失敗。度田是其在建武十五年下詔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和戶口年紀的措施,目的是為了通過戶口年紀的檢核,以控制和解散豪強武裝。但是豪強地主與地方官吏互相勾結,讓官吏虛報田畝戶口數(shù)字,從而隱瞞大量的土地和財產。光武帝也因此殺掉了歐陽歙以及幾個收受賄賂的官員,卻引起了“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并起,攻劫在所,害殺長吏。”④至此之后土地兼并仍然肆虐,濟南安王劉康“多殖財貨,大修宮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廄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頃。”⑤總而言之,東漢時期確實是地主莊園繁榮發(fā)展的巔峰時期,莊園經濟成為了社會最為重要的社會生產細胞,在各個行業(yè)和領域都有著更為深刻和廣泛的影響。
除此之外,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豪強地主們一方面可以保證莊園在動蕩的社會中得以長期存在發(fā)展,一方面又在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戰(zhàn)爭中奪取利益。眾所周知,戰(zhàn)爭對于經濟發(fā)展是極具破壞性的,如何使得莊園能夠在戰(zhàn)爭中免遭破壞亦是他們迫在眉睫的問題。為了保存自己的經濟力量,他們一是豢養(yǎng)大批的私兵以防止外來的農民軍進入莊園,二是在自己的莊園外制造“壁塢”,在《四民月令》當中也有反映“二月……順陽習射,以備不虞……三月,警設守備,以御春饑草竊之寇……九月……繕五兵,習戰(zhàn)射,以備寒凍窮厄之寇?!雹捱@些舉措都使得莊園能夠有一個穩(wěn)定發(fā)展的環(huán)境。另外,豪強地主們還在戰(zhàn)爭當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一邊鎮(zhèn)壓農民暴動,一邊掠奪土地以擴大自己的勢力。但是這樣的現(xiàn)象是否在東漢普遍存在、長期存在,目前還很難定論,這在本文中略涉及提到,僅僅是當作個案,不給予過多討論。
而上文提到的部曲家兵,不僅僅是用于對付暴亂的農民,有時候也用來威脅不聽命于他們、威脅到他們利益的官員,比如董宣被任命為北海相的時候,因為殺死了橫行的公孫丹,其家人就“操兵詣府”,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討所謂的“公道”。⑦在這樣禮法不正的情況下,地方官吏和豪強地主則越來越緊密地勾結在一起,到了東漢末年,豪強地主可謂是在政治上與官僚合二為一,控制了地方實際的政治生殺大權。
綜上所述,莊園經濟在東漢的社會經濟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而到了東漢的末年,豪強地主們已經在經濟上擁有廣闊的土地和雄厚的財富,在政治上與官僚合二為一,控制地方的政權,并且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部曲家兵。這些都奠定了后來軍閥混戰(zhàn)、豪強割據(jù)的基礎。東漢的莊園經濟的發(fā)展為豪強地主們發(fā)展自己的政治勢力、軍隊實力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而當豪強地主們在政治領域上取得成績的時候莊園又得到保護和進一步的發(fā)展。東漢的莊園經濟和豪強地主勢力之間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的。莊園經濟和豪強地主是東漢社會兩大鮮明的標志,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注釋:
① (南朝)范曄,《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
② (南朝)范曄,《后漢書·董宣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
③ 楊聯(lián)陞,《東漢的豪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④ (南朝)范曄,《后漢書·光武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96。
⑤ (南朝)范曄,《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
⑥ (漢)崔寔,《四民月令》,《四民月令校注》石聲漢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
⑦ (南朝)范曄,《后漢書·董宣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
[1] (南朝)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6。
[2] (漢)崔寔,《四民月令》,《四民月令校注》石聲漢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5。
[3] 楊聯(lián)陞,《東漢的豪族》[C],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羅瑋珣(1995-),女,廣西南寧人,壯族,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基地班。
K232
A
1672-5832(2016)07-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