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兵(廣東省黃村體育訓練中心馬術隊 廣東廣州 510663)
?
淺談馬術項目中年輕馬匹前期的訓練與調教方法①
顧兵
(廣東省黃村體育訓練中心馬術隊廣東廣州510663)
摘 要:馬術運動是人和馬配合共同完成比賽的競技項目,騎手與馬匹之間的配合需要達到一致,因此清晰了解年輕馬匹前期的訓練與調教方法,遵循每匹馬的個性,因材施教,盡力發(fā)展馬匹身體以及精神的完整性,這樣調教的馬匹才能發(fā)揮出它們的最大潛能。
關鍵詞:訓練 調教 馬的個性 因材施教
從廣東馬術項目多年發(fā)展的歷史來看,從起初的國產馬,香港、澳門賽馬會退役馬,包括現(xiàn)在去歐洲引進的溫血馬,無不涉及到年輕馬匹的訓練與調教方法的問題。當你對一匹年輕馬匹進行訓練和調教之前,首先你需要對訓練的目標,對具體的調教方法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加上豐富的調教經驗,無疑會利于訓練目標的早日達成。但在訓練和調教過程中,務必注意的是不可急于求成、操之過急,此外,還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切不可死搬硬套一種訓練方式,應該因材施教,遵循每匹馬的個性,包括生理、心理上的。這樣你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匹馬的潛能,發(fā)揮它們的優(yōu)勢。在訓練和調教過程中,騎手應該盡力發(fā)展馬匹的身體和精神的完整性。這樣調教出來的馬匹不僅樂于服從,而且會和騎手合二為一,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它們的能力。在進行年輕馬匹前期的訓練和調教時,首先要了解一下馬的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一批馬如果只依靠本能行為生存,是不足以應付自然界的變化的。因此,馬必須要從后天的生活經歷和經驗中獲得適應外界變化的本領,也就是學習行為。一匹剛生下來的小馬單獨飼養(yǎng),不讓它接觸別的馬匹甚至它的母親,在飼養(yǎng)中也不進行啟發(fā)式教育,等它長成后所表現(xiàn)的大部分行為,都應是馬所具備本能行為,像馬煩躁時刨蹄,在聽到異常聲響或看到陌生的物體時背著耳朵顯出恐懼,愉快時翹著尾巴興奮的狂跑,疲勞時在沙地上打滾等,這些都是馬的本能。而模仿行為是指馬通過觀察和仿效其它個體的行為而改進自己的技能,或學會新技能的一種學習行為,馬之間互相學習的行為甚至會延伸到模仿人的某種動作。學習的敏感期通常是發(fā)生在發(fā)育的早期,尤其是在小馬出生后很短的時間,幾天或者幾周之內,印象記憶就是一種發(fā)育早期的學習類型,小馬出生后會記住親體的形態(tài)、氣味、聲音和運動的方式,這種印記行為是發(fā)生在馬早期生活的一個短暫的期間內。馬的學習行為原本是通過學習使馬更能適應自然界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有利它的生存,而探究馬的本能行為和開發(fā)馬的學習行為,是馬術項目發(fā)展的基礎,對于養(yǎng)馬、育馬,馬的訓練與調教,有非?,F(xiàn)實的意義,馬術項目恰恰是利用馬的跳躍、奔跑的本能,對它們的各種步態(tài)的特質行為加以后天的調教,以實現(xiàn)符合人類即將準備的運動,馬天生能夠跳得很高,可是沒有任何一匹馬天生能馱著一個人完美地跳過障礙物,完整地走舞步,它們必須接受訓練才能做到,有經驗的騎手經過悉心的訓練和調教,可以教會馬掌握跳躍的能力、空中換腿、后肢旋轉、斜行步等,馬的行為和本領。了解馬的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首先騎手與馬匹之間的關系是訓練和調教中的重要元素。騎手和馬匹必須建立起絕對的相互信任關系,騎手的任務就是通過系統(tǒng)訓練來發(fā)展馬匹的各項潛能,并使其柔軟、順從,這是整個訓練與調教的基礎。要相信,它就像一個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雖然先天不足,但是能夠通過后天的正確引導和調教予以克服的。騎手要對訓練的馬匹身體和心理有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作為訓練和調教的基點。這種對馬匹的個性的尊重,最終會幫助你實現(xiàn)馬匹的最佳可能性,同時不損害個性化發(fā)展。再說馬匹先天性的身體和性情上的缺失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糾正,稟性優(yōu)異的馬匹往往伴隨著較為敏感的性情,必須受到格外的呵護,面對不公或粗暴的對待,優(yōu)良品系的馬匹往往會更敏銳的感受到并加以反抗。馬匹會對騎手的第一印象以及今后的相互信任關系產生直接的影響。絕大多數所謂的“壞馬”并非生來就壞,多是由于早期不正確的調教和訓練造成的。有些馬種天生就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每每這樣,人們就會對它們過于警惕不信任它們,久而久之,就使它們性情更加惡劣,毛病更加突出,多數馬匹的問題往往都出于對騎手的恐懼,或騎手訓練和調教方法不當,已經超越了它們承受的范圍。因此,騎手在開始調教新馬前,必須努力取得馬匹的完全信任。并能確保自身的意愿得到準確無誤的傳遞,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系統(tǒng)訓練。
對年輕馬匹來說,馬匹護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年輕馬匹對于人類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來自于日常護理的馬工,所以馬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年輕馬匹如此,成熟馬匹也是一樣,任何粗暴和不合理的對待馬匹在訓練當中都會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那些天性敏感、內向的馬匹,即使對成熟的馬匹,不好的馬房護理也會使最好騎手的努力付諸東流。如果你想期待馬匹能夠達到最高水平,那就必須保證它在訓練場外的生活也是快樂的。通過對馬匹在訓練場以及馬房內狀態(tài)持之以恒的用心關注,有助于騎手對發(fā)生情況的正確判斷,絕大數馬是天性善良的,抗拒現(xiàn)象往往是由于過度的工作要求而引起的。如何判斷馬匹工作是否超出負荷,可以通過工作之前和工作結束之后的活力變化來鑒定。如果馬匹結束訓練后在馬房表現(xiàn)出疲憊或沮喪,這對騎手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示信號。在訓練年輕馬匹之前,騎手除了要了解它的個性心理,還要記住馬匹是有極佳記憶力的。如果騎手總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程序來進行某一個練習,出于惰性或氣味,馬匹會忽視騎手的扶助信號,不服從命令而自行其事,所以應該避免此類事件的發(fā)生。
在訓練和調教之前的準備工作也尤為重要。馬匹的正式訓練是從馬房開始的,它們在此被引入到一個新的生活狀態(tài),初次備鞍,帶水勒需要騎手給馬匹極大的耐心慎重,通過溫柔的聲音與它說話,消除它對裝備的恐懼,否則這種恐懼會給訓練和調教帶來極大的麻煩,溫柔的聲音會給馬匹帶來安定和信心。應該在給馬匹備鞍時就讓它習慣于肚帶的存在。鞍子在馬背的位置應盡量靠前,以使馬匹使很好利肋部的力量來承載;肚帶不要過緊,否則會出現(xiàn)起揚、躺地、蹬腳等現(xiàn)象,這一階段,務必每一步都要小心謹慎,避免一切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否則在導致馬匹對騎手的極度不信任,發(fā)生挑釁行為。在調教之前,騎手需對馬匹的各項背景信息有清晰的了解(像馬匹的護照等),因為一批沒有經過教育的馬,與一匹有初步騎乘教育的馬的訓練計劃是會有較大的差異的。馬匹也像人類兒童教育一樣,早期過于繁重的訓練工作,最終會提前透支掉年輕馬匹的運動生命。對于一匹剛來馬房的年輕馬匹,最初先讓它熟悉新的環(huán)境和新的生活。牽它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再慢慢給它備鞍,以輕松肚帶備上鞍子,等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后,就可以下一步訓練工作了。
綜上所述,年輕馬匹前期的訓練和調教工作,關鍵而又繁瑣。希望騎手克服煩躁的心理,不管做什么決定必須要意識到它是一匹年輕、沒有經驗的馬匹,要包容它的錯誤,對它一些弓背踢躍的行為不要太在意,這是年輕馬匹天生持有的表達歡快情緒的方式,只有耐心謹慎對待年輕馬匹前期訓練和調教,才能為下一步的正式訓練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王勤.馬術運動ABC[N].中國醫(yī)藥報,2000-06-25.
[2]張河.淺談競技馬術賽前訓練周期的安排[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0(2):15-16.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a)-000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09
作者簡介:①顧兵(1973—),男,漢,江蘇大豐人,大專,中級教練員,研究方向:馬術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