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教育是中學課程中關于素質教育的基礎部分,也是培養(yǎng)中學生形成審美觀點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目前狀態(tài)下,中學語文中的審美教育并不樂觀,很多中學的語文教育都出現(xiàn)了審美缺失的現(xiàn)象。文章以語文課文中的經典文章《荷塘月色》作為案例,細致的分析了在中學的語文教育中對于審美教育的缺失。筆者從語文教育與審美教育之間的關系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了《荷塘月色》閱讀中審美教育缺失的原因,并對《荷塘月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期待能夠找出彌補審美教育缺失的合理方法。
【關鍵詞】《荷塘月色》;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缺失
我國一直致力于發(fā)展素質教育,并在教育的各個階段都開展了不同的素質教育課程。審美教育是中學課程中關于素質教育的基礎部分,也是培養(yǎng)中學生形成審美觀點的主要途徑之一。《荷塘月色》一文出自中學語文教材當中,其作者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大師朱自清。朱自清在1927年就已經完成了《荷塘月色》的創(chuàng)作,該文章中所蘊含的藝術氣息值得學生們關注和學習。文章就《荷塘月色》這一經典美文來闡述中學語文教育中審美教育缺失問題。
一、語文教育與審美教育的聯(lián)系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加快,中學已經重新制定了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并將素質教育融入到語文教育當中。無論是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還是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人們都將語文教學看作是中學教育中的重點學科。盡管語文的教學方式一直比較單一,課堂教學活動也不具明顯的特色,但語文教學的地位始終沒有發(fā)生過動搖。作為應試教育中必考的學科之一,不僅教師重視語文教育,學生也非常重視語文的學習[1]。盡管學生在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中無法對語文產生興趣,但其依然逼迫自己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成績。但是,該種環(huán)境下雖然語文教育承受了很多人的目光,但也形成了無法改變的弊端。語文題目的答案趨于標準化,學生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機械的背誦題目的答案。學生們無法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回答語文問題,致使其對語文文章的審美能力急劇下降。
所謂的審美教學,就是指在中學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了解語文文章的藝術美感,并在對語文課文的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自身在生活中的審美能力,端正自身的審美態(tài)度,逐漸形成自身的鑒賞習慣。盡管中學的語文教育中沒有明文規(guī)定需要融入審美教育,但在語文教育的授課建議當中已經有相似的觀點來督促中學的語文教育,促使其重視審美教育??梢姡瑢徝澜逃c中學的語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2]。
二、《荷塘月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缺失
根據(jù)朱自清所生活的年代背景來考慮,中學生在讀《荷塘月色》的過程中應該了解到朱自清的生活情況。學生從了解作者的角度來深入分析作者將會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和藝術特色。朱自清作為知識分子,其所生活的年代中充滿著壓抑和限制。其在文章中一定會體現(xiàn)出其對現(xiàn)實社會的評價以及抨擊。要想分析和欣賞《荷塘月色》就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來了解朱自清,分析其為什么以該種寫作手法來寫這篇文章,其在文章中又扮演了哪樣的角色。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從該種角度入手完成教學工作,而是將自身對于文章的理解轉述給學生,并向學生空洞的解釋了朱自清面對社會的苦悶情緒。學生并沒有接受到教師的引導,也無法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更是無法了解到文章中的藝術韻味。該種教學方式自然無法將審美教育滲透到語文的教學當中,也無法培養(yǎng)學生對于藝術之美的理解。學生延續(xù)了教師的教學思想以及對審美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培養(yǎng)出屬于自己的審美觀點和審美特色。
三、中學語文中《荷塘月色》教學分析
從《荷塘月色》這一文章中對于審美教育的缺失就可以感受到啟發(fā),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手法,針對學生對于《荷塘月色》的理解來展示文章中的精彩行文。首先,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多次閱讀該篇文章,并從多種角度理解作者、理解文章中需要表達的情感。教師還需要讓學生感受社會環(huán)境,并體悟人性的變化,并感受現(xiàn)實生活[3]。學生們抓住了作者的真實心理,就能夠從感悟的角度來閱讀文章,不再局限于教師對文章的介紹當中。學生們將按照作者寫作的脈絡來挖掘作者寫作的內涵,并秉承著對文章美感的感知來學習《荷塘月色》,進而與教師進行交流。學生們能夠憑借自身對于美的理解想象出一幅月下荷塘的唯美畫面。
四、結論
隨著我國對于素質教育的全面移動,中學語文中的閱讀教育已經成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基礎形式之一。而在語文教學中深入審美教學則更加容易使中學生接受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盡管在語文教育中審美教育還有所缺失,但經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轉變審美教育的現(xiàn)狀??偠灾?,要想彌補中學語文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教學方法,并在閱讀教育的過程中督促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文章中藝術的美感。
參考文獻:
[1]嵇云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15,07(05):50-53.
[2]余海容.《荷塘月色》教學中職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5,04(14):238.
[3]陳發(fā)明.《荷塘月色》解讀的時代文藝特色及啟示[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5(03):122-128.
作者簡介:
游麗萍(1980~),女,江西上饒人,職稱:中小學一級,專業(yè):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