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嫻樂
摘 要: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類型很多,如積累性閱讀、理解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評價性閱讀、消遣性閱讀。面對多樣的閱讀,只有找到正確的閱讀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中采用以身示范法、讀書筆記法、閱讀指導法、心得交流法是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類型 指導方法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類型
1.積累性閱讀。積累性閱讀在小學語文階段占據(jù)重要地位。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主要閱讀任務(wù)是積累,這里的積累主要包括積累詞語、詞匯和句式,或者是文章中的一些常用修辭、寫作方法等。積累性閱讀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如果小學生把積累閱讀做到位,那么他們以后的閱讀或?qū)懽髂芰Χ紩岣咭粋€層次。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積累性閱讀。
2.理解性閱讀。理解性閱讀的主要任務(wù)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小學生的年紀小,接觸的新事物少,因此要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擴大自己的視野,就必須讓他們多閱讀。在小學階段雖然有自然科學等科目,但是離我們的教學目標還很遠,為了讓學生提升自己,教師要引導學生讀一些理解性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充實自己。
3.鑒賞性閱讀。鑒賞性閱讀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欣賞,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情操和審美情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美文的篇章是比較少的,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應(yīng)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美的散文、詩詞等,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4.評價性閱讀?!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yīng)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為了提高學生甄別是非的能力,讓學生閱讀一些評價性閱讀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像課外閱讀《三個小金人》就是評價性閱讀,它通過故事讓學生明白——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因此,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zhì)。
5.消遣性閱讀。消遣性閱讀主要是一種休息方式,它能調(diào)節(jié)人們的精神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講,閱讀這類文章的時間和機會是比較少的,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更不會閱讀這些,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是比較弱的。所以,這類閱讀比較適合成年,他們工作和生活壓力比較大,在閱讀這類文章時可以緩解壓力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
1.以身示范法。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外閱讀中教師必須以身示范,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課下教師一般沒有陪伴學生讀書的時間,但是可以選擇一些課上時間完成,比如可以和學生一起看書,就是靜靜地看書,彼此不打擾。如果學生遇到問題,就可以現(xiàn)場給予指導,如果學生的閱讀比較順暢就應(yīng)該指導學生記錄一些關(guān)鍵性的內(nèi)容。只有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范作用帶動學生,才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閱讀、愛上課外閱讀。
2.讀書筆記法。讀書筆記法主要是讓學生積累。在讀書筆記法中學生有三方面的內(nèi)容要積累:一是積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主要指向理解性閱讀材料,對于這類文章學生們記住主要的內(nèi)容即可;二是積累優(yōu)美的篇章、詞句。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能力都比較弱,但是我們不能揠苗助長,而應(yīng)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讓學生從最簡單的內(nèi)容開始,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閱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厚積薄發(fā);三是要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我們常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贝_實是這樣的,不管是學生還是成年人,如果看過一些文章而不寫一寫自己的心得,那么文章就白讀了。
其實,為了更好地督促學生讀書,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制作讀書卡,從而規(guī)范學生的讀書行為。我們舉個例子看看讀書卡的制作和應(yīng)用。
有了這樣一張讀書卡,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方便多了,可以有目的地閱讀、記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嘗試。
3.閱讀指導法。學習內(nèi)容都是有法可循的,同樣,小學語文的閱讀理解也是這樣的。到了六年級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逐漸增加了一些議論性文章,對于這樣的文章學生閱讀起來感覺很吃力,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在指導學生閱讀議論性文章時,首先要追根尋“理”。因為議論文的閱讀著重點在于透過這個表面現(xiàn)象,探尋作者的真正意圖,即作者從這個內(nèi)容中引發(fā)出怎樣的思考,因此在閱讀中我們要找到這個“理”,其次要延展悟“理”。要找尋到文章的“理”,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將思緒從文本中延展開去,延伸到生活實際中,并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地積極思考匯總,加深對“理”的認識和感悟,并由此產(chǎn)生獨特的感受,獲得思想的啟迪,這樣才能抓住作者的真正寫作意圖。
4.讀書活動法。為了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鞏固課外閱讀的成果,教師應(yīng)該定期舉行一些讀書活動。這樣的活動有很多,比如讀書演講、朗誦比賽、讀書心得交流、板報展示、讀書競賽等。在課堂上,我常用的方法是故事法和朗讀比賽,因為這兩種方式容易控制,學生也容易完成。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鞏固了課外閱讀的成果,還拓寬了視野,真可謂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劉志超.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指導策略的研究[D].延邊大學,2011.
[2]李麗.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03.
[3]易菊寶.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