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曲軒(云南曲靖)
越騙越大的“胃口”
文_曲軒(云南曲靖)
大學畢業(yè)后,十分有生意頭腦的他開始在當?shù)亟?jīng)營商務網(wǎng)站,開辦實體店。后來通過考試,被當?shù)卣猩叹咒浻脼槭聵I(yè)編制工作人員,本有大好前程的他卻因詐騙600余萬元被送進法庭。法庭上,坐在被告席上的袁齊雙看上去精明強干,思路清晰;旁聽席上,10多名聞訊而來的被害人眼睛噴火……袁齊雙是怎樣將這些人多年積攢的購房款騙到手?這些錢又最終落向何方?最終,他將受到法律怎樣的懲處?
據(jù)了解,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公開開庭審理,鑒于袁齊雙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及一般立功等情節(jié),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20萬元;以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30萬元。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17年,并處罰金50萬元。
2016年1月26日一審判決宣判后, 袁齊雙以案發(fā)后委托親友收回一些債務并取得被害人諒解等為由提出上訴,要求減輕處罰。目前該案尚在二審審理中。
2010年,曲靖市沾益縣(現(xiàn)撤縣設區(qū))的王先生準備在當?shù)刭徺I一套商品房。得知袁齊雙與開發(fā)房地產(chǎn)的老總很熟,可以優(yōu)惠買房的消息,王先生找到袁齊雙,這時正為經(jīng)營網(wǎng)絡實體商城資金焦頭爛額的袁齊雙毫不猶豫答應下來,先后收取了王先生多次給付的購房款26.5萬元。在王先生的催討下,袁齊雙將其中的4萬元交了房屋首付和轉讓費。
法庭審理查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袁齊雙以同樣方式騙取黃老師購房款20.5萬元,將其中1萬元交付了購房定金。實際上黃老師所購房屋開盤時,其認購的房屋因未交款而被出售;2013年7月,袁齊雙以同樣手段三次收取陳先生購房款31.35萬元,騙取呂女士購房款32萬元(后歸還3萬元),騙取張先生34萬元(后歸還15.09萬元)。
2013年10月,得知沾益縣某單位準備集資建房,劉先生找到這時準備在沾益籌資建設購物廣場的袁齊雙,其答應為劉先生集資一套,隨后收取對方預付現(xiàn)金2萬元。后來得知房子建設不成,但袁齊雙總是騙劉先生等一下就可辦成。2013年12月的一天聊天時,劉先生稱兒子在外地某學校工作,想把兒子調回曲靖。袁齊雙又毫不猶豫答應幫忙,但是要求劉先生付5萬元的協(xié)調費。劉先生轉款不久,袁齊雙又稱聯(lián)系調入學校的校長車禍撞傷人,劉先生又轉款1萬元。
被采取強制措施后,袁齊雙稱2013年10月份左右,當時傳聞沾益一些單位要建集資房,正在籌建購物廣場而資金短缺,他就打算以辦理集資房為由,從托他幫助購房的劉先生處騙點錢來周轉。2013年10月,劉先生拿來2萬元現(xiàn)金,他壓根沒有去辦理購房的事,直接用于交付購物廣場的貨款。后來劉先生又為兒子調動的事找他,他就想再騙點錢,就稱認識曲靖一家學校的校長,從中收取對方5萬元的好處費。2014年2月,袁齊雙開車外出遇到交通事故,要賠償對方2萬元,他打電話給劉,稱那家學校的校長開車撞傷人,劉先生又轉款1萬元。因為調動的事一直沒有辦,劉先生就催其還錢,到案發(fā)時一分都沒有還上。
法庭審理中,袁齊雙辯解上述行為屬于民間糾紛,不能認定為犯罪。法庭審理認為,袁齊雙在未能選到房屋或如約進行購房或購買商鋪的情況下,隱瞞事實騙取王先生、黃老師、陳先生、張先生等人錢財挪作他用,辯解無非法占有目的和行為的辯護意見法庭不予采納。
2010年的一天,得知當?shù)匾粋€小區(qū)出售二手房,迫切要購房的徐先生看中了袁齊雙手上那套A房屋,看房并簽訂購房合同后,徐先生毫不猶豫分七次將24萬余元房款轉給袁齊雙,約定2013年5月14日過戶房屋。
2014年11月13日,房屋過戶遲遲得不到落實,袁齊雙給徐先生寫下房產(chǎn)證辦好后10日內過戶給徐先生的承諾書,并承諾退款10萬元。然而到了2015年年初,就在徐先生忐忑不安時,得知袁齊雙被警方刑事拘留,徐先生迅速向當?shù)厍甘姓匆鎱^(qū)人民法院起訴。2015年 3月22日,經(jīng)承辦法官主持調解,袁齊雙同意該房屋出售給徐先生并辦理相關過戶手續(xù),同時歸還徐先生10萬元。幾天后,憑人民法院生效調解書等材料,徐先生取得該房產(chǎn)權證書。
然而,購買同一套房屋的李先生沒有徐先生幸運。2013年8月8日,李先生同樣與袁齊雙簽訂A套房屋購房協(xié)議,約定首付11萬余元并付1.5萬元過戶費后,一直不能過戶。經(jīng)多次催討,袁齊雙于2014年12月29日、2015年1月22日退還了李先生7萬元,至今尚欠5.6萬元。
令人深思的是,就是這套A房屋,袁齊雙還將它抵押給債主程先生。原來,2012年8月至2013年 6月,袁齊雙以開辦網(wǎng)上商城為由,找到朋友程先生,先后借款24萬元(后歸還6.5萬元)。因程先生急需用錢討要,袁齊雙隱瞞該房已兩次賣給他人的事實,將該房屋抵押給程先生沖抵借款,期間還以歸還住房公積金借款為由又騙取程先生借款3300元。同樣還是這套A房屋,2014年8月,袁齊雙以急著用錢低價出售為名,騙取陳益12萬元(歸還2萬元),后因其一直以貸款沒有還清為由拒絕過戶,陳益開始討要已給付的房款。
錢滾滾而來,而且來得如此容易,袁齊雙的胃口越來越大。2014年3月,袁齊雙帶著經(jīng)營典當行的董先生,到所在的某招商局辦公室、其個人住房和購物廣場查看后要求高息借款。董先生借款17萬元后,袁齊雙大方地寫下18.2萬元的借條,隨后支付了4月份的利息1.05萬元,之后還給付了一些利息。法庭審理最終確認,袁齊雙先后以支付利息形式還款9.5萬元,實際騙取董先生7.5萬元。同時還承諾以6分的高息向袁先生借款4.3萬元(還款3000元)。
據(jù)知情人孫先生證實,2013年12月,孫先生供貨給袁齊雙,2014年3月27日袁齊雙的購物廣場關門時還欠其他供貨商80多萬元貨款,袁齊雙付不了貨款,就以62萬元的轉讓費轉讓了購物廣場。
轉讓購物廣場后不久的2014年8月,袁齊雙所在的招商局準備引進冷鏈物流高原特色農業(yè)蔬菜種植項目,朱先生和任先生都有投資意向。朱先生決定購買4畝土地,袁齊雙稱需要交納32萬元的預付款。接到朱先生31萬元現(xiàn)款(已還款9.2萬元)后,該土地購置預付款就被其挪用于償還購物廣場的債務。2014年8月19日,因朱先生催得緊,袁齊雙書寫了承諾2014年 11月15日歸還朱先生26.43萬元的承諾書。并稱如不能按時歸還,從11月15日起,每天計息1000元,并將一輛長安馬自達、兩輛金杯車登記證移交朱先生。若15日后12個工作日內仍沒有還清欠款,朱先生有權處置。
據(jù)曲靖某招商局介紹,袁齊雙是他們單位的職工,具體負責項目編制和招商引資。2014年7月份左右,袁齊雙招商引資帶來一個冷鏈物流的項目,這個項目沒有和政府部門簽過協(xié)議,只是知道袁齊雙帶來的人有投資意向,但是一直沒有下文。招商局也沒有委托袁齊雙收取土地款項。
法庭經(jīng)審理證實:2014年8月中旬,袁齊雙自稱和沾益一家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的老總是親戚,以能夠幫助他人優(yōu)惠購買商鋪為由,先后三次騙取徐林商鋪費122萬元,徐林2014年11月收到假的商鋪房產(chǎn)證后,才發(fā)覺受騙。2014年9月,袁齊雙以幫助某公司鄭某晉升中層干部為由,騙取鄭某1.5萬元;2014年12月9日,袁齊雙以幫助陸女士調動工作為由,騙取陸女士6萬元。
2015年1月19日上午9點,袁齊雙以代銷13個商鋪為由,騙走任先生200萬元,任先生報案。3天后,袁齊雙被抓獲。迫于強大的經(jīng)濟壓力,他主動供述了犯罪事實,并委托親友收回部分債務還給受害人。
2015年1月22日,袁齊雙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2015年11月30日,曲靖市人民檢察院向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一審宣判后,袁齊雙以量刑過重為由提起上訴。
編后語》》
“詐騙數(shù)額高,被騙人數(shù)多,社會影響大”,談到這起利用特殊身份以幫助買房、調動工作為名實施詐騙的案件特點,承辦法官感觸很深。袁齊雙雖有固定工作與收入,為經(jīng)營所謂實體欠下一屁股債務,但憑借三寸金舌和豐富的社會閱歷,將自己打扮成年輕有為的私企老板,是認識房地產(chǎn)老總乃至各行各色重要領導的“能人”,宣稱通過疏通關系,可以幫人購買單位集資房、緊俏商鋪或調工作或提拔,但要收取相應費用。
前幾年,因為房地產(chǎn)市場不斷升溫,加之受到不良社會傳言或現(xiàn)象影響,有些人認為“有關系有錢”就能超越規(guī)定辦事,于是就托關系花錢搞“協(xié)調”,試圖通過權錢交易或所謂“門路”低價獲取房產(chǎn)或調動工作、晉級晉職,而這些恰恰被犯罪分子鉆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