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格
河北贊皇縣土門學區(qū)野草灣中心小學
?
數學教學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李艷格
河北贊皇縣土門學區(qū)野草灣中心小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現實且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促使他們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讓間接經驗的學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作支撐,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情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為教學服務。
情境創(chuàng)設只是手段,體驗其中的數學才是目的,不應對情境本身作過多的具體描述和渲染,以免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每節(jié)課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需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包括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創(chuàng)設的情境就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且要比較具體、明確,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及時從生活情境中提煉數學問題,切忌在情境中“流連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情境的趣味性、問題性為教學服務,不能“淺嘗輒止”,把情境的創(chuàng)設只作為課堂教學的“擺設”和“敲門磚”。比如在講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創(chuàng)設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1圈需要114分這樣一個情境,介紹我國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的情境既有趣味,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展示了其中的數學味,達到做數學的目的。
把情境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有利于學生體驗到在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關于“角”,實際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建立了某些經驗,在學習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經驗,而這些經驗也不僅僅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日常生活”中,如“建筑上的腳手架”、“自行車的三腳架”等等。即便學生自己身上也有許多“角”的現象:彎曲的胳膊(或腿)形成的現象,彎腰所形成的現象等。可以說:“用你的兩個手臂組成一個角,然后將手臂舉起或放下,看看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什么時候大?什么時候???如果每位同學的兩個手臂做同樣的動作,他們所形成的角一樣大嗎?他們的什么是不同的?可以競賽,看誰的手臂長,誰的角大。這樣的數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接受起來不僅輕松,而且非常愉快,記得還扎實。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溝通知識點間的聯系,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能科學的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比如:《百分比》一課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如果在下一屆世界杯足球比賽中,我們中國隊獲得一個罰點球機會,教練會派誰去?而學生推舉的三個隊員都各有所長,到底派誰去?要有個有說服力的理由,于是引出了比較他們罰點球的成績。教師出示了他們的罰點球總數與進球總數的表格,而直觀的觀察表格是沒有充足的理由說明誰去更合適,這就引起了學生的認知沖突,他們在積極地思考更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百分比就在學生的討論中出現了,教師沒有急于肯定這一結論,而是把又一個問題擺在學生面前,為什么用百分比來比較而不是用分數來直接比較呢?促使學生向更深層次思考。這樣的問題情境體現了層次性,促使學生不斷的積極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掌握了百分比,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體現了教學的高效性。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采用多種形式,一般中低段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應以與學生直接相關的、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可以直接接觸到的“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作情境內容,而高段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應以與學生的直接經驗相沖突的對象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為情境內容。教學情境的表現形式也應該多種多樣,可以是故事情境、圖片情境,也可以是操作情境、活動情境、信息情境和問題情境等等;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只有當“學生主動地尋求數學知識的實際背景,才能為數學知識的應用找到生長點,也才有可能進一步探索體會其應用價值?!?/p>
新課程理念強調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并不是數學課脫離了情境,就遠離了兒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有專家建議:并不是每節(jié)課都一定從情境引入,對于一些不好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導入新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
綜上所述,“生活性和真實性”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本前提,“數學味和問題性”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本質保證,“發(fā)展性”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價值導向,而“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是保證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發(fā)揮其重要作用的動力機制,結合四個方面要求去創(chuàng)設情境,才能創(chuàng)設出符合兒童內在發(fā)展需要的“真”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