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傲慢與偏見》書名的由來、翻譯與傳播

      2016-12-10 18:35:59葉新
      現(xiàn)代出版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傲慢與偏見奧斯汀傳播

      摘要: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自20世紀(jì)初被引入我國以來,至今暢銷不衰,書名的傳播效果在其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從跨文化傳播的視角,以《傲慢與偏見》書名的本身意義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介紹它的英文原名Pride and Prejudice的由來及其中文譯名“傲慢與偏見”的翻譯定名過程,并集合多方翻譯大家和學(xué)術(shù)名流的觀點對《傲慢與偏見》小說的本意加以解讀,揭示其中國本土化的傳播過程,折射出簡·奧斯汀及其作品經(jīng)典在中國被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學(xué)者、譯者、出版人等在簡·奧斯汀中國化傳播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xiàn)。

      關(guān)鍵詞: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馮和侃;定名;傳播

      1775年12月16日,英國漢普郡史蒂文頓村的一個牧師家里誕生了一個女孩,她是這個姓奧斯汀的家庭中的第七個孩子、第二個女兒。盡管她是個女孩,喬治·奧斯汀和卡桑德拉·利·奧斯汀夫婦倆并不感到失望。喬治給他的弟媳寫信說:“我們現(xiàn)在又有了一個女孩,對凱西這個當(dāng)姐姐的來說現(xiàn)在有了個玩具,將來有個伙伴,我們叫她簡?!彼麄兘^沒想到,他們起名叫“Janc(簡)”的這個女孩,寫成了6部小說,注定要讓“Austen(奧斯?。边@個姓氏傳遍全世界,并上升到文化甚至神話的高度?!栋谅c偏見》1813年出版以來,借助報刊、圖書、影視、教學(xué)、網(wǎng)絡(luò)等多種媒介和渠道的傳播,這個借來的書名不僅可以冠名各種文化產(chǎn)品,而且成了膾炙人口的社會用語。

      一、書名Pride and Prejudice的由來和本意

      早在清末時期,我國就已經(jīng)有了對簡·奧斯汀作品的認(rèn)知。就民國時期簡·奧斯汀的研究和學(xué)術(shù)傳播而言,較有深度的是清華大學(xué)的陳銓、中央大學(xué)的吳景榮和馮和侃。以馮和侃最為年輕,研究最有深度。要不是英年早逝,馮和侃應(yīng)該會在簡·奧斯汀研究方面多有建樹。以下以馮和侃的研究成果為例,說明在中國人的視野之中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這個書名的由來和本意。

      馮和侃(1919-19497),字允忠,死于而立之年。1939年考入重慶中央大學(xué)西洋文學(xué)系。雖然他看似不值一提,但是姐姐馮和儀卻是大名鼎鼎。馮和儀即是為人熟知、與張愛玲齊名的女作家蘇青(1914~1982),以《結(jié)婚十年》名揚海上。蘇紅(馮和侃的妹妹馮和俠)2005年1月在接受毛?,摬稍L時說起:

      我哥哥當(dāng)時特別崇拜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主要從事奧斯汀和《儒林外史》對比研究。

      確實如此。1944年,馮和侃在《國立中央大學(xué)文史哲季刊》第2卷第1期發(fā)表了《真妮·奧絲汀的藝術(shù)》,總計22頁,2萬余字,有著較為嚴(yán)格的學(xué)術(shù)規(guī)范。本文寫成于1942年12月11日,此時的他還沒有大學(xué)畢業(yè)。馮和侃在論文中說:

      自來大家都認(rèn)達(dá)賽為“驕傲”的代表,依利莎伯為“偏見”的代表;大家以為本書之命名為《驕傲與偏見》之故在此。關(guān)于本書的命名,自有其一段歷史的因緣[注十],至于說達(dá)賽是驕傲的代表,那完全是不對的。達(dá)賽只是靦腆怯生而已,可是因為他家中富有萬貫,別人見他待理不理的樣子,不免發(fā)生“自卑情意綜”,以為他真的瞧不起人。尤其不幸他的朋友平格雷先生脾氣頂隨和不過,會敷衍鄉(xiāng)下老太太,又會向姑娘們獻(xiàn)殷勤。于是相形之下,達(dá)賽就被無辜地加上了驕傲的罪名。有一次在跳舞會中,達(dá)賽因為怯生的緣故不肯跟鄉(xiāng)下姑娘跳舞,獨自在會場里踱來踱去,怪刺眼的。他的朋友平格雷看不過去,一定要他跳舞。這叫達(dá)賽怎樣推托呢?總不成說自己靦腆?自然他要找一個遁辭——沒有適當(dāng)?shù)奈璋?。偏偏平格雷還要逼進(jìn)一步,把依利莎伯推薦給他。達(dá)賽窘了,就說她長得不夠漂亮,不足引起他同舞的興趣。恰好這話給依利莎伯聽見了;她大不高興,從此對他就存著一種偏見。這是故事的第一個“錯綜”(“complication”),從此時起,一個被認(rèn)為驕傲,一個抱定一種偏見,正合了我國一句古話,叫做“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聚了頭,這里面就有好戲看了。接著奧絲汀用種種巧妙的方法使依利莎伯的偏見愈來愈深,而達(dá)賽呢,反而漸漸地發(fā)現(xiàn)了依利莎伯的許多好處,從內(nèi)心生出一股愛情來。這樣,他們中間的戀愛就異樣地進(jìn)行著,一直達(dá)到頂點。

      文后的“【注十】”則說明了書名Pride and Prejudice的來歷:

      我們知道,《驕傲與偏見》的原名叫作《最初的印象》(First Impression)。此書約在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之間寫成,但直至1813年由作者大加修改后方始出版,出版時已易今名。“Pride and Prejudice”語出于范妮·柏楠的Cecilia第五卷。此二字在英語中為“alliteration”,連用起來甚為悅耳。奧絲汀大約欣賞它的音樂性,所以把原來的《最初的印象》廢去不用。

      通過引用的這段話及其“注十”,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rèn)識。

      首先,該小說的原名叫作First Impression(《第一印象》或者《最初的印象》),1813年正式出版時改為Pride and Prejudice。這個書名來自于英國女小說家范妮·柏楠(1752-1840,F(xiàn)anny Burney,即“范妮·伯尼”)的小說Cecilia(《塞西莉亞》)第五卷的最后一段話:

      “The whole of this unfortunate business.”said Dr Lyster,“has been the result of pride and prejudice.”(李斯特醫(yī)生說:“這樁不幸事的所有一切都是傲慢與偏見的結(jié)果?!薄P者譯)

      其次,大家從來都認(rèn)達(dá)西(即引文中的“達(dá)賽”)為“驕傲”的代表,伊麗莎白(即引文中的“依利莎伯”)為“偏見”的代表。作者創(chuàng)作的本意并不想讓達(dá)西代表驕傲,因為他本性并不驕傲,說他驕傲只是伊麗莎白的偏見。如果達(dá)西確系驕傲,則伊麗莎白的偏見即不成其為偏見,造成她偏見的原因是達(dá)西的腆靦性格。由于小說一開始就造成了“達(dá)西被認(rèn)為驕傲,伊麗莎白抱定對他的偏見”的懸念,才引起了廣大讀者對美好結(jié)局的期待。人們在閱讀該小說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傲慢與偏見》就是在講一個關(guān)于‘傲慢的紳士達(dá)西和偏見的鄉(xiāng)紳女兒伊麗莎白之間的戀愛故事”的認(rèn)識。因此,作者小說的本意,因為借用了“pride and prejudice”,在讀者那里得到了新的解讀。

      最后,該書名之所以被采用,正如馮和侃所說,簡·奧斯汀看中它符合英語中常用的“頭韻”或者“雙聲”,這樣會更悅耳動聽,讓人印象深刻。作者可能是欣賞它的音樂性,才廢去原書名不用。

      二、《傲慢與偏見》中文譯名的出現(xiàn)及定名

      簡·奧斯汀的這部小說進(jìn)入中國以后,書名的翻譯是出版?zhèn)鞑サ氖滓獑栴}。雖然我們現(xiàn)在對《傲慢與偏見》耳熟能詳,但在當(dāng)時,則需要譯者和出版者的譯介和傳播。由上文可知,簡·奧斯汀小說的中文定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有著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

      就Pride and Prejudice的中文譯文而言,譯法相對集中。民國時期有《驕傲與偏心》《驕傲與偏私》《驕傲與偏見》《傲慢與偏見》《自傲與偏見》?!癙ride”譯為“驕傲”“傲慢”“自傲”;“Prejudice”譯為“偏心”“偏私”“偏見”。

      據(jù)查,“傲慢”被用作文章標(biāo)題最早是在1904年,該年的《覺民》雜志第9期和第10期合期發(fā)表了《傲慢自是之無貴》。全文不長,寫道:

      歐諺云:“少智之人,常過自信。”又云:“河深則勢少,樽滿則音鈍。車輪最惡者,其鳴最大?!庇衷疲骸安粚W(xué)比慢,則寡咎可知。”傲慢自是者,古今東西均無貴者也。

      該文的意思是人不要傲慢,不然會與尊貴無緣。這里的“傲慢”與“自以為是”是同一個意思。

      “驕傲”用作標(biāo)題最早是在《中西教會報》1905年第114期的《論說雜著:不可驕傲》一文中。

      “偏見”一詞用作標(biāo)題則要更早,《瀛寰瑣紀(jì)》1873年第7期刊登了《六氣偏見說》一文。而“傲慢”(或者“驕傲”)和“偏見”組合用作文章標(biāo)題是在1935年,這一年是《傲慢與偏見》中譯本出版的元年。上海的商務(wù)印書館推出了楊繽全譯的《傲慢與偏見》;北京的大學(xué)出版社推出了董仲篪全譯的《驕傲與偏見》。1935年6月,《商務(wù)印書館出版周刊》刊登了楊繽的“《傲慢與偏見》擷因奧斯登評傳”—文。

      到了1955年王科一翻譯出版本書時,就選擇了《傲慢與偏見》這一譯名,以后則—直沿用。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rèn)為《傲慢與偏見》是直譯法的成功典范。比如,周曄和孫致禮認(rèn)為:

      用直譯法翻譯的書名、篇名,不僅能成為原文旨趣的指示牌,而且能在譯入語中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奧斯丁的Pride and Prejudice譯成《傲慢與偏見》,??思{的The Sound and the Fury譯成《喧嘩與騷動》,如今在漢語中,“傲慢與偏見”“喧嘩與騷動”已經(jīng)成為十分活躍的字眼,被廣泛運用。

      他們認(rèn)為正是《傲慢與偏見》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原文的旨趣,才成為了被廣泛運用、十分活躍的字眼。而劉碧玉進(jìn)一步認(rèn)為:

      如Pride and Prejudice押的是頭韻“P”,翻譯為《傲慢與偏見》,雖然沒有押頭韻,但是有了尾韻“an”,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原書名的特色,使譯名更通俗順口。

      蔣坎帥則從接受美學(xué)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從接受美學(xué)的視角來看,書名翻譯中的審美客體包括原書名及其譯名。二者具備相同的美學(xué)元素即修辭格的巧妙運用,如比喻、排比、夸張、頭韻、對比等,如Pride and Prejudice、Sense and Sensibility(頭韻)譯為《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對比),屬于修辭格的巧妙運用。

      他認(rèn)為,雖然譯文中沒有保留原書名中頭韻的修辭手法,但排比得以保留。這樣做既可以保留特定的審美元素,也可以保持原文的風(fēng)格。

      以上諸位不僅從翻譯角度,而且從審美和社會傳播的角度肯定了《傲慢與偏見》這個譯名。經(jīng)過多年的沿革和淘汰,Pride and Prejudice的譯名達(dá)到了統(tǒng)一。也就是說,pride就譯成了“傲慢”,“prejudice”就譯成了“偏見”,英文書名Pride and Prejudice對應(yīng)的中文譯名就是“傲慢與偏見”。就西方文學(xué)在中國的翻譯傳播而言,好的書名及其譯名能夠使人過目不忘,贏得普羅大眾的青睞,使其成為跨文化的、不朽的文學(xué)經(jīng)典。

      (葉新,北京印刷學(xué)院新聞出版學(xué)院教授)

      猜你喜歡
      傲慢與偏見奧斯汀傳播
      節(jié)選自簡·奧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兩百年后,依然奧斯汀
      簡·奧斯汀,為什么兩百年后我們依然愛她
      可憐又可悲的女人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8:22
      《傲慢與偏見》漢譯文片斷對比評析
      淺論呂劇藝術(shù)的傳承與傳播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當(dāng)代傳播視野下的昆曲現(xiàn)象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1:16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wǎng)絡(luò)輿情傳播
      當(dāng)前紙媒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突出問題與策略建議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6:20
      奧斯汀小說中的多角戀與反諷
      报价| 云浮市| 增城市| 育儿| 祁阳县| 香格里拉县| 衡山县| 海门市| 马尔康县| 阳山县| 南召县| 景谷| 芷江| 孝感市| 连城县| 永和县| 全椒县| 镇原县| 平安县| 新郑市| 河源市| 高唐县| 东丰县| 泰州市| 从化市| 巍山| 博客| 巴塘县| 横峰县| 施秉县| 镇赉县| 修武县| 怀安县| 洛浦县| 始兴县| 宜宾市| 无锡市| 清涧县| 徐州市| 和田市| 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