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薇娜
摘 要: 本文從文化導入角度針對高職院校在日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分析了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工作中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當前英語教學工作過程中文化導入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此給出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有效途徑,希望有效強化高職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 英語教學 文化導入 高職院校
1.文化導入在英語教學工作中的必要性
文化與語言二者之間是相互包容、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若缺乏對語言文化的了解,語言的學習往往是一種機械的重復敘述。英語作為當前國際上的通用語言,在日常商務來往和交流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培養(yǎng)技術人才的隊伍,應該對英語職業(yè)教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早在2000年,高教司就制定《高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其中明確要求各高職院校秉承“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教學原則。
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充分表現(xiàn)出以下幾個鮮明特點:(1)突出高職學生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2)突出英語教學內(nèi)容方面的實用性;(3)將英語學習能力與社會交際相互結合。通過對語言文化和語言學習過程的融合,加大對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滿足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對語言類人才的需求。
2.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存在的問題
2.1導入方式單一枯燥。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對文化導入方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對語言學習和文化了解的欲望,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然而,在當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下,文化導入方式呈現(xiàn)出一個單一枯燥的狀況,嚴重影響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課堂開始,教師通常以“Oh,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等句式導入課堂。并且,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也是簡單地通過“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 do you do?”等簡單、枯燥的句式進行重復性的課堂教學導入工作,并未立足課堂實際教學內(nèi)容,學生對于這種導入方式提不起任何興趣和學習欲望,導致課堂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2.2文化導入冗長。
在教學課堂中,針對文化的導入時間應該有所把握,通??刂圃谌昼妰?nèi)較為適宜,文化導入時間過長,則會占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影響教學效果。文化導入時間過短,則起不到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如在“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課堂中,教師要求學生積極講述自己課后喜歡從事的各項體育活動詞匯和短語,在這個引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花費近半個小時講述自己的運動愛好,嚴重壓縮教學實踐,卻并未將該課堂內(nèi)容引入針對英語運動文化的交流和學習中,且忽略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下降。
3.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和途徑
首先,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秉承著“以語言運用為本”的指導思想,著重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化的主動意識,融合語言文化環(huán)境,自主性學習。從文化導入在高職應用教學中遵守的實用性原則、階段性原則、適度性原則出發(fā),提高文化導入的積極作用。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工作。
3.1以教材為基礎,深入挖掘教學內(nèi)容中的文化信息。
《當代大學英語》中的課程內(nèi)容都是英語國家原汁原味的文章?!洞髮W英語》教材構建了整體性的英語國家文化結構框架,為學生學習語言和了解文化提供了充分材料。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的深層次文化信息,積極拓寬教學文化視野。如在“Eating out in the west”課程中,可通過中西方文化對比方式展現(xiàn)餐桌禮儀方面存在的文化差異,如在教授“Diaries”單元時,通過插入美國種族問題和黑人運動等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了解美國社會人權的發(fā)展歷程。
3.2在詞匯、語法教學深入文化導入。
詞匯、語法是語言中最活躍的、最富含語言文化氣息的一部分。一些詞匯、語言基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等具有不同的內(nèi)涵,因而,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充分關注英語詞匯、語法所表達的不同文化,注意理解詞匯和短語的實際運用含義。如peasant一詞,中文翻譯為“農(nóng)民”,屬于一個中性詞語,但如果你直接以peasant稱呼一個從事農(nóng)業(yè)者,對方會非常有意見,因為peasant在英語國家中代表的是“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屬于貶義。又如英語句式”Lovely day,insprit?”,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疑問句,而是為了引出后續(xù)的談論話題的一種切入方式,諸如此類句式還有“Why do not you do...?”。
3.3加強跨文化的教學活動。
英語文化豐富多樣,僅僅通過短暫的教學實踐是不足夠的,因此,可以通過開設第二課堂的形式來加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3.3.1設置一些針對英美國家社科文化方面的選修課程,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英美優(yōu)秀期刊提供閱讀學習,如《二十一世紀》、《語言文化》等。
3.3.2可用課余時間播放原版的英語新聞、歌曲和影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了解異國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蘊。
3.3.3和地區(qū)外商獨資企業(yè)開展一些文化實踐交流活動,創(chuàng)辦一些英語文化的社團和開展一些英語晚會、演講比賽等。
3.3.4邀請一些外國留學生或者教授開展學習交流和報告演講,增加相互交流的學習機會。
4.結語
一門語言體現(xiàn)的是一種文化,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交流能力。在課堂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文化導入,在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換一個角度學習英語語言。
參考文獻:
[1]董琳.淺論英語教學中應注重文化的導入一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J].文學界(理論版),2013(1):79-81.
[2]林治勛.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實踐一以《新編歲學英語》為例[J].西安電子利技大學學報(社會利學版),2013(2):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