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月
【摘 要】針對近年來中考語文小說閱讀考查內容頻頻出現的現象,為提升學生對試題的應試能力,本文結合筆者自我教學實踐經驗與體會,分享了一些關于中考小說閱讀復習解題思路與技巧的膚淺看法,旨在于行內同事交流探討,共同提高學生臨考答題的正確率。
【關鍵詞】中學語文;小說;閱讀復習;解題思路;解題技巧
對近年來中考語文小說閱讀命題的考查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后,不難發(fā)現試卷命題中關于小說閱讀的試題是頻頻出現而且通常還作為壓軸題,可見其重要性已是非同一般。故此,中學語文老師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在指導學生小說閱讀復習迎考階段,除了強化訓練學生對小說閱讀考查常見題型的練習外,更為重要的是,需圍繞中考語文小說閱讀命題的思路規(guī)律,培養(yǎng)出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以及靈活運用的答題技巧,從而提高他們解答小說閱讀試題的正確率,在提升臨場應試能力的同時,也促使小說閱讀復習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對中考小說閱讀復習養(yǎng)成一種連貫性的解題思維
為了增加難度,達到離散考生單一片面的思維方式,中考小說閱讀命題往往存在著知識遷移與學科間滲透,我們也就會常見試題存有題面長、題數多和題型活、題量大等復雜特點。因此,迫切需要學生能夠在解題時,將全部儲存知識靈活貫通起來,而不是局限于單篇小說單個重點段落,從而做到理清答題思路,才能一一解答到位。而解題思維的活動過程具有一定復雜性,這種連貫性思維能力的高低,往往依賴于平日積累下的扎實基礎功底,沒有經常性的這種思維訓練,是不可能在臨考中快速生成突破性思維的靈感。比如:有試題要求學生針對某三篇小說中,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講話,簡述出他們各自當時的心理活動;徜若平常學生沒有接受過老師對連貫性解題思維的訓練培養(yǎng),在臨場考試中必定是發(fā)散的解題思維,不但解題速度慢,而且正確率不一定高。換個角度,如果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小說閱讀復習時,多將小說知識點串并一起形成系統(tǒng)性,并要求學生將這些知識點條理性的梳理好,再儲存于各自大腦中,并配以多做些相應的練習題,就會促使學生在形成系統(tǒng)知識點的記憶庫中,快速檢索篩選出并作出準確的答案,時間一長,學生這連貫性的解題思維能力也就由此而養(yǎng)成,甚至不需要老師再作點拔引導,學生自己在小說閱讀復習解題中不由自主的應用。
二、對中考小說閱讀復習產生一種整體性的解題思維
在中考小說閱讀試題的考查內容中,我們同樣會發(fā)現有如:要求學生對某一篇小說某某人物指出其具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和性格特點?或者簡述次要人物與主要人物是什么關系等等這類命題,其實都是在考查學生是否對整篇小說有了深刻理解與領悟,能否站在總攬全局的角度上對小說進行必要的概述,而非簡單的斷章取義的論述。因此,語文老師還需在日常指導訓練中,培養(yǎng)出學生在小說閱讀復習中養(yǎng)成一種整體性的解題思維,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和帶有創(chuàng)意的去閱讀和解讀,重點明白整篇文章要集中反映出的社會現象,了解小說中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與人物三要素間的相互關系,知道為烘托人物形象是怎么在全文中進行的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又為表達小說主題思想怎么塑造人物形象的等,只有這樣的指導訓練,才能培育出學生從不同角度層面去發(fā)掘整篇小說的豐富意蘊,探討作者隱于文章內容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從而對文章中的人、物、事有整體性思考,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yǎng)出具有審時度勢,全局點評闡述整篇小說正確的主旨,養(yǎng)成宏觀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傾向,也有在臨考中解題時,提高答題正確率與完整性。
三、在中考小說閱讀復習形成一種透表象看本質的解題技巧
前面探討了中考小說閱讀復習解題思路的培養(yǎng)訓練,在這我們再探討一下解題技巧。剖析以往的中考小說閱讀試題,通常會覺得從表面上看那些試題,似乎非常簡單也沒什么復雜的。其實不然,命題中隱含著多個解題層次,只是通過借助偷換語法概念,或以偏概全和以假亂真的邏輯或理解,或模棱兩可的評價等角度,故意設置達到干擾迷惑學生解題的思路,從而在解題上只局限于應答題表面上的問題,忽視其隱蔽答案。針對這些現象,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小說閱讀復習時,應著重強化學生掌握一種透過表象看本質的解題技巧,在中考臨場中面對小說閱讀試題時,首先要反復琢磨指定句子,關注關鍵詞句,審察題面考的是什么,自己已經知道什么,還有哪些沒有發(fā)現的。然后再從細節(jié)入手,辨析出此題的干擾因素有那些,再一一排除的同時找出隱蔽答案,最后針對題型,確定解題層次逐層進行解答,從而有效避免了在臨考中對試題解答的不全面,或者被遺漏,或者被疏忽因而扣分的不劃算。
四、鼓勵學生善于從以往小說閱讀應試解題答案中探尋一些解題技巧
最后,語文老師還要鼓勵中考學生在平常小說閱讀復習解題練習中,注重從以往的應試解題答案中,去總結歸納探尋出一定的解題技巧。比如:針對常見的對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題,通過總結梳理會發(fā)現其解題時,需要從外在肖像、到內在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質,一一做出全面而具體的分析,舉一反三讓學生得知,解題這類題型時,切忌泛泛而談。又如:關于結合某篇小說的一大段,給出對整篇文章的評價、體驗、感悟等解答,通過總結又會讓學生明白,這其中是要求學生掌握作品內涵,并結合自身經歷來談一些體驗與感悟,因此,在答題時,楞結合小說的人物,來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有所感觸等等。
總之,中考小說閱讀復習的解題思路與技巧不能憑空應用,要針對具體內容、題型而靈活綜合選用,這里只略作了一二探討,還需我們廣大中學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吸取往年中考經驗教訓,多摸索與總結,切實培養(yǎng)出學生小說閱讀的扎實基礎知識,掌握相應解題思路與基本技巧,才是中考取勝的正確途徑。否則,一切也是空談。
參與文獻:
[1]錢理群等.解讀語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廖圣河.語文考試命題的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J].基礎教育研究2009(12).
成長·讀寫月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