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路我作主,“空中自行車道”你見識過沒?
福建廈門建“空中自行車道”,被當?shù)孛襟w喻為“震撼全國”,不過這個說法并不為過,在快速公交(BRT)之后,廈門在建的這個自行車專用道,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項試驗與突破。
比起前段時間被爭議得紛紛揚揚的巴鐵而言,“空中自行車道”不再說紙上談兵,目前,該工程已在廈門開工,有望明年1月完成。
中國是自行車大國,不過隨著汽車時代的降臨,自行車從道路交通的“主流”,淪為了“配角”,騎行者只能在道路的邊角料中前行?!翱罩凶孕熊嚨馈彼坪跤凶岒T行者重享道路主人翁的自豪。
早在今年7月份,廈門有關部門召開廈門第一條全程高架的自行車專用道示范段規(guī)劃——云頂路自行車專用道示范項目征求意見會。所披露的效果圖,著實讓當?shù)厝说奈⑿排笥讶εd奮了一把。
據(jù)媒體披露,規(guī)劃中,空中自行車道有了“獨立路權(quán)”——在BRT下架起兩條新高架,分別作為單側(cè)單向車道。除了自行車,其他車輛是禁止入內(nèi)的,行人也不能在此徒步。
這條“空中自行車道”全長約7.6公里,“以人為本”貫穿整個規(guī)劃。根據(jù)規(guī)劃,自行車專用道會延伸出同“樹枝”一樣的出入口,連接周邊的公共建筑,而部分BRT站點的樓梯、人行天橋均能成為專用道的出入點。
高德發(fā)布的2016中國公交城市排行榜顯示,上海和廈門雙雙位列首位。在BRT橋下方架起自行車專用道高架橋,獨立路權(quán),不再需要與行人、機動車“搶道”,市民可在橋上暢通無阻地騎行。此舉動引發(fā)廣泛關注。
廈門在建自行車專用道,北京擬建首條自行車
“高速路”,是有其政策背景的: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加強自行車道和步行道系統(tǒng)建設”的要求。
實際上,隨著城市環(huán)保與交通分流的呼聲進一步增強,自行車路權(quán)的要求已為城市規(guī)劃者所關注。敢于試水的城市,也透顯出城市管理的閃光面。
關于自行車的新鮮事,其實一直都有,從更早一點的校園租車店紅火,而稍后的公租自行車推行,一直到近期的網(wǎng)約自行車露臉,都令人想到這樣一個道理: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
老魚注意到,滴滴打車紅火之后,北京與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都出現(xiàn)了網(wǎng)約自行車,其中做得最好的是“摩拜單車”,其市場口號是:全球首個無樁共享單車。與此前的公租自行車相比,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只需一個手機,就可以搞定從借車到還車的全過程。
據(jù)說,摩拜單車于今年4月最先在上海投放,9月1日宣布正式進入北京,目前已投放3000多輛。最牛的是,騎車甚至可以將車騎到自家樓下停放,而由摩拜單車團隊回收車輛。
不知道,隨著“空中自行車道”正在變?yōu)楝F(xiàn)實的同時,“網(wǎng)約自行車”會不會因為自行車需求權(quán)重的增大,而因此成為城市創(chuàng)業(yè)者殺成紅海的一個創(chuàng)業(yè)領域?(波士財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