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川東宣漢縣“百里峽”土家族民歌“薅草鑼鼓”文化內涵

      2016-12-17 10:07:06
      北方音樂 2016年22期
      關鍵詞:宣漢川東宣漢縣

      蒲 濤

      (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川東宣漢縣“百里峽”土家族民歌“薅草鑼鼓”文化內涵

      蒲 濤

      (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百里峽位于宣漢縣前河上游面積約在300平方公里的渡口、龍泉、三墩等區(qū)域,這里世代居住著質樸、勤勞的土家人民,同樣,這里蘊含著豐富優(yōu)秀的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態(tài)的“薅草鑼鼓”音樂文化。關于這里“薅草鑼鼓”的起源、發(fā)展、演唱形式及其藝術特色以及在目前的歷史環(huán)境下如何傳承,有何新的歷史與現實意義等,都亟待我們進一步的去研究、分析與探討,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賦予它新的意義及新的文化內涵,本文采取實例分析與調查研究法對百里峽薅草鑼鼓代表性曲目進行了歷史的追述和創(chuàng)新性的認識,對于豐富和完善我國土家族音樂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宣漢;百里峽;薅草鑼鼓

      百里峽—大巴山國家地質公園風景區(qū),位于宣漢縣前河上游,從樊噲往上走,范圍包括宣漢縣的渡口、龍泉、三墩、漆樹及其周邊地區(qū),全長70多公里。與萬源及重慶的城口、開縣接壤,距離宣漢縣城約110公里,景區(qū)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地勢海拔在450米至2300米左右。百里峽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幾乎達到百分百,沿岸生長著3000多種各種各類植物以及數百種珍禽野獸。百里峽山勢奇特,姿態(tài)百樣,河水清澈,溶洞成群,整個風景區(qū)動物繁多而珍貴,植物豐富且罕見;山環(huán)水繞,峰叢入云,深谷一線,和諧完美。有如:觀音洞、仙女巖等各具特色又自成一體,互相烘托又交相輝映的極具特色的景點,在這些絲毫未經雕琢,保留得十分完美的原生態(tài)的美麗的百里峽里,就是當地土家人美麗的家,集中地居住著巴人的后裔—質樸善良的川東土家族人民。

      百里峽風景區(qū)目前是四川省內土家族唯一的聚居地。據我國著名民族學家潘光旦及中央民族大學莊空韶教授考證,這里不僅是四川及其川東土家族聚居地,而且是土家人還是巴人的后裔。公園1999年宣漢縣普光鎮(zhèn)“羅家壩遺址”考古發(fā)現:從西周晚期,春秋戰(zhàn)國,西漢,東漢時期的大量石器、陶器、青銅器,該遺址出土的大量文化遺存,佐證了我縣普光鎮(zhèn)曾經存在巴人部落??脊趴茖W證明:宣漢縣這塊皇天厚土是川東土家族的祖籍地。

      “兩腳軟倒兮兮,周身莫得力;叫聲伙計吔,快把煙來取……”這就是廣泛流傳在雄奇秀美的大巴山、如詩如畫的百里峽、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地宣漢縣的一種獨特的民族民歌藝術形式――“薅草鑼鼓”。

      一、歷史淵源

      方圓幾百公里的百里峽風景區(qū)孕育了古老而悠久的音樂文化——川東“薅草鑼鼓”,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時期,那時的人們從漁獵轉為農耕,為驅趕野獸、祭祀山神而擊鼓鳴鑼吆喝,某種程度上近似于那時的儺祭儀式,后演變成了一種勞動山歌,故也被稱為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主要分布在宣漢縣的龍泉、三墩、漆樹、渡口、樊噲等鄉(xiāng)鎮(zhèn),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當時的宣漢縣土家族共有人口3萬多人,包括在外務工人員等,而土家族“薅草鑼鼓”在以上幾個鄉(xiāng)鎮(zhèn)廣為盛行,尤其是龍泉鄉(xiāng)的薅草鑼鼓更是久負盛名。

      明代《三才會圖》一書中記載:“薅田有鑼鼓,其聲促烈清壯,有緩急抑揚。”民國年間《宣漢縣志》記載:“土民自古有‘薅草鑼鼓’之習。夏日耘草,數家趨一家,彼此輪轉,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數十人,其中二人擊鼓鳴鉦,迭應相和,耘者勞而忘疲,其功較倍?!?/p>

      自古以來,由于生活在秦巴山區(qū)的百里峽一代土家人他們都以靠在坡上、山上種植一些能在高山土壤里生長的如玉米、高粱、大豆及少量水稻等農作物為生,為了有更好的收成,他們就要想辦法把農作物旁邊的不利于農作物生長的野草(因為野草會搶去很多的土壤里的養(yǎng)分)清除掉,清楚的時間則是很有竅門的,過早的清楚容易將小的農作物幼苗損壞,常常要等到它們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方可鋤去雜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為農作物薅草。由于百里峽山區(qū)屬巴山老林地區(qū),山大谷深,地廣人稀,土家人為莊稼薅草勞作時,及其艱苦及其疲憊,常常是腰酸背疼還進度很慢。為了消除疲勞,提高勞動效率,他們一般都會自發(fā)性的相互組合(戶與戶或很多戶之間),人數為2-3人以上,不超過20人,太多效率不便于動作的統一和提高勞動效率,這便是薅草鑼鼓的最初形式和目的。它形成于艱苦的勞作之中,起著聚力、鼓勁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土家人的聰明智慧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薅草慢慢加上了鑼鼓,且已有人專門負責唱和打鼓了,這便有了土家民間薅草鑼鼓藝人的開始。這幫人站在勞動場所的高處,面對勞動隊伍,依情見狀,即興發(fā)揮,自編自唱,甚至見到路邊過路的人,看到天上飛翔的鳥都可以成為即興演唱的歌詞。再后來,這種演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上山勞動時唱了,他們高興時用歌聲抒發(fā)情感,累了時則用歌聲消除疲勞,痛苦時用歌聲傾訴苦悶,個人行進在老山森林時唱著歌來壯膽等,這便是土家族人是以歌聲相伴的民族的緣由。出門上下歌聲一片,找對象要談情說愛傾吐愛情也唱,上山下地勞作時鼓勁也唱,祭祀失去的亡靈表達思念時也唱,嫁人結婚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以及不之情舍時也唱。勞動時也唱,休閑時也唱,高興時唱,痛苦時也唱,以這種形式來鼓舞、鼓勵土家人去實現美好的生活,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過去、現在和將來。

      “薅草鑼鼓”的打唱者稱“歌牌子”或“歌頭”。他們的腦子靈活,邊打邊唱,現編現唱,堪稱能人?!案枧谱印庇卸说?、有三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擊樂有鼓、鉦、鈸、馬鑼等。“歌牌子”或“歌頭”領唱,眾接腔合唱,配以鑼鼓伴奏。鼓聲時輕時重,陰陽有致。鑼鼓聲熱烈響亮,領唱者慷慨激昂,勞動群眾的和聲波瀾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蕩,原生態(tài)韻味悠長。

      二、演唱形式

      百里峽土家族薅草鑼鼓演唱形式十分豐富,是一種典型的民間說唱藝術形式:唱腔以山歌的高腔、平腔為主要表現形式,無絲弦伴奏,用鼓、鑼、馬鑼等打擊樂為伴奏樂器。演唱的歌手叫:歌郞(歌頭、歌牌子)、歌姐。通常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一)唱腔

      1.高腔:(譜例1)

      百里峽薅草鑼鼓唱腔之一,叫邊做活路,便喊山歌。其“唱”的成分較少,“喊”的成分較多,一人打鼓,一人打鑼,這二人俗稱“打鼓匠”,也叫“歌師”,這二人站在高處或者最前面喊歌,眾人一邊薅草一邊接歌,這便是“薅草鑼鼓”或者“薅草山歌”中的高腔演唱形式。

      其特點是具有濃郁的山歌風味,聲音像嗩吶高音區(qū)的顫音,既高亢有柔和、纖細,能傳數里之遠,從聲樂角度分析,較多的是采用了“窄”音的發(fā)聲方法,這種聲音不會有太多的共鳴,使人聽之既悅耳又十分振奮精神。

      2.平腔:(譜例2)

      平腔是薅草鑼鼓經演變后的一種形式,它一般是用于婚事、祝壽、造屋上梁或節(jié)目等喜慶之時,土家人家里都要請一個班子來打火炮熱鬧一番。土家人的吹打藝人往往又是出色的民間歌手,他們常常是邊打邊唱,故稱之為“火炮歌”,這種“火炮歌”在演唱時由于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通常在土家人家里或房前屋后)且觀眾就在身旁,跟高腔相比往往音調不會太高,故稱之為“平腔”?!捌角弧背S兴木漕^、五句頭和四句半,也有長短句的溜板和數板。演唱時,與打擊樂和嗩吶曲牌的轉換緊密配合,節(jié)奏活潑而歡快。

      3.清唱:(譜例3)

      也是土家人薅草鑼鼓中的一種表演形式,是土家人上山勞動或休閑時獨自一個人邊走邊唱或一個人面對正在田間勞動或休閑的人們以歌曲、言詞、和肢體動作圍繞著某一特定的主題來表現故事內容的一種演唱方式。是土家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以口傳的方式發(fā)展并流傳下來的。

      (二)念唱(譜例4)

      土家薅草鑼鼓中的“念唱”實際上就是我們習慣上的“邊說邊唱”,既在唱的同時用說的方式把唱詞說出來,或者是唱與說交替進行,相互補充,往往會將重點突出的歌詞放在說上,以起到強調的作用。

      (三)打擊樂(譜例5)

      打擊樂演奏是薅草鑼鼓的及其重要的一種演奏形式,所使用的打擊樂器通常有鑼、鼓、板、包鑼、鉸子、镲子、木魚等,人員至少2人,多也只有6人,樂器使用時的隨意性較大,主要是看演出時會哪種樂器的在家誰就上,具有較大的臨時性,但通常情況,鑼、鼓是屬于極其常用的樂器。表演過程有適當的舞蹈和一定的形體動作,按行當分角色表演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

      三、藝術特色

      (一)內容豐富

      百里峽薅草鑼鼓在每年陽歷的七八月份除玉米草、黃豆草或六月除秧草時,幾戶或幾十戶勞動力集結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地、水田排開,一人敲著鑼,一人擊著鼓,有節(jié)奏地邊敲邊打邊歌唱,為勞動者鼓舞士氣,統一步調,消除疲勞。敲鑼打鼓者多為地方有知識、有威望的老者或有培養(yǎng)前途的年輕人。敲鑼者稱“歌郞”,打鼓者叫“聯手”、“同路”。

      薅草鑼鼓一天的過程大致分為:牽線子、扎蓋子(起歌頭或排歌頭)、安五方(或拜五方)、說正文、耍歌子、辦交接。早上八點左右,鑼聲一響,就告知人們該出工了。鑼手走在前面,其余人聞聲跟在后面,在山間小道上逐漸連成一線,俗稱“牽線子”。到達農活目的地,歌郞首先起歌頭,在鑼鼓齊鳴中高腔開場。接下來是“安五方”,有的歌郎拜東西南北中五方神靈,有的則直接拜天地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其目的是為了祈求神靈保佑今天的勞動順利,參與勞動的人們平安歸來。

      在一天勞動中占去大部分時間的是說正文。唱詞內容既有成書的唱本,也有百里峽土家族民間口頭流傳的有固定格式的七字文或十字文。在特殊的紅色時期,有毛澤東的七律、七絕,郭沫若的七言詩等也成了正文的唱詞內容。勞動中,若發(fā)現有人落伍掉隊了,歌郎就會來到其身后,用力敲鑼打鼓,激勵催促落伍者趕上來。歌郎引吭高歌、激情飛揚,勞動者快速除草、你追我趕,呈現出鼓樂喧天、歡歌笑語的熱鬧場面。薅草鑼鼓不僅能保證除草的進度和質量,還可使繁重的體力勞動在笑聲中變得輕松,讓勞動者充分享受到勞動的愉悅和快樂。

      (二)形式多樣

      薅草鑼鼓的鑼鼓節(jié)拍主要有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花拍子幾種。曲調和唱詞按字數分為七字譜、十字譜,此外還有五字譜等多種曲調及口授心傳的傳統唱詞和即興唱詞等。演唱作品主要有《長年歌》、《戒賭歌》、《探妹歌》、《情妹歌》、《望郞歌》、《栽花》、《修洛陽橋》、《蘇二姐》、《巴山背二歌》等及其一些山歌作品。

      川東百里峽薅草鑼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唱打方式真率、質樸,傳承歷史悠久,口頭傳唱歌詞萬余首,其曲調簡約明快,獨具特色,極富感染力,極大地豐富了大山深處群眾的文化生活。

      四、傳承意義

      百里峽薅草鑼鼓把民間文化與音樂融入艱苦的勞動中,是百里峽山區(qū)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歷代先賢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百里峽薅草鑼鼓是川東宣漢山區(qū)土家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代先賢遺留下來的優(yōu)秀土家族民間音樂文化。川東薅草鑼鼓在田間作業(yè)中發(fā)揮了指揮勞動、活躍現場氣氛、調節(jié)勞作者情緒的作用。它具有率真質樸的音樂個性,擁有數百首曲目的豐富蘊藏量,明快簡潔的音樂語匯中保留了大量古代體力勞動中的音樂文化信息,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如今,由于受現代生產方式的影響,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難以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百里峽薅草鑼鼓的生存空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正在日益縮小,有瀕臨失傳的危險,老年歌手相繼過世,中年人大多移居城里,年輕人多外出打工,人員大量外遷,歌手隊伍完全青黃不接。因此,保護、傳承、創(chuàng)新川東宣漢百里峽薅草鑼鼓的工作已到了非常重要的時刻??上驳氖牵陙?,當地政府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百里峽薅草鑼鼓這一悠久的土家人民的民間音樂文化形式得以繼續(xù)傳承與發(fā)揚。保護和傳承川東宣漢百里峽薅草鑼鼓,必將豐富和完善中國土家族民間音樂文化。

      [1]劉小琴·發(fā)生學視野中川東薅草鑼鼓與土家族儺儀之異同[J].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3,(2).

      [2]《宣漢土家文化》宣漢縣政府文史資料編委會.宣漢土家文化(二)[M].宣漢(內部資料),2015,(10).

      [3]《勞動的歌聲》·宣漢縣文化館[M].宣漢(內部資料).

      蒲濤,男中音,聲樂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后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華南師范大學音樂系,現任教于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音樂舞蹈系,主要從事聲樂表演與教學及地方音樂的研究。

      猜你喜歡
      宣漢川東宣漢縣
      1959~2019 年宣漢降水變化特征分析
      2020年宣漢縣關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下一代英才(2020年5期)2020-06-22 13:18:53
      水土保持助力宣漢鄉(xiāng)村振興
      宣漢之夜
      分泌性中耳炎臨床治療研究
      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
      布瓦雄碉與川東碉樓
      重慶建筑(2017年4期)2017-04-24 02:36:11
      宣漢黃牛品種保護
      川東含硫氣田氣井井下管柱腐蝕特征分析
      宣漢縣2009—2010年肺結核病調查報告
      永德县| 汶上县| 富裕县| 屏东市| 南陵县| 响水县| 富蕴县| 曲阜市| 六安市| 威信县| 封开县| 尼勒克县| 什邡市| 汾西县| 井研县| 深圳市| 双江| 梧州市| 清水县| 拜泉县| 抚州市| 华容县| 汤阴县| 郴州市| 锦屏县| 西青区| 保靖县| 云阳县| 霞浦县| 北安市| 阿拉善右旗| 阜平县| 郧西县| 临城县| 大名县| 宜章县| 鲜城| 廉江市| 邳州市| 清徐县|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