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榮剛
摘 要:提高生物教學活動有效性,是當前生物學科發(fā)展重點探究的問題。文章從堅持全面有效的備課活動、推進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靈活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三個方面,研究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生物課堂;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4-0086-01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各個學科的教師都在積極探究和實踐有效教學理念。所謂有效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為主要形式,實現(xiàn)學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質提升的教學活動。從有效教學的定義可以看出,如今很多教學活動都難以達到有效的標準,很多學科的教學工作依然走著老路,以灌輸傳授為主。為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正視當前生物教學中的問題,以有效教學為目標,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
一、堅持全面有效的備課活動
備課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以往,教師腦海中的備課一般都是寫教案,但有效教學理念中的備課卻遠不止這些。首先,要堅持備課標。課標是備課活動的依據(jù),以往只看教材而不看課標的方式是很不科學的。課標可以為教師的備課活動指明方向,因此,教師必須要對自己學科的課標做到爛熟于心。其次,要精心備教材。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材料,以往教師備教材做得最多的就是將教材內容瀏覽一遍,簡單標注一些重難點。而一些老教師自認為對教材內容很熟悉,會直接跳過備教材的環(huán)節(jié),這樣的備教材忽略了教材的價值精華。事實上,近年來一直在提倡要回歸教材,就是因為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偏離教材內容,沒能正視教材的教育價值。因此,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重視備教材,即使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了,但針對不同的學生,對教材內容的運用也會有所差別,教師必須針對這些差別重新編排解讀教材內容。最后,要主動備學生。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弄清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guī)律、學習習慣等問題,這對教師設計實施教學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偏離了學生的需求來設計教學方案,會出現(xiàn)教與學的割裂。因此,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去備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弄清楚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以針對這些情況采取更好的教學策略。
二、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
雖然在目前的教育領域可以細分很多教育學派,但無論什么學派,都有一個共同的趨勢,那就是日益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探究能力。因為這些能力構成了學生綜合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基本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最終途徑。在生物教學中,教師也要一改往日的灌輸思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他們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逐漸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探究能力。例如,講“基因突變”這個問題時,教師在介紹完基因突變的概念以后,并沒有按照正常教學順序給學生介紹基因突變的特征,而是給學生分發(fā)一些事先收集好的材料,讓學生自由建組,在小組內部依據(jù)材料進行討論,共同探討基因突變的特征。這種不同以往的學習方式很快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就連一些平時學習不太主動的學生,在熱烈的學習氛圍下也變得比以往更加積極。在一輪討論結束以后,各個小組都對基因突變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認知,教師最終概括出基因突變的特征及原因。這樣的學習方式不但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也更容易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靈活結合生產生活實際
任何自然類的學科,最終都是要強調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并反過來深化認知,生物學科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更是如此。將課本上講述的生物知識運用于生活,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知識的本質,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意識與技能。不僅如此,在生物課堂上,如果教師能夠將理論知識同學生熟悉的生產生活結合起來,還可以利用學生對生產生活的熱情,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講到“呼吸作用”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新鮮的蔬果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以保存更久的時間?為什么腐爛的蘋果會散發(fā)出一股兒酒精味?你們知道酸奶機的工作原理嗎?這些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全部都指向一個理論:呼吸作用。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通過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呼吸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知識的本質。不僅如此,學生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會發(fā)現(xiàn)很多課本上的知識在生活中都有著廣泛運用。這樣一來,他們對生物這門學科的價值會更加認可,從而更增添他們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而有了興趣的學習活動當然更容易實現(xiàn)學習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總之,有效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教學手段。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才能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并且通過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反過來促進這門學科的不斷進步。因此,作為生物教師,要認真研讀教育教學理論,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努力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波.淺談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J].中小學教育,2011(02).
[2]曾麗霞.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3]張亞紅.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