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分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難點,同時也是重點。傳統(tǒng)作文教學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的,新課改以后,小學生一年級同樣重視作文教學。但是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少,感悟不深,寫作中常常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字可寫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呢?
一、注重生活引子,發(fā)揮作文思維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學習中,而不是通過大量背誦范文,企圖通過模仿的方式來提高作文水平。例如: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亦是如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拓展思維,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很多學生的作文寫的像“流水賬”,或者千篇一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觀察,觀察其實是思維方式的一種。小學生生活范圍較窄,社會實踐又少,因此視野不開闊,對周圍的生活了解非常少。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不僅要多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加社會感悟,寫的作文才情真意切,感動讀者。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小學生要學會留心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增加生活感悟,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寫作水平。我們的課本是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選的,每一篇課文都是非常好的范文,教師要認真分析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而不是照抄照搬,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仿寫的內容有很多,如方法、語言、思路以及格式等。學生經(jīng)過反復練習后,要求學生運用不同寫作方式表達同一中心,鼓勵學生另辟蹊徑,大膽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
二、強化閱讀訓練,積累作文素材
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有直接聯(lián)系。這里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廣泛閱讀,接受文化熏陶,提高審美情趣,做好作文知識儲備工作。閱讀能力低下會導致學生寫作文時,信心不足,抵觸情緒大,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同時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情緒,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廣泛閱讀,可以提高學生文章的鑒賞能力,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以及寫作的素材,掌握寫作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好詞好句,學生要準備一個摘抄本,將遇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提高學生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
第一,根據(jù)課文內容積累。新課標以后,文本的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例如:課后練習題經(jīng)常要求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或者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等”,使學生感受語言優(yōu)美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積累一定的好詞好句以后,可以提高學生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改變無話可說、無字可寫的尷尬局面。例如:學習《頤和園》后,這就為學生以后描寫風景、公園游玩等積累了素材。
第二,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寫日記既可以使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同時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提高學生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能力。日記給了學生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學生可以將其所見、所思、所聞,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例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用寫日記的形式將當時的情景與感受記錄下來。
三、優(yōu)化批改指點,加快思想交流
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非常重要,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要及時給出學生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多使用正面語言激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增加學生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評、學生互評等,使學生借鑒他人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夠達到語言通順、層次清楚、觀點鮮明、情真意切的標準,提高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學生的自我修改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白愿摹迸囵B(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如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實現(xiàn)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將來成為全面發(fā)展型人才,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課改要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一定要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寫作轉變?yōu)橹鲃訉懽鳌?/p>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豐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