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艷普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慢慢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因此不能圖快,只能一點點兒的充實,小學語文課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因教材、教師、學生的不同而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學方法選擇的根本原則是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語文課程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要素,集中具體的體現(xiàn)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得到發(fā)展,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文化底蘊的豐厚奠定堅實的基石。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探索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片能夠讓有效教學的種子自由生發(fā)、發(fā)展、延伸的肥沃土地。小學低年級以生活實踐活動學習為主,小學高年級以社會性綜合課題學習為主?,F(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問題,并從分析入手,達成對框題所含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
一、創(chuàng)新教學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是運用啟發(fā)、想象等有效的途徑,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求知欲望,調動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變被動地要我學為主動地我要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
1、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巧設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fā)是引起學生興趣的前提,都是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嚴格地把好這一關。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只有具備了扎實的語文功底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為以后學好其他學科打好基礎?,F(xiàn)代化的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必須相信學生有潛在的嘗試能力,對其探索活動充滿信心,循循善誘。創(chuàng)設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也是最可親近,可以交心的朋友
2、利用文體活動增強課堂吸引力,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在教學中,舉辦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能掛鉤的活動,常常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運用了課文劇表演的方法,以演助學,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演員”和“觀眾”全都進入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注意力十分集中而又異常興奮的情緒中深入理解課文。這樣,既給學生提供顯示表演和活動才能的機會和場地,又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素質教學
語文素質在人的素質結構中是最基本的要素,決定人才素質品格。對小學語文來說,要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將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滲透、貫徹到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小學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實施素質教育,做到素質教育目標課程化、課程內容素質教育化。
1、語文素質是人的文化素養(yǎng)的主要標志,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質核心的部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先決性的,我們必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層次知識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此,語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法的安排,要適應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層次、不同情況,讓能力差異的學生學到更多相適應的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知識,從而實現(xiàn)全面育人的目標,使各類學生能經常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
2、小學教育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是基礎教育;一方面是素質教育。從整個社會的教育發(fā)展而言,實現(xiàn)素質教育有著更為廣泛和更為深遠的意義。從這個角度而言,教師應該將所有符合小學年齡的學生當作自己教育的對象,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并通過語言文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展學生的人格個性,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構建學生的審美意識。
3、鼓勵學生探究性學習。教師應創(chuàng)造融洽的教學氛圍,樹立信心,正確引導學生用已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追根到底和別出心裁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三、互動教學
師生互動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是學生的交流者,是學生的促進者,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影響,在課堂中出現(xiàn)了許多充滿人性的課堂教學互動。從而產生一種人人平等、互相合作的“情感效應”,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
1、師生互動,讓心“零距離”,小學生作為一個剛剛步入學習殿堂、接觸知識的群體,他們的心智都還很稚嫩。教師唯有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引導他們正確的走向,才能讓他們在人生的起始階段不至于行差踏錯,盡到一個教師的責任。課堂上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教師對學生們的行為、變化,都應當細心觀察,用心呵護。課下多和學生聊天,放下教師的威嚴架子,高興他們所高興的,難受他們所難受的,教師要用朋友的熱情去溫暖他們,孩子們是最簡單和純潔的,善意的一個微笑,肯定的一個贊揚,失意時的一個安慰,從而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邮浇虒W的一個最大的要求是盡可能地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發(fā)揮,同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互相協(xié)調的課堂氛圍。
2、以往的備課都是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一廂情愿地憑借想象來設計教學過程,學生成了旁觀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給學生設計合理的預習提綱,讓學生找出提綱包括的內容,或者讓學生在預習例題的基礎上,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意識,要認真學習人文主義的教育理論,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氣氛,充分尊重和愛護學生,讓他們的行為徹底解放,要讓人文精神充滿自己的靈魂,要真正對學生負責,愛護學生。老師在教學新課時,學生對新課已經很熟悉了,上起課來就比較輕松。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極大影響著小學生語言發(fā)展與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風格等也都會從教學語言的具體運用上體現(xiàn)出來。語文教育是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則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最大限度的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取知識,這是每個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從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及發(fā)展現(xiàn)狀入手,簡要地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