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項建斌
摘 要: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培育工作是高職院校提升學生工作績效的突破點,通過構建科學、有效的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綜合評價體系,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培育的整體水平。在分析精品項目培育的現(xiàn)狀和問題后,運用專家調(diào)查法、層次分析法(AHP)等方法,構建了基于AHP-模糊評價法的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綜合評價模型,并以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層次分析法;綜合評價模型
作者簡介:林潔(1985-),女,浙江寧波人,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項建斌(1970-),男,浙江溫嶺人,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培育研究”(編號:15JDSZ2057),主持人:項建斌。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26-0057-05
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是提升學生工作質(zhì)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過程中,可實現(xiàn)資源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對特定工作項目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拓展挖掘,使其發(fā)揮強大的育人功能,而對一些重點難點工作的定向爆破,則可對整個學生工作產(chǎn)生顯著影響,所以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工作是高職院校優(yōu)化教育資源、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然選擇。近年來,不少高校對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問題進行了探討,存在不少共性問題:一是規(guī)劃缺乏科學性。在精品項目的主題選擇、目標定位上與學校整體辦學方向、辦學特色和培養(yǎng)人才目標脫節(jié),培育的精品項目缺乏與高職教育發(fā)展相適應的建設目標體系,從而使項目的培育價值和學生受益面都受到影響。二是項目持續(xù)發(fā)展耐力不足[1]。在開展精品項目培育工作中,普遍缺少較為科學和系統(tǒng)的項目評估和反饋體系,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和項目成長的長期規(guī)劃,項目持續(xù)發(fā)展性不佳。三是項目內(nèi)涵不足。在學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上熱衷紙上談兵,功利主義味道濃重[2],忽視學生工作項目的教育功能和人才培養(yǎng)的目的,呈現(xiàn)內(nèi)涵不足的現(xiàn)狀。因此,有必要盡快構建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體系,科學推進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工作,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整體水平的發(fā)展。
一、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的含義
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是指在精品項目運行實施一段時間后,用系統(tǒng)工程的方法,對培育項目的方案設計、運行管理等各個階段的工作及其變化的成因,進行全面跟蹤、分析和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通過全面的評估和分析,進行問題反饋從而改進管理[3],必要時實現(xiàn)項目的二次鍛造,不斷提高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質(zhì)量。項目評價是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培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反饋環(huán)節(jié)。
二、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綜合評價
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界定了項目成效的各個方面,但由于各指標對于實現(xiàn)學生工作意義的重要度不同,應賦于各指標不同的權重,通過建立綜合評價模型對項目進行整體評價[4]。運用綜合評價模型對學生工作精品項目進行評價的思路為:第一步,根據(jù)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指標的設置原則,建立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第二步,確立每個指標對項目總目的相對重要性,用數(shù)量化的方法賦予每個指標權重;第三步,確定數(shù)據(jù)的標準化方法;第四步,建立項目特異的評價模型;第五步,運用統(tǒng)計調(diào)查等方法收集項目評價的資料,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化處理,根據(jù)綜合評價體系模型計算項目綜合評價指數(shù),作為項目評價依據(jù)。
(一)各項評價指標的設立
基于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培育中存在規(guī)劃缺乏科學性、項目持續(xù)發(fā)展耐力不足、項目內(nèi)涵不足等問題,本研究采用專家調(diào)查法(Delphi)和層次分析法(AHP)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學生工作精品項目關鍵評價指標的設置。向?qū)W生工作領域資深專家10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要求專家依據(jù)聚類分析的原則對相關指標進行歸類,通過三輪專家修改,確立準則層B指標3項,子準則層C指標15項,建立項目評價關鍵指標條目見表1。
(二)指標權重確定
學生工作精品項目關鍵指標權重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本文對關鍵指標條目中同一層次的因素進行兩兩比較,經(jīng)過逐層計算,最終確立出各層單個指標的權重。AHP確定的指標權重同時考量本層及上一層的相關權重,使各指標權重的設置更為科學和系統(tǒng)。
(三)構建判斷矩陣
構造兩兩對比判斷矩陣,選定學生工作領域一線工作人員50人進行問卷調(diào)研,用A.L.Saaty提出的1-9標度方法進行賦值,對同一層次兩個因素之間的重要性進行比較,取50份問卷的算術平均數(shù),將標度中最接近問卷算術平均數(shù)的數(shù)值作為判斷矩陣的元素,得出一級指標B1,B2,B3各元素之間的相對重要度,構成目標層對準則層的判斷矩陣A-B(見表2),以及二級指標各元素之間的相對重要度,構成子準則層對準則層的判斷矩陣 B1-C1,B2-C2,B3-C3,分別如表3、表4、表5所示。
(四)單層指標相對權重計算
以A-B矩陣為例計算準則層B各指標的相對權重,以此類推。依據(jù)層次分析法理論,計算出判斷矩陣(A-B)的最大特征根為λmax=3.0092,對應特征向量W(a-b)=[0.126,0.4161,0.4579]T,W經(jīng)過歸一化后可作為權重向量。該判斷矩陣(A-B)一致性指標為CI==0.0046,CR==0.0088<0.01?;谏鲜鲇嬎憬Y果顯示判斷矩陣(A-B)一致性較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偨Y上述過程,得出準則層一級指標項目自身建設、教育實效、帶動效應對于總目標A的權重分別為0.126、0.4161、0.4579。
(五)指標權重合成
根據(jù)層次分析法理論,依層次結構自上而下逐層計算,合成出每一層次對應總目標的相對權重。經(jīng)計算,得出各層次指標的合成權重,如表6所示。
(六)學生工作精品項目AHP-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綜合評價是一個多指標、綜合性的評價體系,許多評價指標都無法用具體的量化數(shù)值進行衡量評判,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诖隧椞卣?,嘗試將模糊綜合評價法與層次分析法進行結合,將定性指標用模糊綜合評價的隸屬函數(shù)對其進行量化,再通過各定性指標模糊合成運算得出,最終實現(xiàn)對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綜合評價。模型運算步驟:
第一步:對二級指標設置四級評價:優(yōu)、良、中、差,確定各定性指標的隸屬度,并得到隸屬度矩陣:R=(rij);
第二步:計算定性指標的評價隸屬度向量B=定性指標權重A*隸屬度矩陣R;
第三步:根據(jù)統(tǒng)計學知識,分別取四個評價等級的組中值作為標準值,記C=[95,82.5,67.5,30]T,則S=B·C為定性指標綜合評價分。
三、實證分析
基于上述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綜合評價模型,本文選取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工作精品項目“雙休日工程”活動與該校普通社團活動進行案例對比。因?qū)W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指標的得分主要有兩大來源,其中B1中所有指標及C34、C35共7項為培育單位評定指標,由培育單位進行評定分數(shù),評分結果見表7。其余指標評分通過問卷形式獲取,本次共向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師生發(fā)放問卷200分,回收有效問卷185份,問卷指標評價結果見表8。
由以上項目評價結果可看出,“雙休日工程”綜合評價分明顯高于“社團普通活動分”,符合兩個項目的實際發(fā)展狀況。
本文構建的學生工作精品項目AHP-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將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價中的一些邊界模糊,不易定量的因素進行數(shù)學化定量處理,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精品項目做出了綜合性評價,它具有結果清晰、系統(tǒng)性強的特點,能較好地解決模糊的、難以量化的問題,能夠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總體運作情況[5]。并可依據(jù)模型分析精品項目在培育中的各種問題和不足,為學生工作精品項目的培育部門提供培育質(zhì)量提升的對策研究,從而推動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談征宇.淺談高職校園文化精品項目的培育[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25):77-80.
[2]郭榮梅.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培育淺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1):84-86.
[3]陳帥.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之友,2010(15):47-49.
[4]周亦亮,李鋒,俞鋒華.科技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廣場,2014(6):135-141.
[5]郭愛霞,宋新忠.建筑安全管理之模糊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安徽建筑,2012(4):194-196.
責任編輯 王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