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命、選擇與超越的東方映射——論D.H勞倫斯生命觀對林語堂作品《紅牡丹》的影響

      2017-01-09 03:39:12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6期
      關(guān)鍵詞:勞倫斯林語堂情人

      王 紹 舫

      (沈陽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41)

      生命、選擇與超越的東方映射
      ——論D.H勞倫斯生命觀對林語堂作品《紅牡丹》的影響

      王 紹 舫

      (沈陽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41)

      分析了林語堂作品《紅牡丹》展現(xiàn)出的生命情結(jié)、雙姝對峙和生命超越范式,認為其完全彰顯了D.H勞倫斯的生命觀,但林氏對勞倫斯生命哲學范式不是簡單移植,而是融入東方色彩和個人情感,獨創(chuàng)出愛情螺旋式上升構(gòu)式,完成生命、選擇與超越,使作品散發(fā)出別具一格的東方“勞倫斯”生命哲學魅力。

      《紅牡丹》; 生命觀; 東方映射

      M·H艾布拉姆斯的《鏡與燈》指出創(chuàng)作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照鏡子, 即絕對模仿說;另一種是舉鏡子的同時加上一盞燈, 即映射說,作者在模仿他人寫作風格的同時,加入自己所放射出的情感光芒。映射說體現(xiàn)出超越范式,“能開風氣,方為大家”。林語堂出生在基督教牧師家庭,畢業(yè)于美國哈佛大學和德國萊比錫大學,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用瀟灑的筆完成了“兩腳踏東西文化”的宏愿。勞倫斯是西方文化世界的杰出人物,對林語堂的影響毋庸置疑。林氏的《談勞倫斯》一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闡發(fā)了勞倫斯“自然的、藝術(shù)的、情感的生活”[1]。王兆勝評論說,“林語堂是勞倫斯的知音”[2],“他像勞倫斯一樣追求‘回歸自然’, 從而形成簡樸自然的人生觀”。 游雪在論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對林語堂小說《紅牡丹》影響的文章中,分析了《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與《紅牡丹》在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和美學風格等方面的相似之處。周妮也從美學的角度分析了勞倫斯對林氏作品的影響。這些分析多集中從性愛、自然和美學視角論述勞倫斯對林氏的影響,觀點相對固化和偏頗。林語堂詩化的語言,歡快的情調(diào)和健朗的心緒之下潛存著對生命哲學的關(guān)注,體現(xiàn)著樂觀、積極的生命觀,其深刻的哲學思想超越了生命的局限, 詮釋了人生覺醒的基本過程。其作品展現(xiàn)出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和靈魂的覺醒,與勞倫斯的生命哲學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筆者擬從生命情結(jié)、雙姝對峙與生命超越幾方面分析林氏對勞倫斯寫作風格的“繼承”(鏡)與“創(chuàng)新”(燈)。

      一、 生命情結(jié)與符號矩陣

      生命是一種“創(chuàng)造、毀滅、再創(chuàng)造”的循環(huán)過程。生命哲學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初流行在德、法等國,用以對抗自然主義或唯物主義。生命哲學家認為自然主義或唯物主義所依據(jù)的因果決定論思想是對個性、人格和自由的否定。他們從“生命”出發(fā)提倡精神自由、創(chuàng)造性,頌揚生命活力。生命力成為其全部哲學探索的出發(fā)點與歸宿,聲明只有提高意志、情感的地位,才能窮盡“生命”的本質(zhì)。尼采認為,“生命是快樂的源泉”。勞倫斯指出:“小說是生命之書”。林語堂說:“人生沒有期望、愿望,便已了無生趣,陷于死地,形容神亡?!盵3]98)杰姆遜在闡述敘事分析與文化研究時指出,“如果某些故事對我們有任何意義,那么我們就可以分析出其中的意義系統(tǒng),正是這些意義系統(tǒng)引發(fā)這些故事”[4]。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首先是一個生命。生命原本是單純的,財富、權(quán)利、地位等是后來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會堆積物。生命的覺醒,就是要透過這些社會堆積物去發(fā)現(xiàn)自然的生命,對生命保持一種敏感,經(jīng)常傾聽它的聲音,時時去滿足它的需要。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規(guī)定,包括與自然和諧相處、健康、愛情、親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滿足。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們的滿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人可以像植物一樣簡單生活,內(nèi)心安然而身體舒展。舍棄內(nèi)心的貪念、名利、欲望、執(zhí)著,像雪中的一樹寒梅,剪雪裁冰,芬芳暗盈,卻又清氣滿懷。

      生命中伴隨著死亡,“死亡”給生命帶來一種憂傷的美。沒有死亡的虛無,就沒有生命的豐盈。死亡使平淡無奇的人世間顯得無比珍貴、神圣與優(yōu)美。凝視死亡,人們會更加眷戀生命,渴望生活。幸福與憂傷,透徹與迷惘,清醒與恍惚,懷念與遐想,豐富的體驗,奔流的思緒在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之間穿梭,此時此刻的生命才那么獨特,那么驚心動魄!勞倫斯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勞倫斯大部分作品中都出現(xiàn)“死亡”。比如:《兒子與情人》《戀愛中的女人》《紅》和多數(shù)短篇小說,詩歌等。由于篇幅有限和情節(jié)相似關(guān)系,文本僅選取《查特萊夫人的情人》為例。中描寫戰(zhàn)爭中的死亡:查泰萊家族的長子赫伯特陣亡?!皯?zhàn)爭初始的興奮與狂熱消失了……湮滅了。太多的死亡,太多的恐怖”[5]10?!都t牡丹》開篇描寫牡丹的丈夫費庭炎的喪禮“……高郵鹽務司主任秘書費庭炎的喪禮舉行開吊。前來吊祭的生前好友,每個人都在烏黑的靈柩前深深地三鞠躬”[6]3。林語堂經(jīng)歷過中國廢帝制、立共和、抗強寇戰(zhàn)爭的浩劫。資本主義經(jīng)濟在中國南方有一定的發(fā)展,工業(yè)社會初見端倪。這時期整個社會動亂不堪,人們的價值觀都在變化。人們渴望以充沛酣暢的生命力沖決傳統(tǒng)理性和腐朽文化的束縛。作為勞倫斯在中國的知音和中西文化的“混血兒”,林語堂反對凌駕于生命之上的理性生活, 思考工業(yè)革命和戰(zhàn)爭帶給“人類異化”的問題,以深刻的哲學思想超越死亡的局限,體現(xiàn)出樂觀、積極的生命觀。他的小說《紅牡丹》在寫作風格上與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頗有相近之處。好像把一炳熊熊燃燒的火炬投進了人類心靈的黑暗王國。小說中的牡丹是沖破性別牢籠,追尋真愛、追尋自由、追尋個性的女性形象。小說結(jié)尾,牡丹甩開“財富、地位”等社會堆積物,滿足于自然簡單的生活,像一棵落盡繁華的櫸樹,蒼勁挺拔,沉靜從容。

      生命情結(jié)飽含著豐富的生命符號矩陣[7]。格雷馬斯認為文學作品產(chǎn)生意義,源于語義素單位之間的對立?!罢Z義素”即“符號”本身不能產(chǎn)生“意義”并為讀者所領(lǐng)會,而是“符號”結(jié)成矩陣模式,以及基于這種矩陣模式的對立關(guān)系才產(chǎn)生出作者期望的“意義”?!恫樘┤R夫人的情人》中,如果用X1代表康妮,是生命的追求者;X2代表克利福德男爵。作為符號價值的載體,克利福德下身癱瘓預示著貴族文化行將沒落。X1與X2是對立的語義符號,分別引導出與其相矛盾的-X1和-X2(圖1)。彼此關(guān)系雖然矛盾,但不一定對立[8]??的萁?jīng)歷了與克利福德婚姻的失敗,打算擺脫工業(yè)社會、歷史、文化發(fā)展對個體意識產(chǎn)生的壓抑和束縛,只好在小樹林游走,與梅勒斯相遇,才找回生命的真實意義。X1打算掙脫刻板的貴族生活,X2是貴族婚姻的維護者,彼此不能相容,矛盾張力極大。由于種種原因,博爾特太太處處維護康妮與梅勒斯的隱私,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這些眾多的語義符號共同追求構(gòu)建健康生命的意義。

      圖1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符號矩陣

      根據(jù)以上的模式標準,牡丹丈夫費庭炎的“死”,打碎了牡丹的生活鎖鏈,還牡丹以自由,使牡丹獲得了“新生”,從而有了之后一系列愛情和自由的美好追求?!都t牡丹》的生命符號矩陣可以描述如圖2:

      圖2 《紅牡丹》符號矩陣

      S1代表牡丹,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獨立個體存在,不是男性的“附屬品”。S2代表孟嘉,是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因為他們都姓梁,所以不敢娶牡丹。兩人的關(guān)系因此而由相戀走向分裂,形成矛盾的張力。-S1代表人物傅南濤身體健朗,精力充沛,是牡丹崇拜的對象,實現(xiàn)了牡丹對生命完美的追求。-S2代表人物素馨溫柔含蓄,是典型的古代中國相夫教子的妻子形象,對姐姐牡丹忍讓包容,幫助牡丹實現(xiàn)鮮活的生命力。

      從格式塔心理學的完形法則來看,意義的建構(gòu)不單是各種符號矩陣的簡單疊加,而是選擇性地整合各符號矩陣,生成統(tǒng)一意義的認知過程。牡丹生氣勃勃,極端聰明,精力旺盛,腦筋里總有新花樣。但是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牡丹突破小我,實現(xiàn)生命中的大我,即與素馨和傅南濤達成生命符號矩陣“融合”關(guān)系,完成生命再創(chuàng)造的宏大敘事。姐妹和平諒解完全以兩人相反的性格符號得以彰顯:“素馨可以比作西湖,姐姐牡丹則好比任性的錢塘江。八月中秋奔騰澎湃的錢塘江,是不能引起西湖上一絲波紋的?!盵6]141在符號矩陣巨大的張力和意指空間里,作者以大篇幅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牡丹與傅南濤到郊外野合的場面,饒有興味地表現(xiàn)肉體的歡樂,渲染底線突破后的愉悅,展現(xiàn)了《查泰來夫人的情人》影響的痕跡。

      《紅牡丹》對生命情結(jié)的追求不是亦步亦趨地模仿《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在女性主體刻畫和女性配角描寫等很多方面完全突破了勞倫斯的生命框架。女性配角由社會下層人物博爾特太太的“他者”身份轉(zhuǎn)變?yōu)橐悦妹蒙矸莩霈F(xiàn)的素馨,使女性主體與女性配角的關(guān)系由隱性的“雙姝”關(guān)系一躍成為顯性的“雙姝”模式,已超越了“器”而進入了“道”的層面。顯性的“雙姝”模式擺脫了女性主體尊貴的主人地位和女配角卑微的仆人身份,表現(xiàn)為熱情奔放的情人與賢內(nèi)助型的妻子處于共生性場域中。姐妹關(guān)系地位相等,尊貴相同,并且脾性相似又互補。姐姐的缺場映襯出妹妹自然在場,是勞倫斯主仆隱性雙姝“道”的升華,給讀者帶來溫潤和諧美的精神享受。不僅女性主體具有選擇的自由維度,男性主體也具有選擇的自由空間,擺脫了被動的尷尬地位。選擇維度體現(xiàn)出文化的、社會的、人文的特點。

      二、 雙姝對峙與雙向選擇

      阿波羅神廟箴言寫著“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是自我覺醒的向度。自我覺醒是通過一系列的選擇完成的。個人是個人選擇活動的主人。個人的選擇不是聽憑于個人的好惡,而是建基于他所生存的世界境遇之中。因此,一切選擇都是為了最好的存在。自然、社會,或者個人的活動都貫徹了一根紅線:擇優(yōu)原則,即在一切可能性中選擇最優(yōu)的因子。

      王兆勝認為,“作為宇宙中的一個微小粒子,人不能無視天地宇宙的存在,更不能與其道心相抗對, 而應該讓人生與天地自然和諧, 遵循天地之道”[9]。他在強調(diào)“天地之道”的同時,還特別著意于“人”,尤其是“心”的力量。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他的‘心燈’能否清澈明亮,是否有古道熱腸,有沒有大的光輝”[10]。“心燈”能夠照亮自我,加速自我覺醒態(tài)勢。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有兩個可靠的標志:①不隨波逐流,自己選擇人生定位;②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歡做的事,內(nèi)心愉快而充實。

      女性選擇關(guān)涉到女性的自我、身份歸宿、生存狀態(tài),以及出路問題?!半p姝”模式[11]最能體現(xiàn)選擇的空間與自由維度?!半p姝”模式是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與林語堂《紅牡丹》兩部小說的共同模式,具有塑造女性形象、建構(gòu)情節(jié)、維持“兩極性”和“張力” 的重要功能?!半p姝”語義符號表現(xiàn)為熱情奔放的情人與賢內(nèi)助型的妻子處于共生性場域中,以及“雙姝”與男性主體明暗雙線條[12]的情感糾葛關(guān)系。

      “雙姝”模式需要“一套符號系統(tǒng)作支撐”:男性主體的身邊有兩位女性陪伴;兩位女性的性格具有很大差異,有些地方甚至是相悖的;兩位女性相互合作,構(gòu)建自身身份。女性主體探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往往具有驚世駭俗的行為,產(chǎn)生倫理顛覆性倒置。男性主體對于性格迥異的兩個女性都持欣賞、喜愛的態(tài)度,但是最終選擇“賢妻良母”來建立家庭。“雙姝”在各自的選擇中改變命運:熱情奔放的情人女性具有主動性、生產(chǎn)性和革命性;“賢惠型”妻子形象擁有智慧、幸福美滿家庭。女性的主體意識、女性滿是創(chuàng)傷的個人心靈史和倫理斗爭史構(gòu)成女性選擇的明線條框架,遮蔽“雙姝”間男性人物選擇的暗線條構(gòu)式。

      作為一種特殊的“情節(jié)/人際”結(jié)構(gòu),康妮與博爾特太太、牡丹與素馨,都是作者刻意設(shè)計的“雙姝”模式,是“雙峰對峙、二水分流”的人物。“雙姝”模式產(chǎn)生于“男性凝視”,是一種有特殊效果的藝術(shù)質(zhì)料,既可使人物相互映襯,性格之特色易趨鮮明,又加強了性格、情節(jié)的沖突,增強了作品的內(nèi)在張力和意指空間。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雙姝”間的男性人物是克利福德: 擁有顯赫社會地位的貴族?!半p姝”套路表現(xiàn)為,克利福德與康妮保持“去性愛”的柏拉圖式精神戀愛,但卻享受著博爾特太太的嬰兒般身體照顧;康妮選擇梅勒斯以后,克利福德心中又有不可名狀的焦慮,對康妮仍然不可忘懷,“雙姝”的品性也一再被置于男性主體的比照視野中加以表現(xiàn):

      (康妮)是個鄉(xiāng)下姑娘,是個健康女子,柔軟的褐色頭發(fā),結(jié)實的身體,充滿超人的精力[5]3。

      (博爾特太太)也很漂亮,蒼白的面孔有些長,非常寧靜,眼睛明亮,但卻不泄露任何心事[5]123。

      (克利福德)當和博爾特太太在一起時,他的語調(diào)就變成一種安閑的親切韻律…[5]135

      康妮選擇梅勒斯,意味著克利福德男爵夫人位置的缺場,博爾特太太的丈夫死了很多年,又對克利福德充滿愛意。 “克利福德與博爾特太太在一起時變得像個小孩子…把頭依偎在她懷里,說:‘對!吻我吧!吻我吧!’”“他們相互吸引,形成一種更緊密的肉體上的親近,一種任性的親近?!盵5]371讀者可以猜想:溫柔、賢妻良母型的博爾特太太極有可能成為新的男爵夫人,這也是克利福德作為“男性本位”的必然考量。

      林語堂筆下的“雙姝”結(jié)構(gòu)以勞倫斯的生命哲學為源頭活水和思想基因,逐漸發(fā)展為林氏小說的一個特色?!都t牡丹》“雙姝”間的男性人物,孟嘉堪比克利福德:才華橫溢的社會上層人物,心存“道”之高遠,備受作者推崇?!半p姝”套路表現(xiàn)為,孟嘉視牡丹為靈魂知音,覺得牡丹“在精神和思想上,都與他自己很相近”。但孟嘉終娶素馨為妻,得到一個賢淑能干的妻子及安穩(wěn)有序的家庭,心中既滿足又有不可名狀的失落,對牡丹仍然魂牽夢繞,這些情節(jié)都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相似。《紅牡丹》“雙姝”品性同樣被置于男性主體的比照視野中加以表現(xiàn):

      (牡丹) 是與眾不同的,完全不像我認識的別的女孩子??偸巧鷼獠?極端的聰明,精力旺盛,腦筋里總有新花樣----剛愎自用,遇事急躁,非常任性[6]238;

      (素馨) 是那么中規(guī)中矩,白玉無瑕----素馨也蠻像牡丹,只是加上了忠實貞節(jié)[6]257。

      (孟嘉) 之愛素馨,仿佛素馨是牡丹的一個刪節(jié)本,是真純的牡丹,是他心愛的牡丹,不是后來他知道的那個牡丹的錯亂本[6]258。“素馨用手撫摸孟嘉的頭,在懷里抱著他,就猶如撫摸小孩子一樣?!盵6]255男性主體自己心智的積極參與,在“雙姝”間的“艷遇”一定程度可以解讀為作者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而其最終的選擇也反映了作者本人“一捆矛盾”的精神狀態(tài)及務實的現(xiàn)實生活態(tài)度。

      康妮與梅勒斯結(jié)合,牡丹與金竹、孟嘉、安德年幾個情人情感糾葛的故事構(gòu)架,都是女性主體選擇“完美”、找尋家園文化符號的過程,對家的執(zhí)著與眷戀成為女性主體孕育自己真實存在的重要標尺。女性主體大膽解構(gòu)人生缺陷的基本視域,建構(gòu)精神視域完美愛情的永恒性和標準丈夫,形成改善現(xiàn)實、適應現(xiàn)實的立體人物。兩部小說中男女主角自我覺醒的處世哲學,選擇適合自我的“存在向度”,反映了“愛”的豐富、復雜與微妙性質(zhì)?!澳行员疚弧钡碾[性選擇襯托出女性主體心靈承受的來自對立生命符號矩陣守護者的倫理暴力,她們用酒神似的狂歡遮蔽悲劇生命底色,化蛹成蝶,達到靈魂的覺醒,使生命充滿了超越的詩學期待。

      三、 生命超越與化蛹成蝶

      “超越”(Transcendental)一詞,哲學上譯為“先驗的”、“超驗的”;由動詞totranscend引申出來,動詞的基本語義是:“超出……的范圍”?!俺健鳖A設(shè)精神活動的幾個條件:①超越的主體;②超越的對象或者范圍;③超越的目標,即設(shè)定的超越性實在;④超越方式。

      超越精神源于人的超越本性,人的本質(zhì)在于超越,人既是現(xiàn)實的存在,也是超越性的存在。在滿足物資需求的同時,精神維系人類生存的動力。要求向上的內(nèi)驅(qū)原動力是生命的源泉,是內(nèi)在于人的生命本性的東西。雅斯貝爾斯說:“生命是非常嚴肅的場合的一場游戲,在所有生命都必將終結(jié)的陰影下,它頑強地生長,渴望著超越?!?海德格爾認為,人的本質(zhì)就是“在世中”。超越并非一帆風順。經(jīng)過精神抗爭、頑強拼搏和痛苦絕望的掙扎之后化蛹成蝶,才能完成生命的超越。人的高貴就在于人的超越性;生命的秘密就在于不斷地超越自己。超越表達了人存在的動態(tài)特點。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和《紅牡丹》中的女性并不是被男性審視, 任憑敘述者述說的“他者” “聽眾”, 更不是一個無語的“沉默者”, 而是“講者”, 是“敘述人”。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勞倫斯抨擊工業(yè)革命,認為以物質(zhì)生產(chǎn)為核心內(nèi)容的工業(yè)社會是白噪聲,統(tǒng)統(tǒng)與生命本身相剝離,成為反噬人類自身的異化力量。西方世界中男性普遍患有“疾病”,即艾略特描繪的“空心人”。婚后的查泰萊男爵只是一株“樹樁”,無腿的“空心人”。英國式的貴族大宅與其相關(guān)文化表征,是上層社會虛偽包圍中一個真實人的孤獨, 康妮不愿意成為社區(qū)群體中模式化的一員,開始審視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最終以超越者的身份,與來自下層階級的梅勒斯結(jié)合,用婚姻的方式,超越了道德和外在禮俗之間的沖突,逐漸走向生命的完滿狀態(tài)[13],揭示了她的生命由枯竭到復蘇的內(nèi)在過程。

      林語堂認識到,西方社會邏輯分析與理性成分變成僵化的程式后,會對人產(chǎn)生壓抑和異化,但是不意味著生命意義與目的的終結(jié), 而是一個介于“東方”與“西方”之間持續(xù)融合前進的過程----這種動蕩不安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才是通向真理的必經(jīng)之路。林氏運用西方人想象中的東方[14]書寫了《紅牡丹》。在歷史上,東方一直作為西方的他者而存在。西方人對東方文化懷有浪漫情懷,對東方女性崇拜之至,認為東方女性美麗而神秘。牡丹是一位東方女性形象,以生命悲劇為底色,展示生命的力量,追求比她自己更健康、更旺盛的生命,達到靈肉合一的超越狀態(tài)?!都t牡丹》以“東風”般的魔力擊碎了有閑階級富麗堂皇的虛偽面具。

      如果說費庭炎之死使牡丹掙脫了枷鎖,金竹的去世卻對牡丹打擊巨大。金竹是牡丹的青梅竹馬,封建禮教打碎兩人的幸福,金竹為情憂郁而死。牡丹沖破倫理結(jié),來到金家吊祭亡靈?!八M入金家…看見了棺材,前面擺著亡人的照片,她的心猛跳?!跇O大的悲傷痛苦中,她一切都不在乎了……她那瘋狂般的哭泣,振動了整個靈堂?!盵6]296牡丹認識到生命總有一日會結(jié)束,塵世人生只有一次,所以必須趁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盡情地享受。她堅信“愛情是生命的花朵,花兒綻放出乎預料,沒有規(guī)律。哪里見到哪里采摘,賞花就在花開時?!彼o緊抓住人生不放,似乎要把人生的甜蜜擠到最后一滴。

      螺旋式上升模式的愛情達到化蛹成蝶的效果。世界是發(fā)展的,人生需要繼續(xù),愛情的一次失敗預示將有一個更高的起點。雖然重復著愛情,卻又在上升,而且結(jié)局美滿。牡丹與孟嘉、安德年之戀都以失敗告終,她尋覓愛情,又放棄愛情,兩段戀愛都是對自己“幽靈”身份的潛在拷問,始終渴望獲得超越,如同水用綿綿密密把讀者滲透。所以,讀者并沒有感到牡丹放蕩、淺薄,相反,那貫通一體的感傷情調(diào)時時敲打著讀者的靈魂,令讀者品味一顆孤獨而又苦澀的心。尼采認為, 一個人看到痛苦的深度等于透視生命的深度,在動態(tài)生存中追求力的彰顯和生命意志的肯定。牡丹被綁架象征情感的疏離,是精神世界的“失落感”,這是一種不單跟自己真正的存在或他人的存在隔絕,而且跟一切存在隔絕了的感覺,是最為深切的絕望?!吧礁F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牡丹對人生的絕望達到頂峰時,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圖景向她展開,傅南濤打開了牡丹“生命之窗”。傅南濤是一位拳師,不認識幾個字,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代表一種精神世界的原生態(tài),是自然生命“道”的存在。傅南濤才是她身體意識的真正拯救者,對她進行身體的“敞開”與“還原”。牡丹幸福地唱出:“我要為他生兒女,我的臉上有榮光。”[6]442尼采在《查拉斯圖拉如是說》里頌揚生命的意志力量:“生命自己曾向我說出這奧秘?!茨?’它說,‘我便是那必須永遠超越自己的’,向著那更高、更遠、更復雜的目標之沖動。”[15]

      作者以身體作為透視點,肯定了生育的力量,永恒輪回恰好證明了生命的不可摧毀,以及對生命超越的不可摧毀。牡丹是多情多才的女性主體?!扒橹蛔?維持宇宙,才之一字,粉飾乾坤”,牡丹的“情”與“才”架構(gòu)起文本生命符號矩陣和“情、欲、理”合一的哲學思想,完成牡丹由都市走向大自然的靈魂覺醒和生命超越。

      四、 結(jié) 語

      林語堂將生命的沉思和對生活的熱愛傾注到《紅牡丹》的創(chuàng)作上?!都t牡丹》是一部文化含量很高的文學作品,涉及社會制度、家庭倫理、風俗民情和審美價值等方方面面。20世紀的中國文學、文化處于弱勢地位, 所以模仿外國作品, 成了新文學運動的重要工作。林語堂的模仿如鹽化水,不露斧鑿痕跡,可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絕佳例子。通過生命的追求、死亡和符號矩陣等寫作方法展現(xiàn)出生命覺醒;通過顯性“雙姝”對峙和隱性“男性凝視”完成自我覺醒;通過牡丹的螺旋式愛情構(gòu)架和生命的不可摧毀完成生命超越。

      但是,林氏的創(chuàng)作并不是亦步亦趨的跟在勞倫斯的身后,一味的模仿?!都t牡丹》展現(xiàn)了其運思獨創(chuàng)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①《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以康妮的婚姻、與米凱利斯的外遇,和梅勒斯的愛情為介物,“三段式”展開故事情節(jié),情感的曲折度相對降低。牡丹與金竹、安德年、孟嘉、傅南濤的“多段式”戀愛不是單調(diào)地與不同男性的情感重復,而是精神螺旋形上升,每一步痛苦地掙扎都通往精神目標,“遠離人群,接近自然”實現(xiàn)文明對人性擠壓之后的自身靈魂覺醒,真正實現(xiàn)生命超越。②悲劇底色濃重?!恫樘┤R夫人的情人》只是輕描淡寫提到“赫伯特·查泰萊(老查泰萊男爵長子)陣亡了?!盵5]9沒有吊祭,沒有哭聲。《紅牡丹》中牡丹經(jīng)歷兩次“親人”死亡,丈夫和情人金竹。牡丹在丈夫喪禮上不哭和為情人金竹吊祭的越理痛哭形成互文性對比,突出悲劇底色和女性主體追求幸福的不易與艱辛。③勞倫斯咒罵工業(yè)社會的英國,林語堂卻對祖國文化持贊賞的態(tài)度。林氏作為中國作家,固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他喜歡道家,甚至對孔子也不反感。他是一位有很深西方文化背景的“中西貫通”式的學者和作家,一生傾慕“個性自由”,明顯源于西方文化,但在此精神追求中亦深刻融入了東方文化的因素。生存于“五四”新文化浪潮中的知識分子大多都有著很強烈的文化批判精神,林氏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自己的辨別與取舍。他注意到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一路行走,一路丟失珍貴的東西----失去了自我的單純與天真,成為物的奴隸,一切都被物牽著鼻子走。金錢與良知處于劇烈的沖突中, 處處是海市蜃樓的奢望,千絲萬縷的痛,人們享受著物質(zhì)生活的便利,心靈和精神卻被慢慢掏空。中國文化是時代的新力量,以人為本的信仰和智慧給予生命支點?!都t牡丹》采用生命情結(jié)、雙姝對峙和生命超越的寫作方式實現(xiàn)了生命覺醒、自我覺醒和靈魂覺醒,散發(fā)出東方“勞倫斯”的生命哲學魅力。

      [1] 林語堂. 拾遺集(下)[M]∥林語堂名著全集:第18卷.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81.

      [2] 王兆勝. 林語堂與勞倫斯[J]. 中國文學研究, 2003(4):91-97.

      [3] 林語堂. 無所不談合集[M]∥林語堂名著全集:第16卷.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3.

      [4] 杰姆遜. 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132.

      [5] 勞倫斯. 查特萊夫人的情人[M]. 趙蘇蘇,譯.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

      [6] 林語堂. 紅牡丹[M]. 張振玉,譯.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

      [7] 李莉莉. 運用“符號矩陣”解析《基輔怨》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J]. 外語學刊, 2016(1):142-145.

      [8] 格雷馬斯. 論意義:符號學論文集[M].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5:145-146.

      [9] 王兆勝. 閑話林語堂[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02:8.

      [10] 王兆勝. 天地人心[M].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06:3.

      [11] 陳千里. “女性同情”背后的“男性本位”:林語堂小說“雙姝”模式透析[J].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2):92-99.

      [12] 王紹舫. 《追風箏的人》雙線條蝶化模式哲學解讀[J].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89-92.

      [13] 程悅. 生命的真實與超越:勞倫斯在小說《虹》中表達的生命觀[J].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158-162.

      [14] 薩義德. 東方學[M]. 王宇根,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1999:1.

      [15] 尼采. 尼采文集:查拉斯圖拉卷[M]. 周國平,等,譯. 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5:31.

      【責任編輯 王立坤】

      Eastern Mapping of Life, Selection and Transcendence: Influence of D. H. Lawrence’s life Philosophy on Lin Yutang’s The Red Peony

      Wang Shao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It is analyzed that,TheRedPeonyby Lin Yutang provides a paradigm of emotional life, double-women’s confron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life embodying D.H. Lawrence’s life philosophy. Lin Yutang transplanted a paradigm of Lawrence’s life philosophy into his writing and added oriental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his own personal viewpoints and feelings. He created a spiral structure of love that encompasses life, selection and transcendence.TheRedPeonycontains the exposition of a charming life philosophy by the “D. H. Lawrence of the East”.

      TheRedPeony; life philosophy; eastern mapping

      2016-07-19

      2015年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L15BWW001)。

      王紹舫(1971-),女,遼寧營口人,沈陽大學副教授。

      2095-5464(2016)06-0757-06

      I 106

      A

      猜你喜歡
      勞倫斯林語堂情人
      林語堂:幽默藝術(shù)與快樂人生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8
      40年后《阿拉伯的勞倫斯》片頭為編劇正名
      電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探訪林語堂故里
      海峽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包袋如情人
      Coco薇(2017年2期)2017-04-25 20:45:01
      1940年林語堂短暫的重慶之行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7
      勞倫斯·許:我是個“造夢師”
      金色年華(2016年7期)2016-02-28 01:39:12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漢語世界(2015年1期)2015-12-28 11:05:24
      詹妮弗·勞倫斯大好時光
      電影故事(2015年47期)2015-09-06 03:55:21
      情人
      小說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3
      小情人
      小說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51
      禄丰县| 纳雍县| 额尔古纳市| 古交市| 横山县| 东城区| 和田市| 鹿邑县| 白城市| 浦江县| 三河市| 垣曲县| 石林| 嘉善县| 珠海市| 即墨市| 台南市| 保康县| 湛江市| 新竹县| 兴和县| 镇原县| 平果县| 宿迁市| 大港区| 泽库县| 金坛市| 雷波县| 七台河市| 花莲市| 逊克县| 庆元县| 永康市| 湖州市| 宜兴市| 茶陵县| 康乐县| 银川市| 辽阳县| 嫩江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