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活動的進一步推進。各學科的課改活動都在積極進行著。語文課改是高中課改的重要部分。新課改后的語文課程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改;教學;更新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課程目標是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考慮和設計的。語文教學的目標不應只停留在“知識”,“技能”這個技術層面上。語文要關注學科目標,更要關注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目標,即關注課堂上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時內心的靈動,關注學習時呈現出的態(tài)度與責任,包括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科學嚴謹的求知態(tài)度,寬容合作的人生態(tài)度等。下面就談談筆者對語文新課改的幾點思考。
一、教學觀念的更新
作為老師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高中語文課該教什么。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高中語文課到底是什么課?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協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搞題海戰(zhàn)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二、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高中生處于一個充滿活力,并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時期,他們生機勃勃,樂于探索。老師不能采用“填灌式”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強加給學生。老師應該設計—個輕松活躍的教學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無拘無束的學習環(huán)境。輕松、平等、和諧的語文課堂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語言的魅力。新課改的教材也較以往不同,其注入了新鮮文章,改變以往說教的面孔。北京某些地區(qū)使用的語文教材中也加入了網絡詞匯,響應了信息社會的發(fā)展?;钴S的課堂氛圍利于學生活躍自己的思維,敢于想,敢于說。老師在營造輕松活躍課堂氛圍時一定要保持親切的態(tài)度,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三、優(yōu)化教學結構,凸顯學生地位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結構,立足于教師的教,是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往往陷入一廂情愿的“填鴨式”“注入式”窠臼。以學生自主發(fā)展為本的課文課堂教學結構,必須立足于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因而,語文課堂教學結構的安排應把握好三個基本點:一是著眼于提高課堂效率;二是著眼于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fā)展;三是把學生學習過程中暴露的主要矛盾盡量在課內解決。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學生對于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而要喚醒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流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閷W習的真正主人。用“情感”為教學開道。夏丐尊曾經說過:“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彼越處熓紫纫獝蹖W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四、教學方法要“新”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們的教學方法也要靈活多變,推陳出新,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要沖破過去那些陳舊的模式,尋找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因此,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運用好“問題教學法”,創(chuàng)設魅力課堂?!皢栴}教學法”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教學出發(fā)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發(fā)現去激發(fā)其智慧的潛能,培養(yǎng)其強有力的內在學習的動機,即把作為人的本質創(chuàng)造精神引發(fā)出來。課堂的魅力在于一個新穎別致的教學設計,好的教學設計就像軍人的作戰(zhàn)方案,毛主席說過:不打無準備之仗,作戰(zhàn)如此,我們的課堂不也如此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能激發(fā)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使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因此,教師必須科學地設計問題,使學生發(fā)揮智力因素,以帶動他們的創(chuàng)造型思維。所以教學的魅力在教學設計的智慧里,我們應力爭使語文課堂有滋有味、有聲有色,而且是豐富的、靈動的、科學的、理性的。②運用好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新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部分第四條講到:要做好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其中特別提到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對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影響。很顯然,在當前的形勢下,多媒體設備進入語文課堂是必然趨勢,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改變過去課堂教學中“一張黑板,一只粉筆”呆板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可視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解決“量多時少”的問題。當然,多媒體的使用只是輔助手段而已,它是一種工具,工具是為人所用的,而不能讓人變成工具的奴隸,更不能把它當成裝飾門面的標志,尤其不能打著新課改的旗號,行形式主義之風。
總之,有人說,“新課改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想這是對的。語文老師應該把握正確的新課改方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吸取經驗,設計更好更符合素質教學的課程計劃。老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倡導自由、自主、合作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活躍的課題氛圍,設計多種教學方式,為語文教學增加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加強學生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塑造學生人文精神,讓學生學會人生規(guī)劃。我們作為語文新課改的實踐者,應該勇敢面對新課改可能會面臨的困難,積極尋求解決方法,推動新課改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德虎.農村高中語文新課改探索[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2,(8):106.
[2] 代巧玲.課標解讀――高中語文新課改重視誦讀回歸[J].學周刊:c,20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