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英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占據(jù)著半壁江山,但是其教學效率卻常常偏低,導致學生在寫作中總是處處碰壁。為此,本文將從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重視寫作過程、積累寫作材料這三個方面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展開思考,以資借鑒。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九年義務(wù)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yīng)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nèi)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guī)范、工整。初步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如何開展寫作教學,才能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將展開探究。
一、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開展作文教學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根本,作文是生活的局部體現(xiàn)。就這一點,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薄皩懽鹘虒W應(yīng)貼近學生實際……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方式寫作”……這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作文的發(fā)展方向。為此,教師應(yīng)該在課堂上多多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作文教學,比如在進行話題作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者熱點話題,讓學生就這些現(xiàn)象或者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在討論之余進行寫作,他們會牢牢結(jié)合實際生活,進行自我表達,從而提高寫作的真實性與可信性。
二、重視寫作過程,指導學生在寫作中觀察體驗
初中生的個人閱歷不同,認知情況不同,寫作水平的高低不同,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加強觀察,高度重視學生的寫作情況,對其加以耐心指導和細心分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思路。
例如,在人物描寫的訓練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人物的外貌特點與性格特征,教師請了一名學生作為本次寫作的人物,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將這名同學的個性特點和外貌特征加以詳細的描述。由于學生之間都是互相了解的,所以很多學生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都抓住了這一名同學的特征,寫得活靈活現(xiàn)。同樣的道理,要想訓練學生更好地描述事件,也可以采用這一方法。比如,訓練學生描寫一場比賽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場語文知識競賽,或者是在班級內(nèi)組織演講比賽、辯論賽等,要求學生作為觀眾細致進行觀察,真實、客觀地記錄下事件,同時要求參賽的學生寫下自己的心理感受。這樣一來,不同角色的同學獲得了不同的寫作訓練,他們在寫作中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體驗,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三、積累寫作材料,實現(xiàn)遷移運用
古語有云,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寫作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而在寫作過程中,只有不斷地積累寫作材料,并且加以遷移運用,才能真正使學生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飛躍。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加以積累,對所接觸的字詞、句子進行消化和吸收,并將其內(nèi)化為自身的寫作素材。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認清,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學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們的閱讀經(jīng)驗。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不能僅僅局限于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學會回答問題,還應(yīng)該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掌握閱讀中的表達方法,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強化和吸收,以便積累到自己的頭腦中,在適當?shù)臅r候?qū)崿F(xiàn)遷移運用。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句話很短,但是卻十分形象、生動,僅僅用了一個“偷偷的”和“鉆”,就將小草的生機與活力描寫了出來,而且運用擬人手法,展現(xiàn)了春天到來之后大地一片生機的景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詳細地講述,并引導學生將作者這種寫作手法加以積累。在后來的寫作訓練中,有的學生也借用了這一手法,運用擬人的寫作手法使寫作提升了一個檔次。
四、結(jié)語
古語有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能力是一項基本功,其提升的過程就又如冰凍三尺,并非一日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點滴的積累和改進提升。為此,語文教師應(yīng)該不斷強化寫作訓練,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關(guān)注學生寫作過程,并且加強學生的寫作積累,從而使學生寫作能力實現(xiàn)“量變——質(zhì)變”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提供實際的教學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李磊.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5(10).
[2]毛銳.學生互評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6(6).
[3]趙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15(3).
[4]韋秋曉.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yīng)用分析[J].新課程學習(下),201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