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昕
摘要:語言學習過程中,外語焦慮是影響學生外語學習效果的關鍵情感因素之一。通過了解外語焦慮及其表現(xiàn),可以找到應對外語焦慮的有效策略,以達到提高外語學習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外語學習;外語焦慮;應對策略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 二語習得研究已從教學方法的研究轉向對學習者特征的研究,即從“如何教”轉到“如何學”,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意識到第二語言的成功獲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本身。研究者們開始重視學習者個人因素的研究。他們不再只注重對學習者理性的認知功能研究,而開始重視對學習者非理性因素如動機、態(tài)度、焦慮等的研究。語言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不僅是學習者學習語言規(guī)則、參與語言交流的過程,而且是學習者不斷檢測自己的觀念、不斷經(jīng)受評價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壓力,會使學習者產(chǎn)生焦慮。外語學習與外語焦慮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充分了解外語焦慮并采取恰當?shù)膽獙Σ呗?,對外語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外語焦慮的定義
Horwitz(1986)認為,外語焦慮是“外語課堂學習中由獨特的語言學習過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對外語學習的看法、學習外語的感覺和學習行為等特殊的心理活動”。它是學習者在需要用外語進行表達時產(chǎn)生的恐懼或不安心理,是語言學習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 Horwitz 發(fā)現(xiàn),外語課堂學習焦慮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交際畏懼、考試焦慮和負評價恐懼。Gardner & MacIntyre(1994)對語言焦慮的定義是:與二語語境有特殊關系的緊張和畏懼感覺。目前研究者普遍認為,外語焦慮是與語言課堂學習有關的一種特有的復雜的自我形象、信念、感覺及行為。
二、外語焦慮對外語學習的影響
根據(jù)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焦慮是對自我的一種貶低的認知。過高的焦慮容易使人緊張慌亂、思維失常,極大地束縛其認識能力,因此,對外語學習過程、考試成績、交際能力、自尊心及自信心都有負面的影響。外語焦慮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焦慮程度越高,影響就越大。在外語學習中,學習者因為焦慮而產(chǎn)生緊張心理,造成較差的學習表現(xiàn),帶來挫敗感,增加焦慮程度,而增加的焦慮反過來又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外語焦慮對外語交際能力的影響較大,學習者在外語課堂上不敢開口說外語,尤其是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說外語感覺緊張,害怕出錯,上課回避回答問題,上聽力課的時候神經(jīng)緊張,往往聽一段錄音后不知道說的是什么,因而更加焦躁不安,以致無法集中精力聽錄音,這些都是外語焦慮引起的。焦慮既是導致外語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又是外語學習效率低下的結果。
三、外語焦慮的應對策略
目前我國外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在降低學習者外語學習焦慮程度上起著重要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注意觀察學習者的言行舉止,一旦發(fā)現(xiàn)有焦慮表現(xiàn),就應對癥下藥,采取措施,引導學習者克服焦慮,設法把學習者的外語焦慮降低至合適水平。
1.以學習者為中心,營造一個友好、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教師應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和課堂環(huán)境,以學習者為中心,滿足學習者的歸屬、自尊等心理需要,把外語學習中的威脅性、不安全性因素減小到最低程度。這不僅能降低外語學習的焦慮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習者身心健康發(fā)展。眾所周知,健康愉快的氛圍能化消極情感因素為積極因素,從而提高外語學習的效率。因此,我們應該在課上多注意觀察,多用鼓勵和表揚的話,少用批評的語氣。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學習者的語言焦慮增加,而相應的鼓勵和表揚則會降低學習者的語言焦慮,從而促進外語學習。
2.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信心,降低學習者的焦慮感,也能激發(fā)學習者主動學習的愿望。根據(jù)學習者興趣周期的特點,在課堂上適時組織一些互動式、合作性的活動,采用任務式、啟發(fā)式、練習式和復習式等方式,多設計一些鼓勵學習者參與的豐富多彩的練習和游戲,讓學習者更多地體驗輕松愉快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習者參與欲。Arnold (2000) 提出的合作學習法有利于降低焦慮。教師可要求學習者采用合作的方式,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模擬社會交往,交流思想,互相取長補短,為完成任務出力。學習者在小組交流中的焦慮情緒遠低于當著全班回答問題時的焦慮程度,而且在小組交流中,增加了聽說的機會,尤其是害羞、膽怯、內向的學習者能有更多的發(fā)言機會,促進交際。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和相互依賴有助于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激發(fā)更高的學習動機。合作學習法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同時照顧到學習者個人,是降低學習者外語焦慮的一個有效途徑。
3.完善測試評價體系
測試對語言教學有很大的反作用,很多學習者的外語焦慮產(chǎn)生于歷次的考試失敗。改革考試方法,建立能激勵學習者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已成為新的發(fā)展趨勢。評價體系應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則注重檢測學習者綜合運用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英語考試應著重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正確、合理使用語言的能力,并兼顧聽、說、讀、寫能力的考查;要體現(xiàn)新時期對語言技能的綜合要求,以求對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導向作用。
四、結束語
外語學習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智力因素,更依賴于情感因素。外語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習者的外語焦慮,要注意觀察學習者在課內外的言談舉止,善于發(fā)現(xiàn)學習者的各種學習焦慮現(xiàn)象,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他們的焦慮程度,從而達到提高外語學習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