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俄日
(青海省剛察縣三角城種羊場812399)
羊梭菌感染防治
索南俄日
(青海省剛察縣三角城種羊場812399)
羊梭菌病是養(yǎng)羊生產過程中的常見細菌病,防未病是控制本病的最好措施,干燥地區(qū)放牧和疫苗免疫是最好的防控手段;加強管理,防止寒冷應激可將本病的發(fā)病概率降至最低。
羊;梭菌;感染;防治
羊梭菌病是養(yǎng)羊生產中常見的細菌病之一,由于病原繁殖快,毒素毒力強,導致本病發(fā)病急,治療效果差,對生產造成較大損失。梭菌在羊上亞型較多,不同亞型感染后導致的癥狀和剖檢病變也有差別,常見的有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羊快疫和羊黑疫,下面就這些病癥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本病為D型魏氏梭菌感染腸道所致,由于病原在土壤或污水中大量存在,羊群在受污染地區(qū)放牧極易感染?;佳蛩篮竽I臟容易發(fā)生軟化,故又稱“軟腎”病,這也成為診斷本病的重要特征。
患羊感染后發(fā)病很急,突然出現四肢顫動,口水過量分泌,鼻液黏稠呈膠凍樣,磨牙,角膜無反射,無法走動或行走不穩(wěn),短時間內死亡。剖檢可見腸道呈急性出血性病變,尤其集中在空腸后段、回腸和盲腸口部位,有些嚴重病羊可能整個腸道都充血出血,心功能下降,心外包膜分離,充滿黃色液體和纖維素性蛋白,肺出血和水腫,皺胃中滯留大量飼料。
發(fā)現本病后立即將羊群趕至干燥的地方放牧。每年天氣轉暖前對羊群免疫羊腸毒血癥疫苗。根據發(fā)病特點,最好在夏初時不要急著搶食青草,多在青草遲發(fā)的地片放牧,秋末時盡量在草黃較晚的地片放牧。羊圈勤清糞,白天多通風曬日光,保持干燥,含水量大的青草或蔬菜盡量少喂,另外還要防止飼料突變,特別是由干草變?yōu)楣阮愶暳蠒r,由于適口性好,羊容易過食而發(fā)病。
本病是羔羊出生后多發(fā)的一種毒血癥,病原為B型魏氏梭菌,一周齡以內的羔羊多發(fā),表現劇烈腹瀉,大部分羔羊因為脫水而死亡。
本病潛伏期短,一般24~48h。病羊表現精神不振,不拱奶,糞便惡臭,有時伴有血便。由于梭菌產生毒素,導致患羊容易出現神經癥狀,四肢癱軟,無法直立,呼吸加快,口腔流出泡沫等。剖檢皺胃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小腸部位充血、潰瘍,潰瘍灶周圍常有出血帶,大腸出血,腸淋巴節(jié)腫脹。
患羊出現癥狀時,表明病原已經繁殖了一定數量,且毒素已經吸收,治療較困難。預防本病,每年秋季羊群一刀切模式全群普防B型魏氏梭菌疫苗。母羊產前21d再免,以提高產后母源抗體滴度。對于發(fā)病羔羊可采用抗生素灌胃配合鞣酸治療,防止過度脫水。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以皺胃出血性炎癥為特征的傳染病。最大特點就是 “急性死亡”,本菌是革蘭氏陽性的大桿菌,一般消毒劑都能殺死,但它能以芽孢的形成存在于自然界,芽孢抵抗力較強。本病主要發(fā)生在綿羊,發(fā)病日齡多集中在5個月到1.5年,消化道和傷口是主要的感染途徑。
患羊感染后腹部不斷膨脹,觸壓疼痛,共濟失調,隨著毒素吸收,體溫出現升高,采食量下降或絕食,大多數羊24h內出現衰竭而死亡。剖檢皺胃出血嚴重,胃腹側和幽門部位的黏膜出血尤為嚴重,甚至壞死,黏膜下組織水腫。胸腹?jié){膜腔部位有大量液體,暴露空氣中時很快凝固,心內膜點狀出血,膽囊腫大。尸體不及時剖檢會迅速腐敗。
羊快疫發(fā)病急,幾乎無治療時間,生產上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圈舍保持干燥,加強飼養(yǎng)管理,天氣突變時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寒性感冒,冬季舍外存儲的飼料要在飼喂的前一天晚上提前放入羊舍回溫。放牧為主的羊群早上盡量在日出后出牧,日落前收牧。每年定期對羊群普免疫苗2次,懷孕母羊產前1個月再做苗,以產生抗體并通過母乳保護羔羊。
本病以導致肝臟器質性病變壞死為特征,從而造成機體代謝功能下降而死亡。病原是B型諾維氏梭菌,綿羊和山羊都可感染,又叫傳染性壞死性肝炎。
本病和其他同類病癥一樣,發(fā)病急,基本無治療時間,大多在1d之內就死亡?;佳蚯捌跓o臨床表現,只是走路變慢,容易掉群,隨后出現獨臥,無法行走,呼吸加劇直至出現昏睡,最終死亡。由于患羊死后皮下靜脈嚴重充血,皮膚繼而表現暗紅色或紫黑色,故老百姓常稱 “黑疫”。肝臟高度腫脹,表面出現直徑1~4cm的凝固性壞死灶,近圓形,周邊有一圈充血帶,呈灰色或黃色,病健交界清晰,壞死灶切面呈半圓形,肝臟病變具有典型的診斷意義。
本病和肝片吸蟲的感染有一定聯系,預防本病首先應預防肝片吸蟲,再根據實際情況免疫接種黑疫疫苗。當羊群中出現疑似本病的羊時,應立即隔離并注射諾維氏梭菌血清抗體治療,健康羊群及時移牧至干燥區(qū)域放牧并緊急免疫。
羊梭菌感染是養(yǎng)羊生產的常見病,普遍共有特征就是發(fā)病急,治療時間短或根本無治療時間。本病重在預防,由于潮濕環(huán)境容易滋生梭菌,故羊群放牧于干燥地方可避免本病的發(fā)生,另外,寒冷是本病的誘因,冬季注意羊舍保溫,飼料回溫后飼喂,可大大降低本病發(fā)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