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
摘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應將立德樹人擺在學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教育的終極使命是引導學生成為好人,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意義,小學語文立德樹人顯性目標教學的一般步驟、隱性目標教學的一般步驟以及實施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育;核心素養(yǎng);必備的能力和品格
一、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意義
教育過程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小學語文教育主要應注意培育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理想世界的向往與想象,對人類、自然、宇宙的關切,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煥發(fā)出內在與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堅強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永遠不滿足于現狀的批判與創(chuàng)造的欲望。
然而,多年來,學校教育忽略了對學生必備品格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人格、道德、情感等方面出現了各種偏差和失誤,最終釀成了很多悲劇。教育過分關注學生的能力和才華,而忽視了品德,所以我們應將立德樹人擺在學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教育的終極使命是引導學生成為好人,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小學語文立德樹人顯性目標教學一般步驟
小學語文學科,我們應該從字、詞、句、段、篇,人類文化,人物情感,倫理道德等進行合理的引領;直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核心素養(yǎng)的必備能力(閱讀、思考、表達)和必備品格(自律、尊重、認真)得以良好形成,有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一)識字教學
案例一:《天地人》
部編教材小學一年級第一課《天地人》,撲面而來的就是六個楷體的漢字,孩子們眼前豁然開朗。
1.這樣的安排很有時代特色,漢語是母語,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讓學生愛上母語,愛上中國字,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拼音只是學習的輔助工具,稍微放在后面幫助學生更好學習。
2.編者匠心獨運,教材字體采用楷體,接近手寫體;生字有描紅,有助于學生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吨行W書法教育綱要》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學生系統接受文化教育的開端,是終身學習的基礎?!?/p>
3.通過學習兒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降低難度,有利于學生階梯式的進步。
(二)口語交際
案例二:袁娟老師教學口語交際《商量》:
圖圖今天過生日,想早點回家,但是他是值日,他找人商量換一下。開始時他對人不禮貌,別人不愿意;接著對方不方便,又該怎么辦呢,你能幫幫圖圖嗎?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圖圖順利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過生日。圖圖想媽媽給他買喜歡的小汽車作為生日禮物他又應該怎樣和媽媽商量呢?同學們幫助圖圖實現了生日愿望。圖圖接下來考一考同學們:1.向莉莉借的《西游記》沒看完,打算續(xù)借幾天;2.爸爸在看足球比賽,我想看《熊出沒》。
口語交際包括反思性的、形成性的、技巧性的。
1.小學低段的口語交際一般屬于反思性的。反思性的口語交際重點在于關照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表達,達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明白與對方商量時要有禮貌、不勉強、語氣溫和、說清楚。
2.核心素養(yǎng)的必備能力中善于表達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谡Z交際重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特別是交際語境下的表達能力。這應該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工程,因為現行的教材口語交際訓練脫離生活實際,選擇的話題不利于學生生活交際,缺乏實際運用能力。教者利用《商量》這一話題,很好選擇訓練點,具有良好的效果,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閱讀教學
案例三:周進老師教學《女媧補天》:
一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女媧煉石用了五天五夜,時間好長喲;周老師不失時機的提問:女媧在五天五夜中干了些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多方面、多層次回答;感受到了女媧不怕困難,認真負責的品質。
閱讀教學是從多方面、多維度、多層次訓練學生能力和品格的有效方法。
1.衡量一堂好課的標準不是看教師教學設計的順利推進,而是看學生的心智成長。學生在閱讀中自然或不自然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應該是最接近學生生長點的東西,更是課堂急需處理的問題。教者敏銳的捕捉并全力發(fā)掘深層次的內核,達到了訓練學生的能力和提升品格的效果。
2.女媧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艱苦的條件下仍然堅持不懈的工作,讓學生明白了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為民造福的道理。從而建立起嚴格的自律和做事認真兩方面的優(yōu)秀品格,這正是核心素養(yǎng)中必備的品格。
三、小學語文立德樹人隱性目標教學一般步驟
有一類課文主要內容反映客觀事實和規(guī)律,表面看好像不包含價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觀現實、揭示客觀規(guī)律的過程中同樣蘊含價值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善于發(fā)現教學內容背后的價值因素,發(fā)掘出來,形成價值目標。
(一)古詩詞
案例一:《詩經·采薇》
當我即將離開家鄉(xiāng),遠赴疆場的時候,春風吹拂、楊柳依依,我還看到了……
(年邁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
(依依不舍,眷戀親人)
當我數年馳騁疆場,身經百戰(zhàn),九死一生回到故鄉(xiāng)的時候,北風呼嘯,大雪紛紛,我還看到了……
(父母作古,弟兄失散,妻子改嫁……)
(肝腸寸斷,憎恨戰(zhàn)爭)
古詩詞因為字數有限,雋永含蓄,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需要教師將隱性的價值目標及時的予以補充,提高學生素養(yǎng)。
1.讀詩意,悟詩境,品詩情。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走近詩歌最本真的東西,而不是認為的去肢解。
2.“楊柳依依”、“雨雪霏霏”這兩個場景背后隱藏了很多有價值、又必須挖掘的東西。離家遠赴戰(zhàn)場之時,家人送別,柔情似水;九死一生,終于回到家,但是作古的、白頭的,唏噓悲痛。
3.在構建和諧社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之時,讓學生品悟出珍愛和平的重要性,這是必須訓練的必備品格。
(二)說明文
案例二:《新型玻璃》
1.朗讀課文,思考:
⑴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⑵課文清晰地給我們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紹時使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2.出示自學指導
①朗讀課文,小組討論: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②畫出課文在介紹五種新型玻璃時所使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3.學生自學
4.檢查自學情況
⑴小組匯報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⑵說說介紹五種新型玻璃時所使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5.當堂訓練
將自己最喜歡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也可以是課文中介紹的)的特點、作用等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并講述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6.小結:
學了課文后,有什么感觸?
說明文閱讀方法是指導學生抓要點,了解說明方法;還應理出隱性的價值目標。通過認識新型玻璃,了解迅速發(fā)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積極性,為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進步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訓練學生的責任意識。
四、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學的基本途徑
充分挖掘教材中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要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要進入學生的道德和精神世界,要進行有機的價值引領。
能力和品格是人的兩種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進行立德樹人教學,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2015.4:138-143,334-33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9.
[3]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17.7:12—30,116—123.
[4]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2014.12:148,378.
[5]人民網 人教教材培訓網 樂教樂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