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航
摘要:高職院校的管理應該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按照時代的要求來治理,實現(xiàn)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結合,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使學生盡快過渡成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的各個行業(yè)發(fā)展做出奉獻。
關鍵詞:高職學生;人性化管理;制度化
高職院校屬于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年為我國提供大量的技術類人才,是我國國民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趨勢十分迅速,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學生名額也不斷增多,高職院校在其中需要擔負的責任也就越大。對高職學生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高職教育的發(fā)展和辦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對高職學生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性化問題的討論必不可少。
一、什么是高職院校的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一)制度化管理
所謂制度,就是眾多已經被制定出來的、合乎法律標準和道德倫理的規(guī)范。制度的核心特征則是對制度化所管理的對象采取手段例如鼓舞對象或者懲戒對象等,從而使得被管理對象能朝著已經預設好的方向去發(fā)展和進步。所以歸納而言,高職院校管理中的制度化則是指,學校運用精準的規(guī)則規(guī)范對組織內部進行協(xié)調和控制,避免各種混亂現(xiàn)象等,保證學生行為的一致性。
(二)人性化管理
歸根結底,人才是組織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組織管理中,如果想把團體搞好,就必須從組織的每個人出發(fā),而從人出發(fā),也就是從人的特點出發(fā),從人性出發(fā)。監(jiān)管主體需要時刻貫徹人本觀念,使得個體相對于只是被迫遵守制度,更樂于去主動改造。在高職的學生管理事務中,高職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迎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去進行管理。為他們提供適合年齡段的學習空間,在生活中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學習中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們主觀能動性得到很好發(fā)揮。
二、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關系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好比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制度化管理在高職管理中是基礎,但需要依靠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進行。制度化的管理要求學生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按照學校的統(tǒng)一規(guī)定朝著基本方向去發(fā)展,而人性化的管理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交流溝通,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fā)展。如果只是注重人性化而忽略制度化的重要性,很容易導致雜亂無章的現(xiàn)象,管理無嚴肅性可言;而以制度為平臺的管理上實施人性化,才能將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使學習教育更好地運轉。
高職學校在管理學生的時候,要遵守這么些原則:一定要對大多數的學生進行激勵,少部分的學生進行約束。因此,高職所制定的對學生的規(guī)章制度一定要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認可,與多數學生形成共識,是制度執(zhí)行者積極的感受自己的職責與義務,并自覺遵守,而不是消極地執(zhí)行與服從。在學生管理制度的執(zhí)行過程中,所有人員包括班主任、輔導員、或者宿管等其他管理的人員都應該把握適度的原則,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應該只是機械地去執(zhí)行,要保證管理的靈活性。具體問題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要充分地考慮到當時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在感情上尊重學生、信任和理解學生。
三、當前高職管理所出現(xiàn)的系列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生產水平提高,市場對普通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大,這導致高職學校的不斷擴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學生越招越多,管理制度上也難免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多高職院校都普遍存在,主要有著以下表現(xiàn):
(一)由于市場激烈的生源競爭,導致學生基礎素質相對較弱。社會上市場的需求增大,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也增多,所以高職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對招生這一板塊設置的門檻大大降低,或者基本上不設門檻,身體素質和道德素質良莠不齊,對學生的素質基本不進行篩選,來者不拒。這給高職的管理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二)家長認知程度普遍較低。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進入高職的學生,很多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他們對子女的教育認知程度低,在子女的學習上要求不夠嚴格,對于學習能力低的子女,父母普遍抱著有一技之長的立足于社會的想打,將子女送進高職院校。這導致很多高職學生不思進取,在對待學習上態(tài)度散漫,無法安心地主動地去學習。
(三)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多高職學生都是考場的失意者,因此在進入高職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有著發(fā)自內心的自卑感。同時網絡上很多不良信息的傳播、社會上負能量的影響,很多學生年少無知,同時法律觀念淡薄,容易出現(xiàn)曠課、逃學、斗毆、吸煙甚至觸及法律的現(xiàn)象。因此,高職院校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通過制度對學生進行約束,同時帶動學生自動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如何充分將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在高職院校中落實
(一)管理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原則
作為新時代的高職院校管理員,應該盡力創(chuàng)造一種開放、平等的環(huán)境。在對學生人性的客觀審視的同時,也要意識到精神作用的重要性。在使學生遵守高職院?;疽?guī)章制度的前提下,也應該注重人性關懷層面,要關注學生的思想,認清他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同時將主動權適當地放還給學生。管理者一定要意識到,管理不是一種理性工具,而需要變被動為主動的管理。學生的積極性得到發(fā)揮,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好地進行。
(二)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
高職管理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師生之間的溝通不良。組織中的溝通不良總體而言主要來自這兩個方面:一個是從上到下的溝通障礙,在高職院校中體現(xiàn)為從管理者到學生的溝通障礙;另一個則是從下到上的溝通障礙在高職院校中體現(xiàn)為從學生到管理者的溝通障礙,當向下溝通障礙出現(xiàn)問題,也就是從學生到管理者的溝通出現(xiàn)障礙時,容易出現(xiàn)信息膨脹效應。當傳遞的環(huán)節(jié)增多,就更容易出現(xiàn)膨脹和歪曲現(xiàn)象,向上的溝通也就出現(xiàn)壓縮效應,導致的結果是:當出現(xiàn)好消息時消息會向上報,而壞消息則被下層過濾掉。結果導致上層管理者不難以下情,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對管理者來說,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十分重要。
高職院校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做到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這樣才能與學生在情感和思想上產生共鳴。經常對學生給予贊許和鼓勵,這樣學生的管理者才能從一直以來的權威角色轉化為學生的朋友和親人。不依靠輩分和權威的壓制,在心理上和學生實現(xiàn)平等,才能使師生相互信任,互相接納,實現(xiàn)師生之間更好地溝通。
(三)科學激勵手段的運用
通過實踐經驗整理判定,高職生的各項改造需求滿足過后,才能順勢提高自主學習的動力與興致。由此可見,科學的激勵手段在學生學習中的運用是很重要的。心理學中羅森塔爾效應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在生活和學習中受到老師關心和幫助、并且能感受到老師對自我的熱愛,他就能有所發(fā)展。教師的期待和熱愛對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激勵作用,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能樹立自信。當學生有了自信之后,才會想要去嘗試新的領域,才能加快的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才華,在未來的各個領域才更加容易獲得成功。但同時也應該注意激勵的時機的選擇,不能盲目運用激勵,對待學生應該保證學生始終保持著足夠的前進動力,根據學生情況不同的需要,分別來選擇適當他們的激勵時機。
同時,也應該注意制度合法化的問題,制度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而制定的,所以制度的合法化很重要,合法才能保證學生的權益。而且在實施過程中,要讓盡可能多的教職工都參與進來,而不是單單依靠專職的學生工作者。
參考文獻:
[1]楊彤:《高校管理人性化探討》,邵陽學院學報,2005 年。
[2]趙鵬飛:《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