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興閣 孫寶文 蘇福河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68-01
現(xiàn)以人教版八下配套教參,對課文里"動手動腦學物理"機械能題的參考答案簡述如下淺見,用以跟同行交流,并期望得到各位師長指教(因受篇幅所限,題的內容請參看課文)。
說明:⑴我們建議能量要說"多或少"、不說"大或小"。⑵我們用如圖1所示高≈3cm、寬≈4cm、底邊長≈7.5cm自制楔形體,配上鐵和鋁圓柱體、推動一盒新火柴做功安排學生實驗:①先測圖⑴~⑶3組數(shù)據(jù);②圖⑷~⑹供分析"決定Ek多少的因素";強調學生關注"圓柱體在桌面上推動火柴盒做功前υ的大小和圓柱體的m";③圖⑺~⑼供分析"決定Ep多少的因素":引
導學生著眼"圓柱體在斜面上所處的h和圓柱體的m"對火柴盒做功多少的影響。
⑶我們雖然測取了3組數(shù)據(jù),處理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有異,這對學生"學習信息處理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等,教學效果頗佳。
課本p70:"動手動腦學物理"共編寫5道題:
1題教參答案:自行車的速度越大動能就越大,剎車阻力相同時,剎車需要的距離就越長,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所以騎自行車時速度不能太快。
我們解釋為:當騎車人(的質量比車大得多)和車的質量一定時,自行車的速度越快,人和車具有的動能就越多,剎車時克服阻力能夠做的功就越多:當剎車阻力相同時,車停下來需要移動的距離就越長,車就越不容易停下來,很容易造成傷害事故,所以騎自行車時速度不能太快。
2題教參答案:(1)汽車在運動,具有動能;注:通常"地面重力勢能視為0j";(2)吊燈在高處,具有重力勢能。(3)"在空中""飛行"分別說明飛機具有重力勢能和動能。(4)拉開的彈弓發(fā)生了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
3題教參答案:扔出的饅頭由于具有慣性,與火車運動的速度相同,速度越大,動能越大,所以能把人砸傷。
我們解釋為:扔出的饅頭由于具有慣性,與火車運動的速度相同,速度很大動能也多,能夠做的功就越多,所以能把人砸傷。
4題教參答案:以行走的牛和飛行的步槍子彈為例,行走的牛盡管質量很大,約是子彈的105倍,但速度較小,動能并不大;飛行的子彈盡管質量不大,但速度很大,約是行走的牛的103倍,動能是行走的牛的幾十倍。可見,速度對動能的影響比質量對動能的影響大。
我們給出解釋:高中物理你將會學到:動能的表達式是Ek=(1/2)mυ2!它"跟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可見,速度對動能的影響,要比質量對動能的影響大得多。這是交通運輸中的"限速"的最重要的理論依據(jù)之一。
5題教參答案:水庫中水的重力勢能大小與水的質量和高度有關,雖然迪克桑斯大壩比葛洲壩攔河壩高,但我們并不知道水庫中水量的多少,所以不能簡單地得出結論。
課本p74:"動手動腦學物理"共編寫4道題:
1題 教參答案:過山車下降時速度越來越大,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上升時速度越來越小,動能轉化成重力勢能。我們認為:
⑴由一種形式的能變成另種形式的能叫"能的轉化";能的形式?jīng)]改變,能從一個物體傳給另一個物體叫"能的轉移"。⑵能的轉化或轉移的多少或數(shù)量叫"能量"。⑶我們用帶溝槽的鋁合金自制學生用的教具如圖2上;在示意圖標上字母,便于學生敘述。
2題教參答案:用力向下拋出乒乓球,使球拋出時具有一定的動能。根據(jù)機械能守恒,乒乓球彈跳到原來的位置時仍有一定的動能,還能繼續(xù)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等于乒乓球拋出時的重力勢能與動能之和,因此能使乒乓球彈跳到高于拋出時的位置。還可以向上拋出乒乓球,理由相同。
我們強調:開始不論用力向下或向上拋乒乓球,都是人要對乒乓球做功、增大乒乓球離開始手時的機械能,使乒乓球能夠轉化為更多的重力勢能,致使乒乓球能夠反彈跳到高于拋出點的位置。
3題教參答案:物體在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當與蹦床將要接觸時具有一定的動能。物體與蹦床面接觸后,床面發(fā)生彈性形變,物體的動能轉化成蹦床的彈性勢能,當床面達到最大形變時彈性勢能最大,物體的速度為0,動能最小。床面在恢復原狀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成物體的動能。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注:物體應改為"運動員"!
4題教參答案:罐子滾下斜面后會再沿斜面向上滾動。開始時,罐子和鐵塊在重力作用下都將沿斜面向下運動。向下運動時,罐子滾動,鐵塊沿斜面向下做直線運動且相對罐子靜止。由于罐子和橡皮筋捆綁在一起,在罐子和鐵塊的共同作用下,橡皮筋會被卷緊,它的彈性勢能持續(xù)增加。當橡皮筋卷緊到一定程度時,整個裝置的運動速度將會減小。當罐子和鐵塊的動能全部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時,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橡皮筋要恢復原狀,其彈性勢能會轉化為罐子的動能,所以罐子會再沿斜面向上滾動。我們的教學要求有:
⑴先答現(xiàn)象;⑵解釋原因:①整個裝置在坡頂具有重力勢能。在重力作用下罐體沿斜面滾動下降,鐵塊沿斜面平動下降(或"鐵塊沿斜面跟原來平行下降"),因為皮筋跟罐捆綁在一起,致使皮筋發(fā)生扭轉形變,在罐體和鐵塊的共同作用下,皮筋會被卷緊,下滾時整個裝置的動能將逐漸減少、將動能轉換成皮筋的彈性勢能;橡皮筋的彈性勢能將會持續(xù)增加,當它們的動能都轉化為皮筋的彈性勢能時,整個裝置就靜止;②當皮筋恢復原來形狀時,皮筋的彈性勢能將會轉化為它們的動能,結果罐又能反轉爬坡、將彈性勢能轉化成重力勢能;③依據(jù)機械能的轉化規(guī)律,罐子就能夠下滾上爬、多次重復!⑶自制這套裝置很簡單,內部如圖3所示,供學生隨堂實驗十分方便。
因受篇幅所限不再贅述。向提供圖片和提出很好修改建議的王秀峰高級教師致謝!以上謬誤難免,敬請各位師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