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善惡失衡的世界
      ——《歐奴諾可》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2017-01-23 16:33:49鄭偉
      關鍵詞:奴隸倫理小說

      鄭偉

      凱里學院 人文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00

      善惡失衡的世界
      ——《歐奴諾可》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鄭偉

      凱里學院 人文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00

      歐奴諾可;

      文學倫理學;

      倫理身份;

      人性因子;

      野蠻因子

      近代早期英國著名女作家阿芙拉·班恩的小說《歐奴諾可》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善惡失衡的世界圖景。從文學倫理學的角度看,小說借助于歐奴諾可這個深陷倫理悖論的角色塑造,向我們描繪了查理二世時期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野蠻和罪惡。在金錢的刺激下,他們血脈中的盎格魯-撒克遜野蠻因子被喚醒,最終失去人性而變得與獸類無異。這部作品告訴人們:如果人類的意志不加控制,最終喚醒的只能是人性中的殘忍一面,而絕不是什么“自由的倫理”。此時資產(chǎn)階級剛剛確立其統(tǒng)治地位,而班恩卻從倫理層面對尚處于上升時期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展開批判,發(fā)人深省,這是該小說的進步意義之所在。

      作為英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職業(yè)女作家,阿芙拉·班恩被視為女性主義的偶像和先驅(qū)?!懊恳晃慌宰骷叶紤撛诎喽鞯膲災骨矮I花”[1],弗吉尼亞·伍爾夫這句被廣為引用的評價給班恩披上了神圣的光環(huán),死后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國名人祠”的榮耀更是奠定了班恩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班恩最早進入中國學界視野始于1946年李儒勉翻譯的《英國小說概論》。該書作者普萊斯特利教授對班恩在小說敘事領域的開拓性貢獻有很高的評價:“女人也試寫傳奇,一位女的,亞第·拉斌太太(Mrs Aphra Behn)在她的《歐奴諾可》(Oroonoko)與《薄情女》(TheFairJilt)里曾經(jīng)擺脫了美好的名字與冗長的演說的模糊境界而漸漸接近實際。”[2]實際上,班恩的《歐奴諾可》雖然存在散文小說的痕跡,沿襲了英雄傳奇的故事傳統(tǒng),但小說中的現(xiàn)實主義因素與虛構(gòu)主義的成功結(jié)合已經(jīng)顯示出現(xiàn)代小說的特征,“只是西方一些學者并不愿意把創(chuàng)作第一部具有現(xiàn)代意義小說的功績封給阿芙拉·班恩”[3]。如果批評者單純以現(xiàn)實主義角度闡釋《歐奴諾可》,糾結(jié)于班恩是否去過蘇里南,以及小說中有關非洲、美洲的環(huán)境描寫的真實性和材料的來源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就會像亞當·希爾斯認為的那樣犯前提條件缺陷的錯誤。[4]事實上,女性作家、黑人王子、高貴的奴隸等因素很容易引起后學語境下批評家的注意,使其關注度在20世紀中葉以后的英美學術界不斷上升。D.Hughes認為:“《歐奴諾可》中涉及的奴隸制、殖民主義、種族、階級、性別、政治哲學、經(jīng)濟史等諸多元素,甚至在整個十八世紀的英國小說中都鮮有能與之相提并論的作品,因而獲得了當代研究者極大的關注,對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意識形態(tài)或思想性的解讀都應該取決于對該作品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理解程度。但很顯然,該小說的形式及其復雜的藝術技巧卻未引起批評家較多的關注?!盵5]實際上,《歐奴諾可》中的奴隸制、黑人身份與女性問題均可看作倫理問題。如果我們從文學倫理學的角度重新審視這部小說,不僅可以將以往研究者關注的諸多分散問題整合起來,而且對理解該小說的歷史意義和價值也有新的幫助。聶珍釗認為:“文學倫理學批評是一種從倫理的立場解讀分析和闡釋文學作品、研究作家以及與文學有關問題的研究方法,它認為文學是特定歷史階段倫理觀念和道德生活的獨特表達形式,文學在本質(zhì)上是倫理的藝術?!盵6]本文擬立足于文學倫理學的批評方法,分析《歐奴諾可》由于倫理身份變化造成的悲劇,并探討英國殖民者因獸性因子膨脹導致人性喪失背后的倫理動因,以凸顯班恩對復辟時期英國民眾野蠻特性的反思所包含的豐富倫理學意蘊。

      一、歐奴諾可的倫理身份與行為困境

      小說《歐奴諾可》的主人公歐奴諾可原本是西非科拉曼丁部落的王位繼承人,他作戰(zhàn)勇敢,屢獲戰(zhàn)功,以一己之力捍衛(wèi)著部落的安全,在戰(zhàn)爭中擒獲很多戰(zhàn)俘。班恩筆下的這個“歐奴諾可”是歐洲文學史上“高貴的野蠻人”形象的起源。E.L.Steeves認為:“高貴的野蠻人作為文學形象出現(xiàn)在文藝復興時期,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期尤其常見?!盵7]莎士比亞筆下的奧賽羅是此類形象的代表。但班恩筆下的歐奴諾可與奧賽羅相比更加完美,他從外貌到品德幾乎沒有什么缺點。班恩以充滿傳奇色彩的語言描寫了“黑王子”完美的身材與長相:“他個子很高,體型之勻稱到了極致。即便是最為完美的雕像也不能與王子的形象媲美。一張有如烏檀的臉龐,像是擦亮的黑玉,膚色不像他的族人那樣是棕色或黑銹色。一雙眸子更是異常深邃、不怒自威,像雪一樣潔白的眼白兒與牙齒相得益彰?!盵8]15除了膚色以外,王子在外貌上具備和歐洲人相同的特征;在文化上更加顯示出和西方的親近。王子的老師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法國人。在他的教導下,王子不僅精通英語和法語,而且對古羅馬人的功績非常崇拜??傊?,“王子在天性上沒有一丁點的野蠻,他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明其一定在歐洲某個宮廷受過良好的教育”[8]15。

      王子在文化上與其自身民族的錯位并未引起矛盾,真正使王子面臨危機并導致其命運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因素是其倫理身份的變化。這具有必然性。因為“幾乎所有倫理問題的產(chǎn)生往往都同倫理身份有關”[6]。王子是靠戰(zhàn)功取得王位繼承權(quán)的。老國王盡管妻妾成群但沒有后代。歐奴諾可在他剛剛能拿得動弓箭的年齡就被帶到戰(zhàn)場上接受軍事訓練。由于王子天生善于習武,而且又得到一位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軍——依默恩達父親的指導,他在17歲時已經(jīng)成為卓越的指揮官和戰(zhàn)場上最為勇敢的戰(zhàn)士。在一場戰(zhàn)斗中,老將軍替王子擋住了飛來的箭,拯救了他的性命,王子因此接替了將軍的位置,經(jīng)過兩年的戰(zhàn)斗最終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回到宮廷的歐奴諾可獲得了老國王的信任并獲準稱呼國王為爺爺,二人盡管沒有血緣關系,卻在稱呼上體現(xiàn)了家庭倫理的秩序。

      出于對依默恩達父親救命之恩的感念,王子決定將戰(zhàn)場上獲得的奴隸當作禮物送給依默恩達,兩人一見鐘情,很快就成了戀人。按照科羅曼丁當?shù)氐娘L俗,男人是允許三妻四妾的,但王子決定只娶依默恩達一個人。然而老國王垂涎依默恩達的美貌遂將其霸占。此時歐奴諾可的倫理身份就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他的心上人依默恩達在某種意義上就變成了王后,而將其占有的人既是國王又是自己的爺爺。這就給王子試圖重新奪回依默恩達帶來了弒君和弒親雙重禁忌的倫理障礙。歐奴諾可對自己與老國王身份關系的認同,是他在拯救依默恩達的過程中無能為力的根本原因。王子打獵歸來得知依默恩達已經(jīng)被國王強行帶進了后宮,其憤怒像風暴一樣強烈,以至于瘋狂地用拳頭擊打自己的身體。王子之所以自虐,是因為他陷于強烈的倫理悖論中不能自拔、無從選擇。這與哈姆雷特為父復仇所面對的倫理困境是一樣的。只不過哈姆雷特的“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顯示出的是他的猶豫、延宕和軟弱,而歐奴諾可在面對同樣的困境時,他的感情則是外顯的。他瘋狂的自虐行為與哈姆雷特的內(nèi)斂形成了鮮明對比,但都是主人公不能解決倫理兩難問題而導致的悲劇。依默恩達被賣給奴隸販子是因為歐奴諾可沒有采取任何營救行動,即便是得知她已經(jīng)被賣作奴隸,王子也只有深陷于悲哀和痛苦之中,沒有一點辦法。歐奴諾可情感主義的倫理情愫造成了他性格中懦弱的一面,也使他變成了情感上的巨人和行動上的矮子。

      歐奴諾可倫理身份或角色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是他對榮譽的特殊認識。王子跟隨來自法國的教師學習人文知識?!八谀抢飳W到如此多的關于人性的知識。同時也賦予了其完善的人格。他懂得了靈魂真正的高貴所在,也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榮譽和純粹的無私。”[8]14王子將榮譽視為男人的最高責任,其對榮譽的重視決定了他必然不會殺死老國王而做出違背倫理的行動。這就為其后來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王子中了白人的奸計被脅迫到蘇里南,他失去了原來的名字,被命名為凱撒。班恩顯然賦予了王子以古羅馬帝國凱撒大帝一樣的至高榮譽,但他此時的身份是低賤的奴隸。在動員黑人團結(jié)起來進行反抗的演說中,歐奴諾可認為起義是符合倫理道德的正義行為,他大聲疾呼:“受苦受難的同胞們,為什么我們要做素不相識的異鄉(xiāng)人的奴隸?他們豈是在戰(zhàn)爭中正大光明地戰(zhàn)勝了我們?難道他們是在令人尊重的戰(zhàn)斗中戰(zhàn)勝了我們么?倘若如此的話,即便是做奴隸也不會使任何一顆高貴的心憤怒,更不會讓任何一個戰(zhàn)士的靈魂發(fā)狂?!盵8]62歐奴諾可在演講中多次將戰(zhàn)爭與榮譽、高尚聯(lián)系起來,認為只有通過公平戰(zhàn)爭的形式成為奴隸才是符合倫理規(guī)范的。對此,我們不能僅僅用道德的立場對歐奴諾可進行簡單的評價。我們要上升到文學倫理學的高度,即不僅要評價歐奴諾可贊揚戰(zhàn)爭、認可買賣奴隸的事實,更要走進歷史現(xiàn)場探索王子對奴隸制度的矛盾認識產(chǎn)生的具體原因。在歐奴諾可所處的時代,西非部落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那時的倫理道德觀念確實是將戰(zhàn)爭的勝利看成是男人的至高榮譽。而擁有奴隸僅僅是被當作榮譽的象征,當然有時也可以買賣,在戰(zhàn)場上俘獲的奴隸越多,男人的榮譽感就越強烈。王子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為了報答依默恩達父親的救命之恩,將150個奴隸當作戰(zhàn)利品送給依默恩達即是典型的例子。當然,這些奴隸在西方殖民者來非洲販奴之前如何被處置,班恩在小說中并未提及。不過,我們從王子的演講中可以間接了解到非洲部落的奴隸制是建立在公平?jīng)Q斗的倫理規(guī)范基礎上的,并非英國殖民者那樣使用陰謀詭計。當然隨著英國奴隸販子的到來,獲勝的一方也可以選擇將戰(zhàn)俘賣給他們牟利。這樣,殖民地和商業(yè)資本下的現(xiàn)代奴隸制就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而帶給非洲人民的只能是更加巨大的災難。商業(yè)資本追逐的是利潤最大化,奴隸販子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不惜采取誘騙的方式將歐奴諾可及其仆從押運到蘇里南為奴即是最好的證明。

      歐奴諾可認為通過戰(zhàn)爭成為奴隸是合法的,他反對的是采用陰謀詭計的方法將別人變成奴隸。有些讀者對此很不理解,他們讀到小說中那些原來被王子賣到蘇里南的奴隸在見到王子以后不但不記恨他,反而一如既往地尊敬有加,會覺得黑奴為何如此愚昧。但如果我們走進倫理現(xiàn)場就可以理解這種今天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行為。在當時的歷史和道德情勢下,通過雙方都認可的戰(zhàn)爭形式成為奴隸實際上是合情合理的,反之則不合理。所以王子在演說中說:“他們因為干了強奸、謀殺和偷竊的勾當被驅(qū)逐出來,現(xiàn)在搖身一變成了我們的主子?!麄兩砩蠜]有一丁點兒人類的道德,簡直是邪惡之極的畜生?!盵8]62王子宣稱在蘇里南進行的反抗行為是完全合乎倫理道德的,所以他才不遺余力地反抗。然而,后來因為黑奴的懦弱和不團結(jié)最終以失敗告終。高貴的王子受到了當眾鞭笞的懲罰和侮辱。士可殺不可辱。這種懲罰與王子的榮譽意識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王子的高貴的倫理身份與現(xiàn)實境遇由此就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成為王子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抗爭的直接原因。

      最終王子制定了殺死依默恩達—復仇—自殺的行動計劃。歐奴諾可放棄了對白人殖民者的幻想,決定以必死的決心進行反抗。依默恩達也坦然接受了王子的計劃,甘愿死在他的刀下。王子的這一殺戮行為是在強烈的憎恨和榮譽受到極大侮辱的非理性境遇下實施的,但是他沒想到自己觸犯了人類最大的倫理禁忌,并帶來嚴重的后果。歐奴諾可殺死依默恩達以后就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他捶胸頓足,發(fā)出像野獸一樣的嚎叫,呼喊著她的名字,他本想掙扎著去復仇,但巨大的痛苦戰(zhàn)勝了憤怒,使他喪失了行動能力。這種觸犯倫理禁忌帶來的痛苦和自責與希臘悲劇中俄狄浦斯王殺父娶母的痛苦同樣強烈。歐奴諾可就這樣躺在依默恩達的尸體旁邊不吃不喝地度過了8天時間,到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虛弱至極,像是在疾風中搖擺的樹枝,只能束手就擒被凌遲處死。

      歐奴諾可強烈的倫理意識,使他自始至終處于恐懼之中。王子的倫理意識決定了《歐奴諾可》這部小說的倫理性質(zhì)。歐奴諾可沒有殺死老國王的時候,暫時逃脫了倫理的悲?。坏撬跉⑺酪滥鬟_以后,最終卻犯下了弒妻的倫理禁忌,其道德恐懼也達到了頂點,最終使他悲痛欲絕,接近瘋狂。不過,我們應該看到,造成歐奴諾可陷入倫理困境的原因,并不像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那樣來自他們自身的性格缺陷,而是罪惡的奴隸制。如果沒有滅絕人性的殖民者慘無人道的統(tǒng)治和不講信義的行為,作為一個擁有高尚品德和道德感的王子,絕不會弒妻以釀成人間慘劇。

      二、人獸因子的失衡與奴隸制的罪惡

      《歐奴諾可》中的地點設置在西非的科拉曼丁和美洲的蘇里南,將兩地聯(lián)系起來的紐帶即為奴隸制。17世紀歐洲國家的奴隸制與古希臘、羅馬的奴隸制完全不同,也與非洲本土存在的奴隸制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歐洲的奴隸制源遠流長,源于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認為,奴隸從起源上可分作兩類:一類是天生的奴隸,因缺少理智只好聽憑有遠見的他人支配,非希臘人便是這種天生的奴隸;另一類是后天的奴隸,戰(zhàn)爭暴力使然,強者為主,弱者為奴。亞里士多德將奴隸視作“一種有生命的財產(chǎn)”,“一種有生命的工具”,把主奴關系看作是古代家庭關系中的三要素之一。[9]《歐奴諾可》描繪了17世紀末期西非與南美兩地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在經(jīng)濟活動上的聯(lián)系。加拉格爾認為:“17世紀后半葉,英格蘭、西非、加勒比地區(qū)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整體’,也就是所謂的‘三角貿(mào)易’。此項貿(mào)易以從非洲販賣奴隸到美洲為開始,隨后把美洲的貨物,主要是蔗糖、煙草運回英格蘭。”[10]奴隸貿(mào)易是資本主義早期發(fā)展階段的產(chǎn)物。在蘇里南經(jīng)營奴隸貿(mào)易和種植園的首先是英國,后來英國把這塊殖民地給了荷蘭,用以交換新阿姆斯特丹。

      罪惡的殖民活動與奴隸制度緊密聯(lián)系。為了得到奴隸,奴隸販子采用了各種各樣卑劣野蠻的手段。歐奴諾可被販賣到蘇里南的過程即說明了這一點。一個曾經(jīng)與歐奴諾可做過多次奴隸生意的英國船長來到科拉曼丁。這一次,他不是從王子那里購買奴隸,而是假意邀請王子和他的100多個隨從參加船上舉行的宴會,等到他們酩酊大醉以后給他們戴上枷鎖將他們賣到蘇里南為奴。王子被限制人身自由以后,小說描寫了他動人心魄的反抗:“他暴跳如雷,為獲得自由不斷反抗,但一切都是徒勞。他寧死也不愿做奴隸,手腳都被戴上了鐐銬,抽不出手來,連自殺的能力都沒有。要不是全身上下被死死地捆住、動彈不得,他就一頭碰死在船上了斷這屈辱的人生。實在無計可施了,王子下決心絕食?!盵8]38然而這一切都不能打動船長。黑人越是反抗,他越覺得黑人都是一副德性。船長是不會在乎奴隸的痛苦的,不過他也擔心絕食會損失一些身體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財產(chǎn)”,于是,他就派人去欺騙歐奴諾可,說等船一靠岸就會把他們釋放。歐奴諾可從來沒想過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隨意違背自己承諾的人,他相信了船長的詭計。當歐奴諾可要求船長把他身上的鎖鏈解開時,船長認為一旦把他釋放,他一定會復仇,從而對自己和船只不利。歐奴諾可以自己的榮譽保證他完全會服從船長的命令,但船長說他無法相信一群毫無信仰的異教徒。狡詐陰險、不講誠信的惡徒居然懷疑把榮譽視作生命的王子的誠信,真是絕妙的諷刺。船長最終還是背信棄義把歐奴諾可和他的隨從全部賣到了蘇里南的甘蔗種植園。亞當·斯密曾經(jīng)說過:“在所有歐洲殖民地,甘蔗都是由黑奴來種植。據(jù)說,出生于歐洲的溫帶的人的體質(zhì),不能在西印度的烈日下去挖土勞動。”[11]424蘇里南是西印度的一部分,歐奴諾可與其他黑奴從事的就是甘蔗種植業(yè)。

      小說中不講信義、冷酷無情的另外一個典型人物是貝姆,也是歐奴諾可最為痛恨的對象。通過此人,王子才徹底認清了西方殖民者和基督教文明的虛偽面目,并下定決心做殊死反抗。貝姆是蘇里南的代理長官,他善于奉承,巧舌如簧,開始一直假惺惺友好地對待歐奴諾可,后來卻成了唯一主張對王子采取暴力措施的家伙,主動請求帶領軍隊去抓歐奴諾可。黑奴因為怕自己的老婆孩子受到傷害,剛上戰(zhàn)場就紛紛投降了,抵抗到底的只有歐奴諾可、依默恩達和托斯卡納三人。貝姆在說服歐奴諾可投降的長篇游說中將自己的詭詐本性暴露無遺。他首先分析了雙方懸殊的力量對比,接著恭維歐奴諾可的勇猛舉世無雙以至于他愿意為之效勞。他認為這場戰(zhàn)爭只是因為年輕人的一時沖動、過激的勇氣,以及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對自由的急躁渴望造成的。貝姆試圖像誘騙歐奴諾可的船長一樣故伎重施,信誓旦旦地向王子保證只要他投降就會給他們自由,允許他和妻子離開此地。已經(jīng)上過一次當?shù)臍W奴諾可自然不會輕易相信這群背信棄義的白人了,他憤恨地說:“白人從來不講信用。你們信仰的上帝只教會你們虛偽。誠實的人都不想和你們共處。我知道怎樣和重視榮譽的人們打交道,但是和你們在一起就得時刻做好自衛(wèi)準備,即使在你們的宴會上也得時刻帶著武器。為我的安全起見,我現(xiàn)在最好不要相信你說的每一個字。”[8]66但是和歐奴諾可素來要好的特弗里相信了貝姆的承諾,流著眼淚拉著王子的手勸他投降,并將這些條件白紙黑字地寫在了合約上。但是一到種植園,貝姆就違背了合約,歐奴諾可和叛變的奴隸馬上受到了慘無人道的鞭笞懲罰。歐奴諾可被打得皮開肉綻,那群殘暴成性的家伙還在他的傷口上撒上辣椒粉以增加他的痛苦。但是歐奴諾可面不改色也不呻吟,只是朝著那個不講信義的殖民地官員貝姆翻白眼。歐奴諾可的道德意識與貝姆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王子看來,不講信義是男人最可恥的行為,而貝姆卻絲毫沒有負罪感。

      聶珍釗認為:“人作為一個個體的存在,等同于一個完整的斯芬克斯因子,因此身上也就同時存在人性因子和獸性因子。在這兩種因子中,人性因子是主導因子、其核心是理性意志。人性因子借助理性意志指導、約束和控制獸性因子中的自由意志,讓人棄惡從善,避免獸性因子違背倫理。但是一旦人身上失去了人性因子,自由意志沒有了引導和約束,就會造成靈肉背離。肉體一旦失去靈魂,就會失去人的本質(zhì),只留下沒有靈魂的人的空殼。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依靠本能生存,沒有倫理,不辨善惡,與野獸無異?!盵12]就此而言,小說中以販奴船長和貝姆為代表的殖民者身上,完全失去了人性因子,只有獸性因子存在。殖民地議事會的成員也是一群連倫敦的新門監(jiān)獄都不愿意接收的惡棍。他們既不信仰上帝,也不遵守人間的律法。在他們身上沒有任何品德能夠稱得上是人類的,他們失去了人性因子,也就失去了正常人的感情,剩下的只是人的軀殼。

      威斯康欣在《一個墮落的民族:英國人的野蠻性在班恩〈歐奴諾可〉及〈風流寡婦〉中的呈現(xiàn)》一文中指出:“品行不端,好戰(zhàn)成性,嗜酒如命,兇猛暴躁,原始粗魯,智力遲鈍,沖動魯莽,蔑視權(quán)威,不事稼穡,不安于家室。以上這些特點從古代直到近代早期都是北歐民族野蠻本性的突出表現(xiàn)。同地中海沿岸地區(qū)高度發(fā)達的文明相比,這些北方蠻族是一群殘忍成性、無組織、仍處于原始社會的烏合之眾,他們對文化進步幾乎沒有做出任何貢獻。英國近代早期的讀者很容易發(fā)現(xiàn)班恩作品中這些殘忍的英國暴徒的祖先一定是來自日耳曼族,即民族學中概念上的挪威人、荷蘭人、愛爾蘭人以及威爾士人等?!盵13]雖然17世紀末的英國經(jīng)歷了內(nèi)戰(zhàn)—共和—復辟的國內(nèi)動蕩,但這些并沒有影響英國殖民主義的腳步,進而將暴力輸出到殖民地。英國在1667年成立皇家非洲公司后,販奴活動逐步走向高潮。復辟時期的英國,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來,更加激發(fā)了這群烏合之眾去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的殖民地掠奪的欲望。早期的殖民者實際上是由一些犯罪分子和海盜組成的。野蠻的奴隸制度與商業(yè)資本結(jié)合,帶來的是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向西方,給非洲和美洲人民帶來的卻是無盡的苦難。

      三、結(jié)語

      失去人性因子制約的英國殖民者只能變成獸類,成為非人,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資產(chǎn)階級對于金錢的狂熱。莎士比亞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即在其戲劇《雅典的泰門》中形象地描述了金錢統(tǒng)治世界、造成人類墮落的慘狀:“你的奴隸,那些人類要造反了,快快運用你的法力,讓他們互相砍殺,留下這個世界來給獸類統(tǒng)治吧。”[14]考德威爾也認為:“在每一個資產(chǎn)階級分子看來,他的本能,以及他的所謂自由,似乎是不能容忍地受到了法律、公理和約束等的限制,而美和生命似乎只能靠大力擴張他的欲望才能得到。放縱的意志,‘殘忍、大膽和堅決’,這便是原始積累時期的精神?!盵15]《歐奴諾可》中同樣充滿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殖民者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意志的個人意志,他們?nèi)鲋e成性,奸詐卑鄙,殘忍野蠻,運用陰謀詭計將歐奴諾可置于死地。歐奴諾可和依默恩達身上則充滿了人性中的優(yōu)點,他們集中了人類的一切美德。然而正因為講究誠信和榮譽,他們才被殖民者利用,最后造成悲劇。小說圍繞倫理主題深刻揭示了純善與至惡的斗爭。最終,由于以貝姆為代表的惡的一方力量過于強大,善惡力量對比嚴重失衡,殖民者才能為所欲為地將人類的良知踩在腳下。亞當·斯密認為:“歐洲人民也許會日漸衰落,世界各地人民的勇氣和實力達到相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產(chǎn)生相互恐懼,從而壓制獨立國家的不公正行為,使其能彼此尊重對方的權(quán)利?!盵11]451《歐奴諾可》向我們描繪了查理二世時期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在金錢的刺激下,由于失去人性因子的控制使其身上壓抑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野蠻因子復蘇,最終轉(zhuǎn)變成獸類,成為非人的可怕畫面。它深刻地說明,人類的自由意志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喚醒的只能是人性中的殘忍一面,而不是真正的自由。小說中殖民者的野蠻與印第安人的善良、非洲人的信義形成了鮮明對比。總之,17世紀英國女作家班恩從倫理層面對尚處于上升時期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野蠻本性的批判發(fā)人深省,這是該小說的進步意義之所在。

      [1] GQOLA P D.“Where there is no novelty,there can be no curiosity”:Reading Imoinda’s body in Aphara Behn’s “Oroonokoor,the royal slave”[J].English in Africa,2001(01):105.

      [2] 普萊斯特利.英國小說概論[M].李儒勉,譯.重慶:商務印書館,1946:6.

      [3] 李維屏,宋建福,等.英國女性小說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28.

      [4] Adam Sills.Surveying “The map of slavery” in Aphra Behn’sOroonoko[J].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2006(03):314.

      [5] HUGHES D.Race,gender and scholarly practice:Aphra Behn’sOroonoko[J].Esssays in Criticism,2002(52):22.

      [6]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J].外國文學研究,2010(1):13.

      [7] STEEVES E L.Negritude and the noble savage[J].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1973(01):91.

      [8] Aphra Behn.Oroonoko[M].London:Penguin Group,2003.

      [9]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6-22.

      [10]Catherine Gallagher.Introduction:cultural and hisrorical background.Oroonoko,or the royal slave,by Aphra Behn[M].Boston:Bedford,2000:4.

      [11]亞當·斯密.國富論[M].唐日松,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12]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45.

      [13]VISCONSI E.A degenrate race:English barbarism in Aphra Behn’sOroonokoandTheWidowRanter[J].ELH,2002(03):673.

      [14]SHAKESPEARE W.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M].3th ed.David Bevington.Glenview Illinois: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80:1272.

      [15]考德威爾.考德威爾文學論文集:上[C].陸建德,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64.

      The world of imbalance between good and evil—An analysis ofOroonoko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s

      ZHENG Wei

      猜你喜歡
      奴隸倫理小說
      船難揭示奴隸貿(mào)易真相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8:12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螞蟻奴隸的反抗
      My First Sea Journey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手機奴隸
      晋江市| 周宁县| 都匀市| 江油市| 永和县| 凤城市| 孟津县| 乃东县| 晋江市| 依安县| 辽阳市| 缙云县| 金平| 信阳市| 普兰店市| 乌恰县| 岚皋县| 香河县| 通化市| 潍坊市| 白玉县| 徐汇区| 黄浦区| 呼和浩特市| 萨嘎县| 淮滨县| 北碚区| 常州市| 潜山县| 文昌市| 社会| 固镇县| 克山县| 瑞金市| 调兵山市| 博乐市| 鄢陵县| 冷水江市| 夏津县| 苍山县|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