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娟
【摘 要】 目的:總結少量飲水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復蘇期的胃腸功能恢復所造成的影響。方法:篩選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該院救治的胃腸道手術患者共81例,采用數(shù)據(jù)隨機法進行分組:研究組(n=41例,于患者復蘇期給予少量飲水),參照組(n=40例,于患者復蘇期給予棉簽蘸水),對兩組胃腸道功能恢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進行對照。結果:研究組排氣時間(2±0.5)d、排便時間(5±1.4)d、腸鳴音恢復時間(2±0.4)d、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76%均優(yōu)于參照組(3±0.4)d、(5.5±1.2)d、(3±0.5)d、25.0%(P<0.05)。結論:臨床治療胃腸道手術患者期間,于其復蘇期給予其少量飲水,能緩解患者的口渴感,減少對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
【關鍵詞】 胃腸道手術 復蘇期 少量飲水 胃腸功能恢復
在復蘇期,胃腸道手術患者意識慢慢蘇醒,除了手術切口會出現(xiàn)疼痛感之外,口渴感會慢慢顯現(xiàn)出來。因此,患者術后出現(xiàn)口渴感時,護理人員應使用棉簽蘸取少量水,以濕潤患者的嘴唇,此種方法的臨床效果并不明顯[1]。鑒于此,本文就該院救治的胃腸道手術患者共81例作為研究對象,于患者復蘇期給予少量飲水,效果確切,現(xiàn)作如下報道:
1 對象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篩選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該院救治的胃腸道手術患者共81例,采用數(shù)據(jù)隨機法進行分組:研究組41例,男女比21:20,年齡介于30歲至65歲之間,中間值(45±3.6)歲,于患者復蘇期給予少量飲水;參照組40例,男女比22:18,年齡介于31歲至66歲之間,中間值(46±4.7)歲,于患者復蘇期給予棉簽蘸水。兩組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入選的81例患者住院之后,護理人員對其行常規(guī)檢查,并于術前做好腸道準備工作,并留置胃管行連續(xù)腸胃減壓。以氣管中插管其靜脈麻醉,胃腸道手術后將導管直接轉至ICU內(nèi),待與拔管指征相符后,可將氣管導管直接拔出。
1.2.1 研究組
患者口渴時,醫(yī)務人員給予其飲用20毫升溫開水,之后按照機體需求調(diào)整,每次給予20-40毫升,2次間隔的時間不低于2小時。
1.2.2 參照組
患者口渴時,醫(yī)務人員用棉簽蘸水來濕潤其嘴唇。所有患者均術后鎮(zhèn)痛處理,仔細查看患者各項指標無異常后,將其轉至外科病房。
1.3 觀察指標
醫(yī)務人員對患者行為期3-6個月的隨訪,術后嚴密查看并記錄下兩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等胃腸功能恢復狀況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本次所選軟件的版本是SPSS20.0,對文中涉及到的各項計量數(shù)據(jù),選(x±s)代表??陀^對照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若有差距,表明(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
研究組排氣時間(2±0.5)d、排便時間(5±1.4)d、腸鳴音恢復時間(2±0.4)d等均優(yōu)于參照組排氣時間(3±0.4)d、排便時間(5.5±1.2)d、腸鳴音恢復時間(3±0.5)d(P<0.05)。
2.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研究組入選的41例患者中,口渴35例(85.37%),惡心2例,腹脹1例,腹痛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76%(4/41);參照組入選的40例患者中,口渴23例(57.5%),惡心5例,腹脹3例,腹痛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5.0%(10/40)(P<0.05)。
3 討論
胃腸道手術患者于麻醉復蘇過程中,因術前絕對禁食、禁飲,且于術中注射相應的抗膽堿藥物,可有效抑制機體腺體的分泌,同時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時,口腔長期處于張開的狀態(tài),這就容易造成很多干燥的氣體直接進至患者的呼吸道中等,上述因素易造成患者的唾液分泌逐漸縮減,最終使患者術后易引發(fā)口渴。
據(jù)相關臨床實踐研究結果證實,臨床并不再將腸嗚音恢復當做解決腸麻痹或是患者已恢復至進食的一種指征[2]。術后,醫(yī)務人員需盡快給予患者食用正常的食物或是給予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即便針對行結直腸切除手術患者,醫(yī)務人員也應于患者術后數(shù)小時之內(nèi),給予其使用清淡的流食(清水)。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胃腸道手術患者于復蘇期給予其少量飲水,其飲水反射可促進機體大腦的皮層、皮層下的中樞興奮,之后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直接傳到機體的消化腺內(nèi),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且除了部分被吸出之外,有很少的一部分直接進至腸道內(nèi),最終刺激其機體腸蠕動功能快速恢復。而且,人體大腦迷走神經(jīng)的末梢所釋放出的大量乙酰膽堿能夠刺激胃腸的平滑肌快速興奮,這也使可幫助胃腸蠕動快速恢復[3]。
胃腸道患者行手術期間,若胃管發(fā)生嚴重堵塞,則可通過胃管注射25毫升左右的生理鹽水,以確保其順暢。而且,胃的膨脹性較高,通常情況下,正常成人的胃容量最大為1OO0毫升食物,盡管大量飲水也可經(jīng)胃管的負壓直接將水分吸出,因而,胃腸道手術患者于術后給予其少量飲水,并不會使胃容量的負擔加大,從而不會加大吻合口的張力。而且,于連續(xù)性的胃腸減壓之下,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復蘇期給予其少量飲水,并不會引發(fā)相應的并發(fā)癥,其安全性相對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醫(yī)務人員給予復蘇期患者少量飲水的過程中歐,應充分考慮相關因素(飲水量、患者身體復蘇情況、進水姿勢等)是否安全,以促進其胃腸道功能恢復。
本次研究中,對胃腸道手術患者于復蘇期給予少量飲水,研究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由此表明,少量飲水對緩解患者的口渴感、減少對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等方面有積極作用。綜上所述,胃腸道手術患者復蘇期少量飲水可幫助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同時還能降低術后惡性、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黃凌云,王建平,姜益,等.護理干預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胃腸功能、血漿胃動素及胃泌素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5):104-106.
[2]單君.綜合護理干預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24(10):141-142.
[3]袁蘭蓉,古明鋒.快速康復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