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河北涉縣中皇山媧皇宮由“廟”到“宮”的演變研究

      2017-01-28 05:23:36常玉榮何石妹
      民間文化論壇 2017年6期
      關鍵詞:碑記涉縣重修

      常玉榮 何石妹

      河北涉縣中皇山媧皇宮由“廟”到“宮”的演變研究

      常玉榮 何石妹

      河北涉縣鳳凰山媧皇宮稱謂由最初“廟”衍化為“宮”,可以依據方志和碑記資料記載發(fā)現其演變過程。在地方志文獻中,直到民國時期,媧皇宮并非稱宮,只是稱廟。從碑刻看,明代到清咸豐年以前,多是稱廟,也出現了媧皇閣、媧皇頂等稱謂;自咸豐年開始,媧皇宮的叫法開始出現。媧皇宮由“廟”到“宮”的演變研究對于媧皇宮的發(fā)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河北涉縣;媧皇廟;媧皇宮

      一、方志記載中的媧皇廟與媧皇宮

      現存最早的、也是明代唯一的涉縣方志為《嘉靖涉縣志》,作于嘉靖三十七年?!睹骷尉干婵h志》中,山川、風俗、形勢、祠壇、寺觀、古跡等子目以及“雜志”(藝文)里,均沒有任何關于媧皇宮及中皇山的記載。其實,明代的縣志,雖然只有此一部存世,但從歷史上看,還應有過幾部地方志。

      首先,嘉靖元年,安陽人崔銑就曾經編纂過《嘉靖彰德府志》①崔銑編纂:《嘉靖彰德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天一閣藏本,1962年。,設地理、建置、田賦、祠祀、官師、人物、選舉等卷,其中也有不少涉縣的資料,但是,其中也沒有涉縣媧皇宮或廟的記載。尤其是卷之四祠祀志內,羅列了涉縣的文廟、社稷壇、風云雷雨山川壇、邑厲壇、城隍廟、八蠟廟和李靖廟,卻沒有一點涉及媧皇廟的文字。第二,明代涉縣還有幾部佚志。清順治十六年《涉縣志》“纂修涉縣志跋”(順治己亥,李臻撰)中曾說:“自萬歷來修之者凡再見,今已四十余祀不續(xù)其事……”,說明萬歷年間曾經有過編志活動。該縣志所附的《增修涉縣志后序》(明萬歷丁巳,邑人李熠撰),更提到,“自晉李公為令,采摭典章,以備邑乘。授刺史受庵暨三四譽髦詮次,始有成帙。越二十年,關中任侯,……展然延小鶴諸君子修志……”說明在萬歷年間,涉縣曾兩次修志,一次在萬歷二十五年前后,一次在萬歷四十五年(丁巳年),知縣分別是李天柱、任澄清??上н@兩次修志,均未見到完整版本流傳后世。我們只能從距其最近的清順治十六年本《涉縣志》中尋找部分痕跡了。

      清順治十六年縣志②涉縣舊志整理委員會編:《明清民國涉縣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20—280頁。,始出現媧皇廟的記載,唐王山、唐王峧一詞也是在清初順治年間出現的。該志卷之一輿圖記有唐王山,“在縣西二十里。山壁間有媧皇廟。每歲春三月,各省男女皆往會,旬月方止。仿古禋禖意,多應?!薄袄锷纭庇小疤仆鯈j”。卷之二建置,“祠宇”內有“媧皇廟,在縣西北二十里”,并附有知縣任澄清的五言詩。還有一條,說“三官廟、媧皇行宮,俱在南關西,張光祖募建,邑人楊其廉記”。這是指“唐王山”之外的媧皇祭祀遺跡,也是在志中第一次出現。

      因為知縣任澄清的詩比較重要,下面的分析中還要不斷提到,所以這里把該詩單獨列出來:

      層巒高萬仞,誰創(chuàng)媧皇宮?隱隱鐘聲度,紆回鳥道通。穿云峰登險,含露薜蘿蔥。苔鮮壁間綠,桃花洞口紅。霧垂溪谷暗,雨霽碧山空。郁郁林泉色,泠泠澗壑風。古碑藏蝌蚪,危閣摩蒼穹。煉石豈人力?補天贊化工。山靈百世顯,祈祝四方同。

      在該志卷之八藝文中,收錄了有關媧皇廟的四首詩:任澄清①任澄清,陜西盩厔(今名周至)縣人,萬歷十一年任涉縣知縣。在任五年,曾訪問媧皇廟,為關圣帝君廟(在涉縣猛虎村)擴建作記,還作《新建迎春亭記》《熊耳寺建亭鑿池記》等?!稌灾]媧皇廟》五絕一首;邑人李熠②李熠,生卒年不詳,涉縣西戌村人,萬歷二十一年選貢。根據后面其有《登玉露嶺》(次任公韻)一詩可知,其與知縣任澄清同時或略晚?!对鲂奚婵h志后序》為其萬歷丁巳(四十五年,1617)八月所作,時任湖廣德安府同知,曾任廣西永寧州知州、慶遠府同知?!洞褐]媧皇廟》詩;知縣李天柱③李天柱,山西岳陽縣人,萬歷二十五年任涉縣知縣。涉縣“八景”詩,其中有《媧皇勝跡》詩一首;涉縣令劉璇④劉璇,陜西咸陽人,舉人,順治十六年任(第二年即離任)?!兜菋z皇廟》詩。從藝文志中可知,當時的媧皇廟并不算什么名勝,詩歌僅此四首;涉縣的熊耳山寺、清泉寺等才是人們眼中的熱門風景,不僅登臨的客人多,而且留存的詩篇、傳世的各種文記也是大大超過媧皇廟(此處并可參看卷一“輿圖?山川”)。但是也可以看到,在明代萬歷年間,媧皇廟也列入了涉縣“八景”,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以上藝文志共錄四首詩,加上《建置?祠宇》附錄的任澄清一首詩,共五首,除了一首是邑人(李熠)外,都是知縣所作,看不到同時期其他本地人所作的相關作品。三位知縣,李天柱、任澄清兩位是明萬歷年間的,劉璇則屬清順治年間。尤其是,除了上述任澄清的詩中出現“媧皇宮”一詞外,其他詩文中均稱“媧皇廟”。任澄清的詩,在志中附于“媧皇廟”條內,原本并沒有題目,《涉縣媧皇宮》一書的編者,曾給其加了一個“春日謁?媧皇宮”的詩題。這不僅文題不通,而且也是明顯的猜測之為。任澄清的詩,從韻上看,使用了“宮”字,但從詞義上推斷,仍然非現在所說的“宮”之意,只是使之押韻而已。特別是他的另一首詩仍用了“媧皇廟”為標題,因此可以斷言,在明代尚無“媧皇宮”之說。需要指出的是,這時期,其他地方的媧皇廟有被稱作“媧皇行宮”的,如建在城南關的媧皇建筑。

      從以上志書資料推斷,明嘉靖時期及以前,縣西北鳳凰山的媧皇廟,在縣志里沒有什么記載。到萬歷中期,知縣李天柱編纂有縣志,應該有了媧皇廟,并作為縣“八景”記錄下來,說明這一帶已經作為一個風景點引起人們的注意了。

      清初,這里的山及附近村莊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唐王山和唐王峧。到了康熙五十三年縣志中,“媧皇古跡”已經列入八景之首,地位大大上升了,與石鼓懸鐘、熊耳六峰、青頭臥云、柏臺晚照、韓山戴雨、漳河落澗、風洞古松一起,確定為縣域八景(見《清康熙五十三年涉縣志》卷之三疆域“八景”條)⑤涉縣舊志整理委員會編:《明清民國涉縣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422頁。并繪制了圖影。邑令黃澤、教諭王巘分別為八景題詩?!鞍司啊敝竟潭ㄏ聛恚瑡z皇宮作為八景之首的地位愈加穩(wěn)固。該志涉及資料還有:

      在“山川”門里,有了“唐王山”,其上“有媧皇廟”。“山壁刻釋典,后載唐文宗‘泰和六年丙寅’字跡。傳唐王駐蹕此山,故名?!?/p>

      在“鄉(xiāng)村”門里,有“唐王峧。一峰特立,上建女媧閣。唐文宗曾駐蹕于此”的記述。

      卷之五祠宇,有“媧皇廟,在唐王山,三月十八日致祭”。不僅如此,還增加了禹廟(在符山)、成湯廟(在井店村)、比干廟(在臺村)等城外此類廟宇的祭祀活動。

      特別是卷之十三藝文,收入了知縣王鳳九的《媧皇廟記》,時間為清康熙五年歲次丙午春月,說“沙陽唐王山之巔有古媧皇廟”。文中并敘述了“玄廣深豁,瑤閣弘敞,皇之神妥焉”,描述了媧皇廟建筑的奇?zhèn)?,“仰視巍樓瑤閣,凌霄漢上矣”。并記入了北齊佛教石刻的具體存留狀況、媧皇廟的具體建筑情況,以及給予道人張守初的廟中香供需水地十二畝一事。①涉縣舊志整理委員會編:《明清民國涉縣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574—576頁。

      康熙庚午年(二十九年,1690),廟宇重建,知縣楊以兼寫了《重建媧皇閣記》:“邑西二十里許有神廟焉,創(chuàng)建之故,世遠難稽。土人仿古郊禖之意,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晉,東而青兗,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遠數千百里,扶老挈幼,享獻惟謹,金鼓歡呼之聲震動山谷,迄今千有余年,罔或廢替。自非靈庥不爽,烏能感人之遠且久若斯之甚也?但居崒嵂之巔,層樓邃閣直矗云霄,風雨蝕之,霜雪摧之,榱桷欄楹,頹然欲壓?!蔽闹刑岬?,順治十一年,媧皇宮做了一次大型的修復,過了三十多年,“復將傾圮,材木甍瓦,率皆腐敗不可用”,因此康熙二十九年又大修一次,“祠加一閣,視曩制更復巍峨。”②據涉縣志整理者考證,楊以兼只是施銀者,并非該文撰者。撰者實為邑庠廩生李素,題目應為《重修造像碑記》。該碑現存媧皇宮。

      清嘉慶四年所修縣志,則有更多的內容出現。卷一疆域類之“山水”輯錄了唐王山,稱其“在縣西二十里,一名唐王峧。后唐莊宗伐梁時常過此,因名。山下舊有北齊時離宮。傳載:文宣帝高洋自鄴詣晉陽,往來山下,起離宮以備巡幸。于此山腰見數百僧行過,遂開三石室,刻諸尊像。及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經函,勒之巖壁。今山上經像現存。世傳唐文宗駐蹕處者,誤。上有媧皇廟,香火特盛。”卷三政典類之“祀典”有媧皇廟條:

      本邑南關、河南店、王堡、北岡等處皆有,以在縣西二十余里唐王峧者為盛,倚巖鑿險,杰構凌虛,金碧粲然,望若霞蔚。歲以三月十八日為神誕,遠近坌集。先是印官往祭,因登陟甚艱,每至必于山下止歇,棚帳之類須附村供應。國初焦令繪乃于山麓建亭三間,茶房一間,名曰休沐廳。典史王之英董其役,李知州四端為記之。

      這時,不僅記述了涉縣當地的多處媧皇廟,而且強調了唐王峧媧皇廟的突出地位,尤其是,唐王峧媧皇之祭祀已經納入官祀,和其他“民祀”在類別上已經分開了。什么是官祀?“以有司例致祭者”;何為民祀?“民間立廟自祭者”。該志還專門對唐王山的來歷進行了考證,否定了唐文宗來此說,論證了后唐莊宗伐梁過此說(見卷七雜志類)。卷八藝文類收錄的文章更多,在媧皇廟方面,除了前志所錄王鳳九《媧皇廟記》、楊以兼《重建媧皇閣記》二文外,又增加了清李可珍的《重修媧皇廟碑記》。李可珍文中敘述了涉縣媧皇之祀的原委:

      自明洪武年間以禮官之請,增祀古帝王陵寢,于是始祀于翼城。然天下無地無媧皇也,以彰德一郡言之,如安陽、內黃、林縣皆有廟,而尤以吾涉者香火為盛;吾涉之祀亦不一處,而其至靈且顯者,尤莫如唐王山。山故為北齊高洋臨幸處,行宮在焉。壁間鏤石為古佛像,左右四旁皆鐫梵經,為一邑勝景。媧皇廟在其上,不知建創(chuàng)所自始。閱碑碣,兩修于明,我朝順治、康熙、雍正間歷經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為神誕,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訖二十,啟廟門,遠近士女坌集,肩摩趾錯。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至嘉慶三年十月,中皇山的媧皇廟再次整修,“自正殿以及大門、盤路、垣墻,煥然一新,且較前更加堅致嚴整焉?!雹偕婵h舊志整理委員會編:《明清民國涉縣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898頁。增加的楊毓崧《重修媧皇廟碑記》則是記述的另一座媧皇廟的修復。這座媧皇廟位于河南店西北偏,也是在清漳河岸,“春暮,野綠溪青,丹碧互映,遠近以神誕進香經過者絡繹不絕,明禋之盛不亞媧皇山也?!贝颂幍膹R宇在康熙己丑(四十八年,1709年)和乾隆己卯(二十四年,1759年)分別大修,到了此時,除了正殿仍存,其他的也“不蔽風雨”了。修復“工起于嘉慶元年,告成于嘉慶三年”?!跋人膰鷫υ?、大殿、享殿,嗣及配殿、歌樓、住持之室、肅客之堂,無不改建重新?!?/p>

      嘉慶之后,長達百余年的時段里,再也看不到涉縣修志的記載。

      進入民國,1932年涉縣才有了新的一次修志,在民國志里,“媧皇廟”列為了古跡篇“壇廟”的首條,且“北齊離宮”也上升為一條。但整個志書中,敘及“媧皇廟”字樣的少之又少,僅此而已。不僅詩文皆無,也沒有任何其他記載。

      由此可知,在地方志文獻中,直到民國時期,媧皇宮并非稱宮,只是稱廟。

      二、碑記中的媧皇廟與媧皇宮

      當然,研究媧皇宮,除了地方志文獻,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資料,就是歷代碑刻?!渡婵h媧皇宮》一書收錄有郭文鎖的論文《媧皇宮歷代重修主要碑志》。該文統(tǒng)計:“從明萬歷三十四年到2006年政府重修記事碑為止(新時期1976年涉縣文保所接管后至今的捐資碑均沒有列入考究之中)……可供研究的碑石共有112塊……其中記事碑45通,捐資石碑35通,功德碑2通,地震碑1通,山名碑1通,其他3通,各類字碑25塊?!雹谂S婪?、賈海波主編,郭文鎖執(zhí)行主編:《涉縣媧皇宮》,北京:團結出版社,2014年,第76頁。其中可以補充地方志資料不足的主要碑刻亦可提供重要資料。

      時間最早的,是萬歷三十七年王希堯《新建媧皇廟碑記》,若與萬歷時期的兩次修志時間比較,它比萬歷二十五年晚十二年,比萬歷四十五年早八年,處在中間的時間點。從碑記中看,萬歷三十七年王希堯《新建媧皇廟碑記》仍稱為廟。崇禎元年張襄野《創(chuàng)建媧皇閣記》第一次有了“媧皇閣”的叫法。順治六年常希顥《重修媧皇圣母廟碑記》也仍稱為廟。康熙五年王鳳九《媧皇廟記》稱“沙陽唐王山之巔,有古媧皇廟”。 康熙二十九年楊以兼《重建媧皇閣記》“邑西二十里許有神廟焉”??滴跛氖荒甏藁邸督ù蟊瘻侍徕直洝?,稱“唐王山,有閣翼然于山腰者,媧皇圣跡也”。乾隆三年張云倬《重修媧皇圣頂碑記》,稱此處為“媧頂”。道光十四年《重修廣生圣母碑記》稱為“媧皇頂”。咸豐三年,李毓珍《重修唐王峧媧皇宮碑記》首次把此處稱為“媧皇宮”。同治十年《重修鼓樓志》(佚名)作“媧皇宮”。光緒三年齊李汝《重修臺頂鐘樓志》也稱“媧皇宮”,光緒十年崔一峰《重修朝元宮各殿碑記》稱“媧皇圣母”。 以上各碑記,除了王鳳九所撰《媧皇廟記》、楊以兼的《重建媧皇閣記》是縣志中著錄過的,其他碑記為縣志所未錄,可為補闕之用。

      從所有碑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明代到清咸豐年以前,多是稱廟,也出現了媧皇閣、媧皇頂等稱謂;但自咸豐年開始,媧皇宮的叫法開始出現,并在同治、光緒年間的碑記上有所繼承。涉縣當地的研究者郭文鎖在《李毓珍與媧皇宮》一文中,也肯定地強調“(咸豐三年)重修后……李毓珍便把這座廟宇更名為媧皇宮”。①牛永芳、賈海波主編,郭文鎖執(zhí)行主編:《涉縣媧皇宮》,北京:團結出版社,2014年,第47頁。

      三、由“廟”到“宮”之變的原因

      咸豐三年的重建,唐王峧的媧皇廟,由廟改稱宮。這時候為什么突然改廟為宮?上述我們分別從地方志資料和碑刻資料做了大致的梳理,從中可以看出,明代及以前,涉縣唐王峧(索堡)的媧皇建筑一直是以廟相稱,其建筑規(guī)模和祭祀規(guī)格以及影響也還是有限的。入清以來,從方志資料看,關于唐王峧媧皇廟的記述突然有了較大的增加,涉縣境內的其他媧皇遺跡方志內也有了收錄,祭祀的規(guī)格也增加了官方組織的祭祀活動;從碑刻資料來看,媧皇建筑的稱謂也有了多種,尤其在從嘉慶到咸豐初年,僅僅五十多年,該處的媧皇廟竟然完成了稱謂為宮的轉變,進一步說明唐王山媧皇廟的影響在一系列因素的推動下迅速擴大,并在稱謂上有了突變,規(guī)格上更加突出了。對此,不妨從大背景和具體原因兩大方面來作探討。

      從大背景上看,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入清以來,特別是從嘉慶年間到咸豐初,是清朝社會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時期,相對于康、乾各朝,皇帝動輒出外巡游的場面不見了,從嘉慶開始,除了到承德避暑山莊和天津外,皇帝沒有前朝那種大規(guī)模的出行,包括像去五臺山這種傳統(tǒng)的活動也盡力壓低了規(guī)格,甚至到了嘉慶后期,原來設立在南巡路途的行宮編制也逐漸被正式撤銷。地方官因此也有了較多的歇息,其治理民眾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變化,注重用地方的民間信仰的力量來維系和化解矛盾。對民間信仰發(fā)展的抑制得到緩解,更多的村社廟宇得到建立的機會。二是從這時期的科舉上也可看出,科舉對民眾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在邯鄲一帶,這時期考中舉人、進士者數量大大減少。有更多的鄉(xiāng)村基層的知識分子在村里各種事務中起到更多的作用,建立廟宇即是此之一。三是長期的社會穩(wěn)定,也給民間儲存了更多的財力物力,在鄉(xiāng)村公共事務的管理上有了較大的經濟支撐。

      此外我們還應注意到的一個現象,正如楊海英研究所論,明末清初寺廟突然受到重視的一個因素,婦女參與活動多見的寺廟和香會,大體盛于順、康年間。文章認為,清初的婦女開始廣泛地參與到廟宇里,較多參與寺廟香會活動集中出現在清初,應與明末清初的動亂環(huán)境中婦女不斷被擄掠有關。就是說,這個時期,婦女由于本身的弱勢,轉而尋求各種民間宗教場所祈求平安庇護,是清初廟宇香火旺盛的一個重要原因。②楊海英:《朝鮮士大夫的“季文蘭情結”和清初被擄婦女的命運》,《清史論叢》,2007年號。對媧皇的崇拜主要在民間,主要是婦女群體,正是涉縣女媧文化的傳統(tǒng)。當然,有龐大場面的有組織的祭祀活動會有更多的男性參與甚至起主要作用,則應是與官祭的要求分不開。這也恰恰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為何入清以后媧皇廟影響很快擴展。

      從具體原因上分析,李毓珍個人的推動以及索堡(唐王山)女媧廟的影響日益加大是主因。包括:一是咸豐時期突如其來的大火災,為其重建大廟帶來了機會,而明末以來、特別是入清以來,索堡媧皇廟的影響日益加大,規(guī)模也在一次次擴大,咸豐年火災幾乎將山上廟宇焚燒一凈,重建和趁機擴大規(guī)模符合其影響的擴展。如若能在稱謂上也有較大的變化自然是民眾期待中的事,李毓珍抓住了這個機會。二是李毓珍在這里重新建造媧皇廟諸建筑的時候,應該受到任澄清詩的影響。前面已說過,從任澄清的詩本意上言,其所用的“媧皇宮”一詞,主要還是為了韻腳的需要,并沒有主觀改變此地建筑名稱的意思,他本人在另一首詩中,仍然用了“媧皇廟”一詞為題目,而且后來也沒有任何的志書和碑刻跟隨其采用“媧皇宮”的稱謂,直到咸豐三年以前。而李毓珍在重修中受到歷史上此地建有離宮的記載影響,又弄混了北齊離宮與道教建筑的界限,把“宮之創(chuàng)建,大約在北齊”模糊為女媧神廟的建筑時間,更為了滿足民眾信仰的心理需求,從明知縣任澄清的詩里得到啟發(fā)(任澄清的詩就在廟臺上鐫刻著),從而正式地,且認真地抬出了“媧皇宮”的稱謂。因為這時候,索堡女媧廟的規(guī)模已經成為涉縣境內女媧廟宇中最大的一處了,其廟會的規(guī)模也是最大。三是就唐王山的媧皇廟而言,在清初以來的信仰推動下,逐漸被當地百姓認為它所供奉的女媧是大奶奶,這直接抬升了索堡女媧廟的地位。涉縣百姓認為,女媧有三位,分別是大奶奶、二奶奶和三奶奶,索堡女媧廟供奉的女媧是大奶奶,而其他女媧廟供奉的二奶奶或者三奶奶,大奶奶的權威高于另外二位奶奶。官方在傳統(tǒng)的城隍廟、社稷壇活動之外,索堡女媧廟會也是最關注的地方。索堡女媧廟向宮的轉變應該說有其必然性,而一場意外的大火災,也是它由廟變宮的難得機遇。

      需要指出的是,到民國志里,媧皇廟是古跡篇“壇廟”的首條,“北齊離宮”也上升為一條,但整個志書中,敘及“媧皇廟”字樣的少之又少,僅此而已,更沒有“媧皇宮”的只言片語。不僅詩文皆無,也沒有任何其他記載。那些矗立于唐王山下的諸多碑刻沒有收入民國志中,固然與該志書仍是粗具框架有關,但也要考慮到歷次志書均沒有“媧皇宮”的稱謂,民國志或也因此仍著錄為“媧皇廟”,對咸豐年間的文人們的“創(chuàng)舉”而有所踟躕。

      其實,就碑刻而言,在民國建立之前的清末宣統(tǒng)二年(1910)所立的一塊碑(《古中皇山媧皇圣母廟重修碑記》)仍將其稱為媧皇廟。盡管該碑記述了該地的神明在民眾中的影響已經十分巨大:“要之吾涉亦冀州分域也,數百里中敬圣母者,雖村各有廟,悉望是山以為朝宗之所焉,悉覲是廟以致祈禱之情焉?!钡诿Q上仍取“廟”字,可見咸豐年間的“媧皇宮”之說仍流之不遠。從民間傳承來看,盡管官方有著從廟到宮的變化,對普通信眾而言,并不重要。民間的“奶奶廟”“奶奶頂”的叫法始終是主要的流行語,直到20世紀后半期乃至今天也仍如此。

      對媧皇宮由廟到宮的演變研究其實還涉及到了關于媧皇宮的始建年代追溯問題。媧皇宮建造年代,從歷代資料看,很難作出準確的判斷,這從碑記記載中可以看出。但是在清代,從康熙庚午年(二十九年,1690)《重建媧皇閣記》認為“邑西二十里許有神廟焉,創(chuàng)建之故,世遠難稽”;嘉慶三年李可珍《重修媧皇廟碑記》)仍為“不知創(chuàng)建所自始”; 道光十四年《重修廣生圣母碑記》提出“迄今千有余年”,但是到了咸豐三年李毓珍《重修唐王峧媧皇宮碑記》里,卻出現了“大約始于北齊”的定論。正如上文所述,這是將北齊離宮的建造年代確定為媧皇廟的始建年代,不僅混淆了佛教建筑的“北齊離宮”與道教建筑的“媧皇宮”的區(qū)別,也使得之前的對建筑年代的模糊認識一下子作了精確定位,而這種定位又來自于上述的混淆。因此,“大約始于北齊”之說本身經不起推敲。“迄今千有余年”究竟是在北齊還是在唐代,并不能隨著李毓珍的定論而落下塵埃。

      K890

      A

      1008-7214(2017)06-0091-06

      常玉榮,河北工程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教授。何石妹,河北工程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講師。[基金項目]2017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年度項目《城市化進程中原住民民俗文化變遷與重構研究》(HB17SH016)。

      王素珍]

      猜你喜歡
      碑記涉縣重修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線上建課重修的探析
      山西青年(2024年2期)2024-02-20 10:57:18
      乾隆《翼宿神祠碑記》與戲神信仰的正名
      戲曲研究(2022年1期)2022-08-26 09:06:04
      中華詩詞學會河北涉縣座談會
      中華詩詞(2021年6期)2021-12-31 08:30:34
      學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續(xù)改進路徑研究
      《重修建立玉皇廟記》碑
      涉縣“差評被拘”是法治中國的反面典型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養(yǎng)人像蠡探
      敦煌學輯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26
      重修龍泉寺碑記所見明代寺院經濟
      文物春秋(2017年2期)2017-05-31 02:12:28
      涉縣新北關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邯鄲涉縣方言的“子”尾研究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31
      民县| 准格尔旗| 瓦房店市| 通河县| 同德县| 双辽市| 鸡泽县| 尼木县| 从江县| 开化县| 河西区| 理塘县| 丹东市| 德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龙井市| 乐至县| 临泉县| 达州市| 藁城市| 汶上县| 安顺市| 南投市| 哈尔滨市| 贵南县| 安阳市| 体育| 扎鲁特旗| 融水| 海兴县| 大同市| 卓资县| 丹阳市| 绥芬河市| 卓尼县| 万源市| 清新县| 密云县| 洪江市| 四平市|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