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師
(化州中垌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化州 52514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李國師
(化州中垌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化州 525144)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從建立讀的基礎,讓學生自主預習;激發(fā)讀的興趣,讓學生反復誦讀;樹立讀的觀念,讓學生自發(fā)閱讀;開展讀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等方面來努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以達到人人想讀,人人會讀,人人樂讀的目的。讓學生“從肯讀到想讀,從想讀到會讀,再從會讀發(fā)展到樂讀”的境界,把學生引進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閱讀教學;自主預習;反復誦讀;自發(fā)閱讀;體驗成功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課是小學教學的核心部分。但多數(shù)教師往往只重視“教”而忽略了“讀”,對“讀”輕描淡寫,淡而化之。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彼裕處煈撆ε囵B(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以達到人人想讀,人人會讀,人人樂讀的目的。也就是要重視“讀”的重要性。
讓學生“從肯讀到想讀,從想讀到會讀,再從會讀發(fā)展到樂讀”的境界,把學生引進知識的海洋里遨游,這是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閱讀課時所做的一些嘗試。具體來說,有下面的幾點。
閱讀課,并不是學生要面對的洪水猛獸,也不是教師要攀爬的珠穆朗瑪峰,閱讀課同樣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與自主探究。上閱讀課時,教師應發(fā)揮好指導作用,但更需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也就是說,在學習閱讀課時要求學生將“自主性”發(fā)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因此,首先,學生應很好地完成預習任務。兒童興趣廣泛,精力充沛,學習欲望強烈,而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調(diào)動學生自主預習的積極主動性,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而要使學生樂于花時間去預習,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只是簡單地布置或規(guī)定預習任務,檢查時往往會大失所望,學生的預習很可能只是敷衍了事——簡單地在課文上畫上幾條線條而已。
筆者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先后進行了評選“小百通”(看誰收集的資料最多)、“小博士”(看誰理解課文最深)和“小問號”(看誰最會提問題)的比賽活動,學生都非常積極、自主地預習課文,這就為學習閱讀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猶如一艘通往成功之路的帆船一般:已建好了路標,測定了風向,堪好了航線。
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趣”?!胺彩歉挥谐尚У膶W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興趣是一種積極的認識導向,是鼓舞和推動學生閱讀的巨大動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故事激趣、游戲激趣、謎語激趣、歌曲激趣、懸念激趣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參與閱讀,進而主動提出疑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反反復復地誦讀,不斷加強語感的培訓。
例如,學習《金色的腳印》一文時,教師可利用題目設置懸念(這腳印是誰的?腳印怎會是金色的?),引導學生萌發(fā)閱讀的興趣。讀前,教師應先指導學生有感情、正確地閱讀課文;講解后,則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漸漸地,學生就會在反復誦讀中體會到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體會到了“人與動物,動物與人”之間的情感美。
學生的反復誦讀,有益于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還有益于發(fā)展個性。教育的一個根本目的,就是促進人的個性發(fā)展。語感具有個性差異,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讀之會有不同的感受,讀的次數(shù)不同感受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來展現(xiàn)個性。例如,學習《槐鄉(xiāng)的孩子》一文時,有些學生被槐鄉(xiāng)的有趣生活所吸引,有的被鄉(xiāng)野的美麗所陶醉,還有的則體會到槐鄉(xiāng)孩子快樂和勤勞的可貴……各有各的感受,各有各的情感體驗。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學生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就會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就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情感體驗,從而有可能塑造出這樣或那樣的個性。
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就會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閱讀的需要,從而樹立起必讀的觀念,由教師“要求去讀”發(fā)展到“自己想讀”的階段。所以,教師應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必讀觀念,使其自發(fā)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由此,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如:精讀法、略讀法、跳讀法、摘讀法等。教會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更善于處理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并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從而更有效地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能力。
例如,學習《聽聽,秋的聲音》一文時,學生本來就對秋天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季節(jié),充滿了愛意和無限向往的熱情。通過磁帶播放出的優(yōu)美音樂(內(nèi)有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和如詩畫般的秋景課件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樣,學生無論在聽覺還是視覺上都有著非常美好的享受。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原野里,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詩歌,沉醉于讀的樂趣中,讓秋的聲音縈繞于耳,綿綿不絕……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依賴于閱讀的興趣,而良好的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則依賴于學生在閱讀中對成功的感受。學生在閱讀中沒有成功的體驗,就難以形成我們所希望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感受成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學生建立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人人樂讀。如學習《青海湖,夢幻般的湖》時,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后,筆者進行了一個“朗讀小能手”(看誰讀得最優(yōu)秀)、“優(yōu)美詞句王”(看誰找到最多好詞好句)、“快樂小導游”(扮演小導游向同學們精彩地介紹青海湖)的讀書成果展示會。讓學生主動參與比賽,使每位同學都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從讀中受益,從讀中獲得成功。隨后,教師在課后頒發(fā)自己在課堂上所設計的獎項榮譽書。這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使學生讀后還更加想讀,會讀,樂讀……
通過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想讀,會讀,樂讀,讓他們體驗到讀書的樂趣,所以,在語文教學這個百花園里,教師應努力為孩子們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創(chuàng)造出一片讀書的天地,讓他們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盧妙清)
李國師,男,廣東省化州市中垌鎮(zhèn)中心小學,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