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慧
(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2)
思維是一種智能需要的認知過程,是人腦借助語言、表象、符號等元素,對客觀事物本質(zhì)及其規(guī)律進行認識的過程,是一種高級反應,區(qū)別人類與動物的最大不同點,具有概括性、間接性等特性,類型主要有動作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思維的過程主要包括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具體化、系統(tǒng)化等方面。
形象思維,是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伴隨著形象、情感以及聯(lián)想和想象,使需要思考記憶的部分在腦海中整合為清晰的形象,是用直觀形象與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通過事物的個別特征去把握一般規(guī)律從而創(chuàng)作出藝術美的思維方式。形象思維是建立在形象聯(lián)想的基礎之上,其思維活動與具體生動的形象相關聯(lián)在一起。想象是形象思維的高級形式,具有形象性、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高速概括性等特點,以強烈的情感作為思維活動的驅(qū)動力,形象思維也是一種藝術思維。
聲樂演唱藝術是一種古老的音樂活動,是人類最自然的情感表現(xiàn)手段,經(jīng)歷了漫長曲折的發(fā)展,傳遞著歌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聲樂演唱的學習不是依照簡單的模仿來實現(xiàn),而是要通過形象思維的分析,真正掌握聲樂演唱的技巧與方法才得以實現(xiàn)的。聲樂演唱發(fā)聲的過程,是心理形象思維的過程,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了掌握聲樂演唱的基本技能,精神思維練習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在演唱之前應該用心和思維來了解樂譜、了解歌曲,用內(nèi)心的耳聽到音樂,這些都是聲樂演唱發(fā)聲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形式,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運用形象思維對作品進行選擇、分析、處理,演唱時一定要有形象發(fā)展的過程,也就是說要用形象思維形成意象,用形象思維去感知。
1.形象思維與讀字
聲樂演唱離不開語言,語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音韻,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聲音效果,形成不同的唱腔,這樣不同的唱腔又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歌曲是音樂的朗誦,我們在演唱過程中要保證字中有聲,我們在課堂中強調(diào)“像說話一樣演唱”,就是為了讓演唱的狀態(tài)自然松弛,運用形象思維,像生活中說話那樣自然地去歌唱。
2.形象思維與呼吸
我們要積極運用想象思維,讓其在演唱過程中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對于“吸氣”教師應讓學生通過想象來感受吸氣,可以讓學生想象面前有一束香氣怡人的花,要在這種狀態(tài)下吸氣,做到氣沉丹田,接下來要做的是氣息控制,同樣運用形象思維,假設性想象,讓氣息流動起來,做好吸氣和吐氣。
3.形象思維與聲線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必須要把握好音色、聲線的控制,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采用形象思維,讓學生通過感知、想象、聯(lián)想等方法去把握聲線,通過形象思維的引導去打開演唱時真正需要的腔體。用打哈欠的方法打開喉嚨,讓聲音氣息保持通暢,之后利用假設想象建立“胸支點”,目的在于幫助歌者轉(zhuǎn)移喉嚨部位的緊張,歌者建立了這個支點便可以很好地獲得腔體共鳴,再運用哼鳴的方法去連接胸腔與頭腔,在演唱的整個過程中要將演唱的通道處于打開狀態(tài),讓演唱的氣息上下保持通暢。
4.形象思維與共鳴腔
聲樂演唱中共鳴的運用十分重要,良好的共鳴腔決定了獲得良好的音色和聲音立體效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形象思維來引導學生,如何打開胸腔、口腔、鼻腔、頭腔這四個腔體,讓學生運用想象把聲音聚集在腔體里面,要把演唱的聲音想象成一個有意識的拋物線條,氣從丹田進入橫膈膜,然后跳出橫膈膜,直至進入面罩到達頭腔,最終落于眉心,整個過程的完成要依靠形象思維,才能達到良好的聲音效果。
5.形象思維中的因材施教
在聲樂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表現(xiàn)出不同的個性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形象思維的比喻,只有采取不同形象思維的引導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在聲樂演唱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運用。
1.形象思維在情感處理中的運用
在演唱中,想要很好地詮釋感情,必須樹立起真實的音樂形象,因為聲樂演唱的情感表達源于音樂形象。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發(fā)揮形象思維的作用,讓學生正確地處理好情感表現(xiàn),讓學生的演唱具有真實感和神韻性,運用形象思維將音樂作品的情景形象化,做到身臨其境地去演繹音樂作品,這樣便會讓情感真實流露。
2.形象思維在提高演唱藝術表現(xiàn)力中的運用
形象思維對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地形象化,與此同時還將音樂作品的詞語物體化,在演唱的過程中讓演唱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樹立音樂作品的音樂形象,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對作品的情感加深理解和體驗,進而不斷提升對音樂作品的藝術處理水平,在完成音樂作品二次創(chuàng)作的同時,提高演唱藝術的表現(xiàn)力。
提高演唱者的形象思維能力,在掌握形式多樣的音樂語言基本知識以外,還要對音樂作品的整體內(nèi)容加深了解,豐富音樂形象積累,培養(yǎng)演唱者的直覺感知能力,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培養(yǎng)。
1.用心聆聽音樂作品,增強音樂直覺能力
想要增強直覺能力首要任務是提升演唱者自身的聽覺能力,因為在藝術實踐之前,聽是唱的先決條件,在日常的訓練中要大量的聆聽音樂作品,了解不同風格地域的作品,建立了良好的音樂聽力,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直覺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
2.認真分析音樂作品,增強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我們通過聆聽只能了解音樂作品其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認真分析音樂作品,用心思考、感受,對音樂作品的伴奏、和聲、織體做到細致分析。
3.用心體會音樂作品,增強對音樂的感悟能力
要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深度挖掘音樂作品的內(nèi)在精神,在掌握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地剖析作品表達的細微情感,并從中得到感悟。
4.用心記憶音樂作品,提高音樂表象積累
音樂作品是聲音藝術,自身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在藝術實踐中,記憶是積累音樂表象的實現(xiàn)前提,我們可以通過三方面來提升歌者對音樂作品的記憶力。首先演唱者要默讀音樂作品的歌譜,目的在于訓練內(nèi)心歌唱感的同時,加強對音樂作品的記憶;其次是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對音樂作品進行反復演唱,最終達到加強記憶的目的;三是演唱者要品評作品。
建立其良好的形象思維,便能更有效、更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建立良好的形象思維關鍵在于要具有較強的聯(lián)想及想象能力。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培養(yǎng)想象力,發(fā)展形象思維能力。首先,要掌握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要把握音樂作品的內(nèi)在本質(zhì),在提升音樂語言感知能力的同時,運用充足的聯(lián)想和想象。其次,是不斷豐富對音樂作品的聯(lián)想、想象體驗。第三,需要積累豐富的情感體驗,并積累豐富的曲調(diào),演唱中思維線條的感受,以此來不斷提高音樂、聲樂的形象思維能力。
首先我們要充分運用形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對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理解。通過歌詞的感悟去真正的理解作曲家的寫作意圖,音樂作品的歌詞想象對于聲樂表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演唱者要深刻認識理解音樂作品歌詞的意境與情感,通過調(diào)動形象思維,激發(fā)自身的聯(lián)想與想象,以此來深層挖掘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
其次我們要充分運用形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加強歌者演繹音樂作品的聲音運用。音樂作品的風格各異,在演唱不同音樂作品時,都需要積極發(fā)揮形象思維能力,將自己腦海中想象的元素像串珠子一樣地串聯(lián)起來,讓整個演唱過程順暢自然。
形象思維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智力活動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包括藝術學科,都需要調(diào)動豐富的形象思維、想象力,達到科學的高度。那么聲樂演唱也是一樣的,若想演唱好一首聲樂作品,離不開形象思維的運用。
[1]劉藝.形象思維在聲樂教學與演唱中的應用與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06).
[2]普凱元.人是怎樣接受音樂的-談音樂與心理.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