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摘要:如今,人們對自我身體素質的要求逐漸提高,也逐漸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體育課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意志的培養(yǎng)等都有重要影響。本文結合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尋求更有效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體育課程對初中生的身體發(fā)育和個人成長都起著重要作用,在加強初中生身體鍛煉的同時,還會對其意志品質產生影響。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也被人們重視。當前教學過程中,受學校、教師及學生個人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學內容與學生發(fā)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積極探究更科學的教學模式。
一、主動參與策略
現(xiàn)代的學生,因為生活條件跟以往相比大不相同,娛樂方式趨于電子化,所以很多人不再主動參加體育鍛煉,肥胖現(xiàn)象越發(fā)突出。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如果只將體育課程作為一種任務,學生被動地接受,并不能收獲效果,只有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主動性,變“要我鍛煉”為“我要鍛煉”才能起到促進身心發(fā)展的目標。
(一)情景教學
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利用情景教學無疑既新穎又有針對性。情景教學可以是生動的圖像、音樂或者多媒體,既簡明易懂又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學習跨欄,可以先給學生觀看一段劉翔奧運會上的精彩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借助多媒體,也能更直觀地剖析跨欄的動作分解和組成,比起傳統(tǒng)的語言傳授方式高效得多。
(二)問題引導式教學
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關系到課堂效果,因此老師需要用多發(fā)問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觀察和思考,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因此體育老師要善于設計問題。比如在投籃教學中,學生練習的時候可以提出“立正投籃還是跳躍投籃的命中率更高”“手腕發(fā)力還是手臂發(fā)力”等問題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
(三)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體能和基礎都不是一樣的,而參與率又是體育課堂上衡量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根據學生自身的差異,運用分層教學,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定不同程度的課程和目標,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性。如投籃考核中,男生必須投中10球才合格,女生則投中7球合格。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式和內容
初中體育是一門較為靈活的課程,教育教學方式也很多。新的發(fā)展時期,教師也要不斷嘗試多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常見的有自由學習教育、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法。
(一)自由學習教學
這是最為常見的體育課教學方法,教師要在體育活動開展前,向學生講解各項運動基本知識、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對體育活動有初步認識,然后要做好熱身運動,這是體育活動前必須注意的環(huán)節(jié),以免造成學生運動過程中肌肉拉傷等現(xiàn)象。在接下來的運動中,要全程關注學生的活動,對學生的動作加以指導和糾正,并隨時記錄好運動中存在的問題不足,以便今后做突出強調和鞏固練習。最后,活動結束后,要對活動做好點評,采取適當鼓勵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是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重要體現(xiàn),也在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發(fā)展。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用游戲的形式,如排球課上可以讓學生做顛球比賽,也可以讓學生采取分組比賽等形式,豐富體育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教學的樂趣。
(三)舉辦運動會
學??梢赃m當?shù)呐e辦一些運動會,并且有效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運動會,并且給學生提出適當?shù)慕ㄗh,讓他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去參加比賽。通過運動會,讓學生能夠真正體驗到體育的可貴,切身體會到真正的體育精神,這樣更加有利于中學熱愛上體育這門學科,從而激發(fā)他們對體育的興趣。此外,在開展完運動會以后,學??梢员M可能多的給參加過運動會的人參與獎,這樣他們就會認識到學校對參加體育運動的認可,才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成績適當?shù)脑黾舆\動會的次數(shù),并且,每次舉辦運動會,學校都應該不斷的改變運動會的項目,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參加運動會的興趣。例如,在舉辦運動會時,學校可以為女子設置800米、跳高、跳遠、跳繩以及1500米等各種項目,而男生可以設置1000米、3000米、沙地跳遠以及鉛球等更高難度的比賽項目。
三、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策略
評價是否公平、合理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評價多注重結果,忽視了學生的參與過程,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因此,體育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一)分層評價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采用分層評價,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分層評價內容包括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下學生的自主鍛煉情況,注重學生平時的評價,也即是綜合評價。分層評價使學生得到了公正的評價,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練習的勇氣。
(二)評價方式
傳統(tǒng)教學評價注重結果,忽視過程,教師是唯一的評價主體。體育教學要改變這種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三種途徑。同時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建立課堂學生行為記錄卡、學生體育成長記錄袋等,保障了評價的公平、公正。這樣能改正學生的課堂行為,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四、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環(huán)境下,作為體育教師,首先,應當能夠深刻理解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并且樹立與之相適應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教師占據主體位置的思想,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一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應當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導向,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關于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個性發(fā)展等方面的綜合培養(yǎng),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其次,體育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運動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目標,樹立科學的體育教育觀念,積極參與體育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活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且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改以來,越加講究課堂教學的效率。且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高壓力的環(huán)境下,對人的身心素質和身心發(fā)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體育的作用也變得越加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淑真.新課標下教師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0(36).
[2]鄭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