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霞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既“得意”又“得言”呢?筆者認為,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微習作的意識,將習作指導與閱讀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文本為載體,將文本感悟與習作指導有機結(jié)合,打造一個集“讀、賞、寫”為一體的、直抵學生心靈的課堂,激活學生言語的張力,使學生愛上閱讀、愛上習作、愛上生活。
習作中選擇恰當?shù)乃夭姆浅V匾侨绾芜x出能夠充實文章內(nèi)容、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呢?筆者以為,教師應先從題目開始,對學生滲透選材意識,讓他們從選題中探索選材的方法。
【案例1】《姥姥的剪紙》一課的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能給這幅圖取個名字嗎?
生:老牛和兔子。
生:期盼。
生:老牛兔子離別圖。
……
師:不錯,你們說的都很好。
上述片段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選題意識的教學,但在學生說完以后,教師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選題的指導。如果重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話,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將題目寫在黑板上,之后提問學生:“你認為哪個題目好?為什么?”讓他們在進一步自我思辨中明晰選題的重要性。如此學生便不難發(fā)現(xiàn),“期盼”的意味深長。教師可繼續(xù)指導:“好在哪里?”從而讓學生明白題目不僅要簡潔,還要新穎。
當學生有了選題的意識后,教師再逐步滲透習作中對材料的選擇和處理意識,學生便能學會圍繞中心選材用材,寫出自己滿意的習作。
教師常常要求學生做到慧于心和秀于筆,便應適時對學生進行片段意識的訓練,可憑借文本鏈接生活,對學生滲透一定的片段意識。
【案例2】
師:大自然這位偉大的母親還有許多值得稱贊的地方,你能仿照這樣的句式,試著說一說嗎?(出示課件:________是她________的________。)
生:彎彎的月亮是她迷人的微笑。
生:絢麗的晚霞是她羞澀的紅暈。
生:迷蒙的細雨是她幸福的淚水。
……
師:多么富有詩意的語言啊,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這份情感。
上述教學片段選自一位教師執(zhí)教的《孔子游春》第2自然段的課堂實錄,教師只是讓學生試著仿寫,之后便進行了朗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其實,教師可以運用微習作的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由句到段的習作意識??上日垖W生在小組內(nèi)練習,再派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最后在發(fā)言的開頭加上“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使得學生的語句變成一段話。如此,不僅訓練了學生的片段意識,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品味文本中語言的表達方式,積極從文本中發(fā)現(xiàn)習作因子,尋覓最佳切入點,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案例3】教學《秦兵馬俑》第8自然段時,教師這樣引導進行“讀寫結(jié)合”:
師:兵馬俑的神態(tài)就這么多嗎?
生:不是的。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省略號。
師:省略了什么?
生:其他兵馬俑的樣子。
師:(出示幾張兵馬俑的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個兵馬俑的樣子,用筆寫一寫你所看到的兵馬俑。
案例中,教師只是執(zhí)著于兵馬俑的續(xù)寫,而沒有向?qū)W生滲透學以致用的意識。其實,教師完全可以依托文本的寫法,喚醒學生的運用意識,讓學生借助合理的想象,由人物的神態(tài)推測人物的內(nèi)心。可這樣設計:請幾位學生現(xiàn)場做表情動作,讓大家學以致用,根據(jù)觀察展開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結(jié)合起來,寫出自己的精彩。
文本給學生習作提供了一種視角,教師可借助文本以“微習作”為突破口,激活學生言語的張力,讓學生的習作之旅散發(fā)出絢麗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