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露平
【內(nèi)容摘要】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只有一步步地攀登,才能到達頂峰。而這一步步的攀登,便是積累的過程,是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過程。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對高中語文學習的積累展開探討,以求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與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 素材積累 語文素養(yǎng)
引言
語文是一門積累性的學科,其學科成績的提高無法離開學生對于素材的日積月累。很多學生語文學習很努力,卻發(fā)現(xiàn)成績很難提升,其實這就是因為積累的素材不足以產(chǎn)生質(zhì)變。為此,本文提出一些高中語文的積累方法,希望能夠巧妙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積累名人資料
在日常的語文課文學習以及課外的閱讀中,學生會了解到古今中外很多的大家,但是通常情況下學生僅僅對這些大家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這個最基本的了解對于學生的語文積累而言微不足道。因為一旦遇到某位大家的文章,學生是難以根據(jù)現(xiàn)有的作者資料來挖掘更多內(nèi)容的,而如果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關于名人的資料,比如著名作品、寫作風格、生活背景、個性特色、履歷等,那么再遇到這些名人的文章時學生便能夠聯(lián)系所掌握的名人資料來進行推斷和猜想,從而對所閱讀的文章主題有所感知。同時,學生所積累的名人資料也能夠激起學生的上進心,并且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積累名著資料
到了高中階段,學生所接觸的古今中外的名著越來越多,有的是在課本上學習的名著的片段,有的則是自主閱讀的名著,還有的是閱讀關于名著的介紹和讀后感,但是通常情況下如果不加以積累,學生會遺忘,或者將名著的作者、情節(jié)弄混,從而使名著的學習低效化、無效化。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累名著的資料,在專門的積累本子上將自己所有接觸到的名著都記錄下來,具體來說可以記錄名著的作者、年代、國籍,也可以是名著的情節(jié)、語句,以及相關評論,或者是自己的閱讀心得。當學生將這一切記錄下來,積累下來,并且不斷地進行翻閱回顧之后,名著就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我班有一位同學十分喜歡《紅樓夢》,他從高一便開始用一個專門的本子來記錄關于《紅樓夢》的資料,里面涵蓋了很多的內(nèi)容,有《紅樓夢》人物關系圖、《紅樓夢》詩詞,判詞、《紅樓夢》中十二釵的特點、劉心武與蔣勛等大家對于《紅樓夢》的解讀,同時,這位學生還在其中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及閱讀《紅樓夢》的感觸??梢哉f,這是我們班上的“小小紅學家”,他對于《紅樓夢》的了解甚至要比老師還多,這些積累不僅豐富了他的閱讀內(nèi)容、拓寬了閱讀視野,也對其詩詞歌賦方面的能力有所增進。在寫作的過程中,這位同學多次運用自己積累的《紅樓夢》知識,引經(jīng)據(jù)典,大大提高了寫作的水平和層次。相信,只要學生能夠認真地積累名著,勢必會從名著中獲益匪淺。
三、積累優(yōu)美語句
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語文學習以及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很多優(yōu)美的語句,或氣勢滂沱,或娓娓道來,或含情脈脈,或邏輯嚴密,這些語句各具特色,讀之便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但是通常情況下,學生會讀過則忘,因此對于學生的語文成績并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將其積累下來,并不斷地朗誦甚至背誦,便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語句中感受到文字的美,并學會更好地表達。比如,“雙眸似水,卻帶著談談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纖纖,膚如凝脂,雪白中透著粉紅,似乎能擰出水來,一雙朱唇,語笑若嫣然,一舉一動都似在舞蹈,長發(fā)直垂腳踝,解下頭發(fā),青絲隨風舞動,發(fā)出清香,腰肢纖細,四肢纖長,有仙子般脫俗氣質(zhì),著一襲白衣委地,上銹蝴蝶暗紋,一頭青絲用蝴蝶流蘇淺淺倌起,額間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掃,面上不施粉黛,卻仍然掩不住絕色容顏,頸間一水晶項鏈,愈發(fā)稱得鎖骨清冽,腕上白玉鐲襯出如雪肌膚,腳上一雙鎏金鞋用寶石裝飾著,美目流轉(zhuǎn),恍若黑暗中丟失了呼吸的蒼白蝴蝶,神情淡漠,恍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一般,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如同煙花般飄渺虛無而絢爛?!边@一段描寫女子的語句十分流暢,運用了神態(tài)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可以為學生在作文中進行人物描寫提供良好的借鑒。又如,“轉(zhuǎn)眼之間,夕陽被大海吞沒了。整個天空和海洋頓時暗下來,靜下來。低頭望去,大海在腳下起伏著,翻滾著。海水像又黑又濃的墨汁,在無聲地翻滾著,沒有陣陣拍岸的驚濤,沒有排排洶涌的巨浪,只有像開了鍋的沸水一般翻滾的浪。一個個巨大的氣泡從海底涌上來,‘嘩地裂開,砸向黑漆漆的海面,四周的海水一陣沸騰,翻滾著,打著旋,縱橫著,嗚咽著。沉下去的越發(fā)濃重,涌起的則閃爍著炫目的青光,令人不寒而栗。”這段景色描寫運用了比喻,擬人,十分形象、直觀,可以為學生的寫景作文提供良好的參考。當然,不同的語句具有不同的特點,學生應該廣泛積累,從而獲得更多的寫作啟發(fā)。
四、結語
以上,我們從積累名人資料、積累名著資料、積累優(yōu)美語句三個方面就高中語文的積累展開了研究。其實,積累并非僅僅局限于以上幾個方面,還有更多的語文知識、語文內(nèi)容需要我們加以積累,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1] 徐林祥.“語文就是語言”——重溫葉圣陶先生關于“語文”含義的論述[J]. 語文教學通訊,2008(07).
[2] 楊建強. 積累: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J]. 龍巖學院學報,2006(S1).
[3] 于永正. 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我的語文教改探索[J]. 江蘇教育,2000(Z1).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