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2017-02-23 09:58:20趙曉燕王曉春李宜廷
      關(guān)鍵詞:外語跨文化意識

      趙曉燕,王曉春,李宜廷

      (忻州師范學院 公共外語教學部,山西 忻州 034000)

      ?

      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趙曉燕,王曉春,李宜廷

      (忻州師范學院 公共外語教學部,山西 忻州 034000)

      大學英語是我國當前最普及、最基礎的外語教學學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準確掌握語言和文化的關(guān)系,既是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英語人才的必須之舉。結(jié)合當前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圍繞課堂導入、課堂教學以及課外活動3個環(huán)節(ji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途徑和方法有以下3點:在課堂導入中,通過介紹背景知識、對比中外文化、借助文化沖突等予以引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課外活動中,向?qū)W生推薦有意義的影視作品、優(yōu)秀課外學習資源,組織有利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體驗跨文化意識。

      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背景文化;課堂教學激發(fā);課外活動體驗

      DOI號:10.13320/j.cnki.jauhe.2017.0066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語言。語言既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語言反映文化,文化要靠語言去傳承和傳播。胡文仲老師在《跨文化交際學概論》中指出:“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由于語言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人類文化才得以產(chǎn)生和傳承。不存在沒有語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沒有文化的語言?!睂W習語言,離開其所承載的文化,就會像人們常說的“讀死書”,只能掌握知識的表象,卻丟掉了知識的靈活,出現(xiàn)謬誤也就不可避免了;教學語言,不介紹其所承載的文化,就像是古人所說的“授人以魚”,只解決了眼前問題,而忽略了根本問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留下了隱患。在外語教學中,只有教會學生從文化層面理解和掌握語言,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實務型的外語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樹立語言學習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在外語學習中時時注意到文化對語言的重要影響。

      大學英語是我國當前最普及、最基礎的外語教學學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它對促進其他涉外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意義。2016年9月24日,由中國教育語言學研究會、《外語研究》編輯部和中國礦業(yè)大學外文學院主辦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視角大學外語學科建設和跨文化人才培養(yǎng)高層論壇”在徐州舉行,與會專家對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倡議外語教師應該拓展研究領(lǐng)域,主動適應大學外語教學新要求,認真研究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問題。

      一、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

      “跨文化意識”是西方學者漢維(Hanvey,1979)提出的理論,指的是理解和承認文化差異的能力(the capac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翱缥幕庾R要求人們認識到自己具有文化屬性,也要基于同樣的認識去探尋其他文化的突出特征”。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身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不僅要清楚認識文化差異,還要深入理解并接受文化差異。

      隨著國際交流和合作的日益頻繁,跨文化意識理論的重要性和對實踐的巨大指導意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可。在跨文化交際中缺乏跨文化意識,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的負面后果。如我國上海產(chǎn)的“白翎”牌鋼筆,在出口英美國家時,遭遇市場慘敗。事后發(fā)現(xiàn),該鋼筆在投入英美市場時,翻譯為“White Feather”牌,而英語中有習語“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其意思是臨陣脫逃;“White Feather”正好是膽小、怯懦的象征。在語言應用中沒有考慮文化差異,缺乏跨文化意識,是該鋼筆在英美市場失敗的重要原因。前述案例說明,涉外的語言應用是一種典型的跨文化交際,不同的國家基于文化的不同,對于同一用語的理解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而這種不同的認識可能誘發(fā)遠超過其本身矛盾的沖突。在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的使用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文化層面解析和理解語言,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對語言的認識誤差,是一個嚴肅的科學課題。王佐良先生說:“不了解語言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因此,在外語學習、教學和應用中,培樹跨文化意識是必須之舉,也是預防涉外語言實踐出現(xiàn)錯誤的必然要求。

      大學英語教學是一門最基礎的外語教學學科,也需要跨文化意識理論的指導?!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知識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zhì)教育課程”。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拉多(R. Lado) 在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 一書中這樣說到:“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蔽覈S多專家學者,如陳光磊(1992)、束定芳、莊智象(1996)、胡文仲(1999)、畢繼萬(2009)等都強調(diào)了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準確掌握語言和文化的關(guān)系,既是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英語人才的必須之舉。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簡稱“一帶一路”戰(zhàn)略。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深入推進,國家對外語人才特別是英語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培養(yǎng)一批具有跨文化實務交際能力的高素質(zhì)英語人才,已經(jīng)成為我國對外交流實踐的緊迫需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也是適應這一實踐需求的必然之舉。

      二、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

      下面結(jié)合《新視野大學英語 讀寫教程》(第二版)有關(guān)課文的教學,討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途徑和方法。

      (一)在課堂導入中介紹背景文化予以引導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中,課堂導入(leading-in)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整個課堂教學起到了鋪墊作用。在課堂導入中介紹背景文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給學生以啟迪,為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背景文化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講,主要有以下3種。

      1.背景知識導入。講授新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背景知識。在導入時,教師以介紹人物或事件、時代背景等為切入點,使學生了解課文背后的文化因素。以第四冊第二單元Section A 課文Charlie Chaplin為例,這篇課文主要從事業(yè)和情感兩個方面簡述了卓別林的生平,文章很簡單,但如果沒有充足的背景知識鋪墊,學生很難從這篇課文中真正了解卓別林這個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在進行背景知識導入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補充介紹卓別林時代的社會情況、歷史背景、文化背景及卓別林的生活經(jīng)歷、社會評價等,使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課文的語言和內(nèi)涵,引導學生認識到了解背景文化對課文學習的重要性。

      在導入背景知識時,也可利用圖片、報刊展示等更直觀的方式進行。如第三冊第四單元Section A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這篇課文介紹了代表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教師可以利用課文已有的插圖進行導入,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搜集美國五大文化象征的精美圖片進行導入。為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圖片講述相關(guān)的文化、歷史故事,這樣容易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通過欣賞圖片、聽取講解,學生會對美國文化的象征產(chǎn)生直觀的感性認識,并不自覺地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萌發(fā)朦朧的跨文化意識。此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課文背景知識。借助動聽優(yōu)美的音樂、精彩的電影片段,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原汁原味、純正的英語,還能置身于與文化內(nèi)容相適應的情境中對課文背景進行了解。如課文Charlie Chaplin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卓別林經(jīng)典影片的片段進行播放,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就會對課文中關(guān)于卓別林熒幕形象的描述有更準確的了解,這些形象在中國文化印象中是沒有原型的。

      在以培樹跨文化意識為教學目的的背景知識導入中,教師應圍繞以下兩個要點開展工作:一是引導學生逐步認識文化對語言的重要影響,幫助其掌握文化和語言的關(guān)系;二是引導學生對語言學習中的文化差異保持關(guān)注,并將這種關(guān)注培養(yǎng)成一種習慣。

      2.中外文化對比導入。在背景知識導入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加入中外文化對比導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感悟,為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生根發(fā)芽澆水施肥。如第三冊第三單元Section A 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一文,這篇課文的主題是美國海德中學的辦學原則:品德至上。教師在對海德中學的學校性質(zhì)、辦學理念、發(fā)展歷程等背景知識導入的基礎上,可加入對中美學校教育異同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對中美辦學原則、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進行比較討論,使學生更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同時,讓他們直接體會到跨文化意識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再如第二冊第七單元Section A Face to Face with Guns,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中美槍支管理的不同進行比較,使學生認識到中美槍支管理的不同是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產(chǎn)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承認這種文化差異的能力。

      在中外文化對比導入階段,教師可根據(jù)情況對跨文化意識的理論向?qū)W生作一介紹,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有意識地掌握,并靈活應用。

      3.借助激烈文化沖突導入。第四冊第二單元Section A課文Graceful Hands,講述了一位醫(yī)生和一位即將離世的病人之間的故事。為了避免使家人傷心,在生命的最后一晚,病人堅持獨自面對死亡。讀到如此內(nèi)容,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學生是很難理解的。還有第四冊第七單元Section A課文Bill Gates,蓋茨在上大學期間做出了退學的決定,并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開拓自己的事業(yè)。這對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學生也是難以接受的。這就產(chǎn)生了文化沖突,教師可借助這些激烈的文化沖突分析文化差異、引導學生體悟文化差異的巨大影響力,進一步感知外語學習中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在激烈文化沖突的情境下,教師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會快速提高。

      (二)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

      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教材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從而培樹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運用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合作式、任務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第二冊第六單元Section A課文As His Name is, So is He是體現(xiàn)名字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一篇文章。文中涉及到了如“Debbie”等許多的英文名字,尤其是第六段中有這樣的句子:Wouldn’t you be surprised to meet a carpenter named Nigel? A physicist named Bertha? A Pope Mel? 如果學生平時缺乏對英文名字的文化認知,就會難以理解句子內(nèi)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探究式、討論式、合作式等多種方法組織學生圍繞話題“姓名及其內(nèi)涵”展開小組討論。通過對具體的中英姓名如“Harry”、“Nigel”、“Bertha”、“春燕”、“衛(wèi)東”、“國慶”等的分析,指導學生了解漢英人名姓氏的來源、命名原則以及命名方式等方面的異同,認識到“人的姓名也是一種文化,每個人的姓名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

      通過了解并掌握姓名的文化特征,學生才能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深刻感受文化對語言的影響,從而體會到跨文化意識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2.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感受語言藝術(shù)魅力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文化差異。如第二冊第三單元Section B 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一文描述了一位華裔女孩帶著白人男朋友Rich到自己家中拜見母親的經(jīng)歷。該文選自著名美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Amy Tan)的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1989)。文中涉及到了中美文化差異,尤其是飲食文化和餐桌禮儀方面的差異。由于文化差異,Rich犯了一連串的錯誤,引起了交際的失敗。然而,Rich對此卻沒有意識,反而自我感覺良好。

      在課文學習中,教師可播放電影《喜福會》中的一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看Rich在餐桌上的表現(xiàn),以及他未來岳父岳母的“驚詫”,從而激發(fā)學生自覺樹立跨文化意識的熱情。此外,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設置情景,組織學生用英語分組、分角色表演課文內(nèi)容。學生在自導、自演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切身體會了跨文化意識在外語學習、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意義。

      (三)在課外活動中體驗

      教師可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安排學生完成一些有助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休閑中體會文化差異的影響。

      1.向?qū)W生推薦有意義的影視作品。賞析影視作品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對文化的了解。教師可以推薦學生欣賞一些展示文化沖突的影視作品,如《喜福會》《推手》《刮痧》 等,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深切地感受文化差異及其影響;也可以推薦一些展示外國歷史、文化的外語影片,如《亂世佳人》《與狼共舞》《當幸福來敲門》等。這些影片畫面唯美、內(nèi)容真實、貼近生活,通過賞析影片,學生不僅可以親臨英語語言環(huán)境,接觸原汁原味、純正的英語,還能直觀感受文化和語言的內(nèi)在關(guān)系,自發(fā)地適應在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中的思維方式轉(zhuǎn)換。

      2.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課外學習資源。文學作品往往是一個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集中反映。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并讓學生就閱讀時感受到的文化差異、文化沖突、文化對語言的影響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愛情類作品可推薦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勃朗特姐妹的《呼嘯山莊》《簡·愛》,托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以及霍桑的《紅字》等;戰(zhàn)爭類作品可推薦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太陽照樣升起》等。學生在帶著問題閱讀并賞析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會對跨文化意識的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向?qū)W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網(wǎng)絡學習平臺,如愛課程中國大學慕課平臺、Coursera慕課平臺,以及一些關(guān)于介紹外國文化、中外文化對比的網(wǎng)站等,使學生多渠道感知、體會文化差異,體驗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3.組織有利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課外活動。教師可在課外定期組織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短劇或小品、英語歌曲表演、英文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表演純正的英語作品,在表演中掌握外國作品的用語規(guī)則,并與母語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的文化因素。有條件的,可邀請外籍教師、外籍朋友參加,鼓勵學生用英語與外籍教師、朋友進行面對面交談,直觀感受外籍人士的語言應用特點,交流語言應用中的文化因素。

      通過課前導入、教學中激發(fā)、課外體驗3個環(huán)節(jié)的不間斷引導,學生一般會逐步經(jīng)歷對跨文化意識認知的四個階段:一是直觀感受到文化差異;二是認識到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三是萌發(fā)跨文化意識;四是主動運用跨文化意識指導學習。這四個階段是一個漸近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細心把握、準確引導。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意識理論對外語的學習、教學、應用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培樹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準確掌握、精準應用能力,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實踐需要、時代要求的高素質(zhì)、實務型外語人才。

      [1] Lado R. 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M]. New York: McGraw-Hill,1964.

      [2] 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 陳放.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創(chuàng)新高校外語教育新論[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31-35.

      [4] 鄧建輝.目的語文化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6]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9.

      [7] 李玉穎.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5):91-93.

      [8] 孫莉莉,李新欣.電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沖突和差異[J].電影評介,2009(15):20-21

      [9] 孫勉志.漢語環(huán)境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1.

      [10] 覃俏麗.文化習得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南方論刊,2015(5):49-51.

      [11] 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編輯:劉偉霄)

      2017-03-17

      忻州師范學院院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JG201328)成果之一。

      趙曉燕(1978-),女,山西忻州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與翻譯。

      G642.0

      A

      1008-6927(2017)03-0065-04

      猜你喜歡
      外語跨文化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个旧市| 闽侯县| 和龙市| 新民市| 临夏市| 瑞昌市| 乐昌市| 灵璧县| 柯坪县| 广饶县| 独山县| 伊金霍洛旗| 渝中区| 七台河市| 红原县| 东光县| 长沙市| 阳原县| 大丰市| 衡阳市| 灵武市| 武威市| 鸡泽县| 鹤岗市| 偃师市| 芦山县| 平乐县| 邻水| 定安县| 永仁县| 罗江县| 楚雄市| 平昌县| 丰城市| 醴陵市| 如皋市| 遂昌县| 磐石市| 紫阳县| 怀远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