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萬華小學 王 嫣
激活參與,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山東省煙臺市萬華小學 王 嫣
現代化教學理論認為,數學課堂的教學應當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數學教師應當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激活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
激活參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現代化教學理論認為,數學課堂的教學應當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所以,數學教師應當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激活小學數學課堂。
要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首先要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使數學課堂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枯燥、單調變得有活力、有生機。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當學生對數學有興趣時,才能夠推動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興趣中逐漸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數學系統(tǒng),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進行數學課的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課前情景的導入和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樂趣中體驗到數學學科獨特的邏輯魅力,讓學生愿意去探索數學領域未知的謎團。對于數學課前的導入,采用懸念問題法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好的一種引入方式,巧妙設置疑問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年、月、日》的教學時,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課前教學引入方式,可以采用“懸念導入法”,巧妙地設置疑問,利用疑問來激起學生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比如,教師給學生們講一個例子:有一個小朋友,他今年已經12歲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只過了三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這時學生的情緒就被帶動了起來,學生會急切地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此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堂課學完之后你們就會知道為什么了。于是,在利用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又成功地將學生的好奇心理轉變?yōu)閺娏业那笾?,提高了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
操作往往是學生能夠親身體會,獲得知識的最好方式和途徑。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去進行操作學習,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進行技能的培養(yǎng),在動腦思考的同時進行邏輯的練習。操作,本身就是一個手腦并用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進行操作的時候,要將眼、口、手、腦多種感知器官進行綜合利用,于是學生的技能、技巧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并且在學生進行操作的同時,不知不覺提高了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積極性。小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愛玩的心理很重,而實行操作教學,往往能夠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加強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個人參與度。
例如,在進行《圓錐的體積》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利用硬卡片自己動手制作一組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一組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和圓柱,一組等高不等底的圓錐和圓柱,然后讓學生將制作好的道具帶到課堂,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分給每個學生適量的道具砂,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用圓錐將圓柱裝滿道具砂,需要幾次完成呢?學生在經過反復的試驗、觀察和思考,會發(fā)現用等底等高的圓錐向圓柱內裝滿道具砂剛好需要三次,其他的圓錐所需要的次數則不一樣。此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向圓錐和圓柱內裝入的道具砂是不是就相當于圓錐和圓柱的體積呢?那么,圓錐和圓柱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通過觀察,學生不難得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其等底等高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的結論。于是,在教師的一步步啟發(fā)下,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實踐獲得了數學知識,同時加強了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fā)展,競爭與合作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工作中越來越重要,數學課堂的教學不僅僅要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計算的習題,更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去了解競爭與合作,使學生在學習中、在生活中都能夠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既能夠使學生相互合作,進行數學內容的學習,又可以激起學生的競爭心理,使學生積極投入數學課堂,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效率。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能夠促進學生積極進行問題的探討,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并且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進行競爭,但在競爭的同時,學生也能夠發(fā)現其他學生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短處,并將同學的優(yōu)點加以學習,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例如,在進行《可能性》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分配小組,交給每個小組預習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每個人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然后進行導學案上習題的練習,對于初次進行預習的學生來說,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不夠清楚,于是練習時學生可能會發(fā)生較多的習題錯誤,因此教師可以在講解前先給出習題的答案,讓學生在小組內先進行問題的解決,學生可能會因為問題的正確解法展開積極的討論,而學生積極的討論也正體現了學生在小組合作時積極地參與到了數學課堂中,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的被動地位,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激活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