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前夕,我向近30所中學發(fā)出同一條微信:“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身上的共性特質為愛國敬業(yè)、創(chuàng)新奉獻、愛民為民、勇敢堅毅、大公無私和誠信友善;2016年‘春晚的主旋律為愛國、友善、和諧和歡樂;2016年全國‘兩會力主以民為本、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和綠色發(fā)展等治國發(fā)展理念。以上三大方面的思想觀念很可能與2016年高考作文題的立意息息相關,考生們應高度重視并做好相應的準備,以不變應萬變,力爭取勝?!?/p>
說來也巧,今年高考前一天,我應某中學之邀,給學生講了《讀書·踐行·歷練三結合是學好語文必由之路》的專題講座。語文科考試剛結束我就接二連三收到反饋信息,有說我“分析預測精準”的,也有說我“猜中”的。說我“猜中”,我不敢茍同;說我“分析預測精準”,我笑納了。
恢復高考近40年,我參加了34年高考評卷工作,任語文組長22年。我一直跟蹤研究作文的命題現狀與規(guī)律,最終悟出了“高考作文早知道”的真諦。
對高考作文的命題,我從來不猜,而是立足于摸清其命題規(guī)律。那么高考作文的命題規(guī)律是什么呢?
就拿今年全國統(tǒng)一出的三道作文題來解讀好了。全國甲卷作文題提供一組漫畫材料(獎懲之后),要求考生就“進步與退步”“表揚與批評”的話題進行思辨、評價;全國乙卷作文題提供“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話題,要求考生就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主要三條途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全國丙卷作文題提供“小羽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材料,要求考生就她研制花茶、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故事,抒寫情懷。
不難看出,這三道作文題都緊扣現實(國家基礎教育問題和國家改革開放中的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問題等),同時,體現出“作文育人”“立德樹人”的思想,讓每個考生在同一起跑線上,抒寫情懷,表達語文功力。一言以蔽之,高考作文命題始終堅持著現實性、教育性、有寫性和公平性的四原則。這是高考作文一定要踐行“作文育人”的宗旨所決定的,也是服從于國家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需求所決定的。
因為作文命題需要緊扣現實、貼近學生實際、突出教育功能,又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學生的公平競爭,所以高考作文絕不會出脫離實際的偏題、怪題。沒了偏題、怪題,作文題目就不存在神秘性。正如我所說的“高考作文早知道”,考生們臨場就能自信從容揮毫寫出水平、寫出自我。
那么,2017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題走向又該如何呢?
眾所周知,單從寫作而言,國家通過考試會優(yōu)先選拔出熱愛祖國、熱愛民族,關心熱愛生活和生命,并具有思維敏捷和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善于運用母語表情達意的人才進入大學深造。正因為如此,高考命題專家、語文教育界有識之士認為:高考作文命題一定要始終如一地執(zhí)行命題的四項原則,實現“作文育人”“立人樹德”的教育宗旨。
今年高考剛結束,新浪教育網對22980人進行了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心目中理想的作文題是什么樣的?”網友反映普遍喜歡現實性強、思想性強、文學性強和實用性強的作文題。
結合專家和網友的觀點與意見,我認為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走向主要是:
一、作文的材料具有現實性、真實性和多元性;
二、作文的立意始終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作文的題型以新材料作文與任務驅動型作文兩種題型并存為主;
四、作文的功能突出對考生思辨能力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