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鴉片戰(zhàn)爭后澳門財政管理制度的若干變化(1844—1849)

      2017-03-08 03:22:39
      關鍵詞:公物財政收支澳門

      趙 新 良

      鴉片戰(zhàn)爭后澳門財政管理制度的若干變化(1844—1849)

      趙 新 良

      鴉片戰(zhàn)爭后,葡萄牙在澳門推行殖民管治,澳門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澳葡政府對財政管理制度也進行變革,內(nèi)容包括公物會的建立、財政收入制度的擴大、財政支出制度的規(guī)范、財政預決算制度的確立等多方面。財政管理制度變革同政治變化、經(jīng)濟轉(zhuǎn)型緊密關聯(lián),既是澳葡政府推行殖民管治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殖民管治的體現(xiàn)??陀^來看,澳門財政管理制度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

      澳門 鴉片戰(zhàn)爭 財政制度 變化 公物會

      1840年代是澳門社會劇變的時代。政治上,葡國政府擅自宣布澳門為“自由港”,逐步取得澳門的事實管治權(quán);經(jīng)濟上,澳葡政府大力推行承充專營制度,殖民經(jīng)濟取代傳統(tǒng)的海上貿(mào)易經(jīng)濟;財政上,經(jīng)濟轉(zhuǎn)型背景下,澳葡政府推行財政變革,確立起一套新的財政體系和財政制度。澳葡政府這一時期所建立的政治、經(jīng)濟、財政運作模式貫穿了澳門整個殖民管治時期,對澳門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然而,由于有關澳門財政的資料多為葡文文獻,且零散繁雜,各種著作、論文言及澳門財政問題時,或略而不提,或語焉不詳。時至今日,學界對于轉(zhuǎn)型時期澳門財政演變歷史尤其是財政管理制度的變化尚無清晰認識。那么,澳葡殖民政府為何要對財政管理制度進行變革?從哪些方面進行變革?財政管理制度變革與我們經(jīng)常言及的近代經(jīng)濟轉(zhuǎn)型有何關聯(lián)?在財政收入高度依賴一枝獨秀的博彩業(yè)、財政支出規(guī)模擴大、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適度多元發(fā)展的現(xiàn)實中,從財政變革和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的角度,深入、細化地探討1844—1849年間澳門財政管理制度的變革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筆者依據(jù)相關檔案、報刊等文獻資料,對1844—1849年間的政府財政報告和財政收支記錄等進行解析,以深入研究此一澳門社會劇變時期財政管理制度變化的若干問題,疏漏和紕誤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政治局勢的變化與澳門管治結(jié)構(gòu)

      鴉片戰(zhàn)爭前,澳門一直處于明清政府的嚴密管治之下。1783年,里斯本政府頒布《王室制誥》,試圖在澳門推行殖民管治。盡管議事會權(quán)力受到極大限制,但是由于中國康乾盛世的余威尚在,加之議事會權(quán)力被削弱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故一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后,澳督才最終取代議事會在地區(qū)事務中的主導影響。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葡萄牙政府趁火打劫,澳門從中葡共管的中國領土變?yōu)槠瞎艿闹袊I土。*金國平:《葡語世界的歷史與現(xiàn)狀》,載《行政》第十六卷,總第六十一期,2003年。原由自治機構(gòu)議事會管理的財政,變?yōu)榘钠现趁裾芾硐碌呢斦?/p>

      (一)議事會自治向澳葡政府殖民管治的過渡

      自1554年澳門開埠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的近三個世紀中,明清政府一直對澳門施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特別是到清代,廣東政府向澳門派駐香山縣丞,在澳門設立關部行臺及大碼頭、關閘、南灣和娘媽閣四個稅館,形成一套完善的行政、軍事、司法和稅務管理體制,加強對澳門的管理。居澳葡人須按時向中國政府交納地租,服從中國政府的管理。在中國政府的管理體系之外,澳門還存在一套居澳葡人的自治體系。自16世紀中期澳門成為葡萄牙商人東方貿(mào)易航線重要的中轉(zhuǎn)站和居留地后,澳門葡人開始組建議事會,又有澳督、法官等職務,共同管理澳門內(nèi)部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司法等事務。

      1783年,葡萄牙王室頒布《王室制誥》,在澳門實行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改革,澳門政治格局發(fā)生變化。議事會權(quán)力被削弱,澳督開始強勢介入澳門一切管理事務,且配備了一支更為強大的軍事力量。葡萄牙政府希望借此改變議事會在同中國政府交往過程中的從屬地位,以最終達到使中國政府尊重葡萄牙對澳門的主權(quán)的目的。*葉志良:《澳門歷史的轉(zhuǎn)折點:亞馬勒政府》,第4頁,澳門大學1998年碩士學位論文。盡管這只是“葡國政府改變澳門原有地位的愿望”,但此舉還是加強了葡萄牙中央對澳門的政治影響力,澳門政治開始染上殖民色彩。

      1820年代開始,主張殖民統(tǒng)治應施行政治集中和歸一管理的國家主義成為主政者的主導思想。葡王室先后于1822年、1826年和1838年頒布的三部憲法,都提到“澳門聚居地為葡萄牙領土的組成部分”。其區(qū)別在于,《1822年憲法》未對海外屬地作出特殊規(guī)定,海外屬地和宗主國一樣,立法權(quán)限保留予議院,政府無權(quán)立法*吳志良:《生存之道——論澳門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發(fā)展》,第136頁,澳門成人教育學會1998年版。;《1826年憲章》亦沒有對海外屬地制定針對性條文;《1838年憲法》才對海外屬地有了具體規(guī)定。但《1838年憲法》生效時間甚短,未及推廣便遭夭折。1842年2月10日,賈伯樂(Costa Carbal)恢復強調(diào)中央集權(quán)的《1826年憲章》。*Jorge Noronha e Silveira. Subsídios para a história do direito constitucional de Macau (1820—1974).Macau: Instituto Portugues do Oriente, 1991:25—26.在此背景下,澳葡政府進行變革:宣布澳門為葡之領土;改組議事會,總督在與議事會的權(quán)力爭奪中占得上風;王室大法官在1836年被取消。*葉農(nóng):《澳葡殖民政府早期政治架構(gòu)的形成與演變》,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變革措施體現(xiàn)出里斯本政府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意圖,澳門葡人的自治也因王權(quán)的侵入逐漸喪失。1847年議事公局在備忘錄中抱怨道:“以前在管理問題上的沖突是結(jié)束了,但是城市開始受到軍管而此前是由其居民根據(jù)(本居留地)創(chuàng)始人遺留下來的模式溫和、和平地治理的……那些致命的圣諭(作者按:指《王室制誥》)削弱了政治財產(chǎn)的精神而這些財產(chǎn)之前是由市民擁有的。暴政橫行,將一個純商業(yè)城市變?yōu)橐粔K耀武之地,軍人盡吸公共財政收入,但并沒有敵人可戰(zhàn)斗;散盡市政財產(chǎn),欠下巨額債務而無力償還……澳門淪落至所有海外屬地同聲悲哀的不幸命運中?!?Eudore de Colomban. Resumo da história de Macau. Lisboa: Tipografia do Orfanato da I.C., 1927:85—86, 轉(zhuǎn)引自吳志良:《生存之道——論澳門政治制度與政治發(fā)展》,第99—100頁。鴉片戰(zhàn)爭前后,議事會權(quán)力被削弱,逐漸成為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市政廳;代表王室利益的澳督一步步攫取了對澳門的事實管治權(quán)。

      (二)中英鴉片戰(zhàn)爭的沖擊

      中國政局的變化對澳門歷史進程亦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從19世紀初開始,英國數(shù)次試圖派兵占領澳門,在清政府采取的軍事和中斷貿(mào)易措施的壓力下,加之澳門葡人的周旋,英國人的目標并未實現(xiàn)。中英戰(zhàn)爭爆發(fā)后,由于戰(zhàn)爭形勢變化,英軍封鎖廣州,澳門被占領的危機才暫告解除。但是,中英戰(zhàn)爭的結(jié)局又給澳門帶來了新的生存危機。

      中英《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為英國的殖民地,這對澳門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致命沖擊。一方面,澳門沒有香港優(yōu)良港口的自然條件;另一方面,葡萄牙人缺乏類似英國以強大武力為后盾、借殖民擴張強勢進行所謂自由平等貿(mào)易的條件,更不具備管理這類貿(mào)易的經(jīng)驗。開埠后的香港逐漸取代澳門成為世界貿(mào)易港口,澳門賴以生存的傳統(tǒng)海上貿(mào)易徹底衰落。澳督席爾維拉·邊度(Adri?o Acácio da Silveira Pinto)認為香港開埠“對于澳門來講無疑是‘致命一擊’”;法官羅德里格斯·巴斯托斯(Rodrigues de Bastos)稱:“香港開埠,對澳門來講,無異于致命一擊。對葡萄牙人而言,澳門的貿(mào)易、公共收入、海關等的結(jié)束指日可待?!?轉(zhuǎn)引自[葡]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4頁,金國平譯,葡中關系研究中心、澳門基金會1997年版。認識到澳門所處的不利地位后,邊度和彼亞度(José Gregório Pegado)展開長達三年的努力,試圖為澳門謀求和香港相同的地位,最終以清政府拒絕議事會“九請”宣告失敗。在香港的競爭下,澳門貿(mào)易在鴉片戰(zhàn)爭后的幾年內(nèi)迅速衰退,經(jīng)濟一落千丈,財政運轉(zhuǎn)困難。若澤·卡爾瓦略(José da Silva Carvalho)稱:“鑒于英人在香港的新近開埠大大促進并方便了當?shù)氐馁Q(mào)易,而我們在澳門的貿(mào)易一蹶不振,使得政府無法維持日常的開支。赤字連天,若不及時挽救,將毀于一旦?!?轉(zhuǎn)引自[葡]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79頁。宓吉(Alexander Michie)稱:“1842年的中英條約使英國商人能夠自立商行,此行為使澳門喪失大部分稅收?!?James Orange. The Charter Collected Pictures Relating to China, Hong Kong, Macao, 1655—1860, with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Letterpress. London: Thornton Butterworth Limited, 1924:285.1842年成為澳門真正衰落的開端。

      香港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自由貿(mào)易港口,而澳門仍舊是中國管轄的領土。為推行1783年確立的殖民政策,也為挽救澳門瀕臨崩潰的經(jīng)濟,葡萄牙政府于1845年頒布《澳門貿(mào)易章程(Regulation of trade at Macau)》,其核心內(nèi)容是宣布澳門內(nèi)港(Rio)、氹仔(Taipa)和澳門錨地(Rada)為自由港。“不論是內(nèi)河港口還是氹仔的海港”一律向其他國家開放貿(mào)易。懸掛任何旗幟的船只向澳門輸入物品均不納稅。*John Robert Morrison. A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 Consisting of a Collection of Details and Regulations Respecting Foreign Trade with China. Canton, 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8:220—222.《中國叢報》刊登了一則消息,稱:澳門最終成為各類貨物的自由貿(mào)易港,武器、火藥和染料(Orchilla)除外。*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15. No.4, p.224.

      可以說,1844年和1845年成為葡萄牙政府在澳門推行殖民管理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若澤·馬里亞諾(José Gabriel Mariano)稱:“至1844年,澳葡總督頒布法令,將澳門整合到一套殖民體系中?!?[澳大利亞]杰弗里·C. 岡恩(Geoffrey C. Gunn):《澳門史:1557—1999》,第85頁,秦傳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版。這一套完整的殖民體系包括司法、軍事、稅務以及宗教等多方面,財政管理制度也發(fā)生諸多變化,對澳門經(jīng)濟轉(zhuǎn)型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1846年4月亞馬留就任澳督后,在澳門所推行的新稅收政策、擴張領土等殖民措施一一落實,葡萄牙逐步實現(xiàn)了對澳門的殖民管治。

      二、財政管理機構(gòu)的建立

      鴉片戰(zhàn)爭前,澳門葡人財政由議事會理事官兼理,此時尚無獨立的財政機構(gòu)。究其原因,一方面與自治機構(gòu)的架構(gòu)簡單有關*葉農(nóng):《澳葡殖民政府早期政治架構(gòu)的形成和演變》,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另一方面,該時期財政來源主要是海上貿(mào)易關稅,支出項目亦大體固定,不需專門機構(gòu)管理。1844年,里斯本政府進行財政改革,以擺脫財政混亂局面。9月18日公布七條規(guī)定,規(guī)范海外省財政。次日,海事及海外部長若阿金·法爾考(Joaquim Jozé Falc?o)規(guī)定海外省所有財產(chǎn)和稅收由本省財政委員會負責,財政委員會受海事及海外部監(jiān)管;財政委員會需在出納處賬簿上簽字,要求澳門議事會清理核查政府財務。*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6-01-22, Vol.1, Num. 3.這表明里斯本對海外省財政管理逐步規(guī)范。9月20日葡王室頒布《關于組建澳門、帝汶、索洛爾省的敕令》(下稱《敕令》),澳門與葡印總督的從屬關系被解除,澳門、帝汶(Timor)、索洛爾(Solor)組建為一個海外省,即澳門、帝汶、索洛爾省,首府在澳門,并詳細規(guī)定了政府架構(gòu)。*[葡]蕭偉華(Jorge Noronha e Silveira):《澳門憲法歷史研究資料:1820—1974》,第26頁,沈振耀等譯,法律翻譯辦公室、澳門法律公共行政翻譯學會1997年版。《敕令》要求澳葡政府成立專門的財政管理機構(gòu)——公物會,它獨立于議事公局之外,全面接手管理公共財政事務,由澳督直接管理。公物會的建立是澳門財政管理制度變革的開端。

      (一)專門財政管理機構(gòu)——公物會(Junta da Fazenda)的建立

      澳葡政府應是在《敕令》傳至澳門后就著手建立公物會。《敕令》第六條規(guī)定:

      為管理公共財物,在澳門設立一財政委員會(即公物會),由總督任主席,其他委員由地區(qū)法官(O Juiz de Direito,即按察司)、書記官(O Escriv?o,即書吏)、司庫(Thesoureiro,即管庫官)和會計(O Contador,即管數(shù)官)擔任。

      ……

      附款二:公物會一經(jīng)建立,議事公局即將其所掌握的所有涉及公共資金、賬冊、票證、賬單、債務說明等檔案資料一并轉(zhuǎn)給公物會。*張廷茂:《晚清澳門番攤賭博專營研究》,第125—126頁,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目前筆者尚未找到公物會成立的具體時間。據(jù)1845年1月2日編訂的《1844.1.1—12.31公共財政收支出表》可知,至遲到1845年1月1日公物會已開始組建,最初稱為公共財政會計室(Macao Contadoria da Fazenda Publica),執(zhí)行人為書記官米格爾·西蒙斯(Miguel Pereira Simoens)。憲報中還公布了議事公局提供給公物會的《1845.1.1—4.3政府財政收支表》*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Timor, e Solor, 1846-01-15, Vol.1, Num.2.,說明至遲到1845年4月3日公物會已組建完成,成為新的財政管理部門。議事會被降為市政廳,改稱議事公局,其財政管理權(quán)被分離出來。馬里亞諾稱:“忠貞議會失去了它一直保留的對該地區(qū)財政的行政權(quán)限,這一權(quán)限反過來受到總督的監(jiān)督。”*[澳大利亞]杰弗里·C. 岡恩(Geoffrey C. Gunn):《澳門史:1557—1999》,第85—86頁。

      (二)公物會的人員構(gòu)成

      表1 1847年度公物會成員

      資料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4-17, Vol.2, N.°15.

      表2 《中國叢報》載公物會成員

      資料來源: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19, No.1, p.13; Vol.20, No.1, p.15.

      根據(jù)《敕令》,澳督既是政府最高首腦,也是公物會最高領導,即公告中的“公物會憲”“大憲”“督憲”。*張廷茂:《晚清澳門番攤賭博專營研究》,第104頁。除總督外,有成員七人?!吨袊鴧矆蟆酚洖槲迦?,將一等書記員和二等書記員誤做會計。由此可知,早期的公物會主要人員構(gòu)成為:除澳督外,有一名稅務官(即書記官)、一名司庫、一名會計及書記員,共計五至六人,看門人與雜役不計在內(nèi)。書記官是公物會中較為關鍵的職位,負責公物會運作。 1850年和1851年公物會書記官為米格爾·西蒙斯,他同時還是政務委員會成員,從其任職情況可知公物會在澳葡政府中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

      (三)公物會的職能*關于晚清時期公物會的職責,林廣志博士有詳細論述,因本文所涉時間段集中于1844—1849年間,其職責或略有不同。參見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第58—60頁,暨南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

      《敕令》規(guī)定公物會建立后應立即接管原由議事公局掌管的公共資金、賬冊、票證、賬單、債務說明及有關公共財產(chǎn)的所有資料,具體負責以下事宜。

      1.承擔政府財政收支決算報告(Balan?o da Receita e Despeza, 或作Conta de Receita e Despeza)和預算報告(Or?amento da Receita e Despeza)的編制。財政決算的出現(xiàn)較早。《敕令》甫一傳至澳門,議事公局便按照要求將所有資料轉(zhuǎn)交公物會。公物會據(jù)此整理出《1844.1.1—12.31政府財政收支表》《1845.1.1—4.3政府財政收支表》和《1845年4—12月政府財政收支表》等。1846年,公物會按季度統(tǒng)計公布了政府財政收支狀況,1847年又改為半年公布一次。*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6-01-15, Vol.1, Num.2; 1846-02-26, Vol.1, Num.8; 1846-04-16, Vol.1, N.°15; 1846-08-02,Vol.1, N.°30; 1847-02-11, Vol.2, N.°6; 1847-08-12, Vol.2, N.°27 e 28.1847年之前的財政收支決算的整理還未形成定期整理公布的規(guī)范。至1848年9月23日,憲報中首次公布了完整年度的澳葡政府財政收支決算表,即《1847.7.1—1848.6.30政府財政收支決算表》。*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8-09-23, Vol.3, N.° 17 e 18.此后多年的財政收支決算都以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一個完整財政年度。決算內(nèi)容包括各項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數(shù)額及總額。

      根據(jù)歷年財政收支表,財政決算的刊布時間通常是在財政年度結(jié)束后。*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1848-09-23, Vol.3, N.°17 e 18; 1849-08-11, N.°77; 1853-09-02,Vol.8, N.°26.張廷茂稱:“決算表由澳門公物會于財政年度結(jié)束時編制,刊布于《政府憲報》?!?張廷茂:《晚晴澳門番攤賭博專營研究》,第106,103—104頁。但這并非一種嚴格的制度,部分年份的財政決算在財政年度結(jié)束后并未及時發(fā)布,而是在次年或更晚才公布,如《1849.7.1—50.6.30政府財政收支表》遲至1851年才公布。*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51-03-08, Vol.6, N.°16.1853年,公物會首次匯總了1850—1853三個年度的財政收支狀況并進行比較,之后變?yōu)樗膫€年度,直到1863年。

      預算的編制較晚。盡管在1847年的政府訓令中規(guī)定公物會要制訂財政預算表,以便維持財政收支平衡。但直到1852年,澳葡政府才公布首份財政預算表。*Boletim da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4-17, Vol.2, N.°15; 1852-02-21, Vol.7, Num.8.

      2.負責政府公有土地、房屋出租的招投與管理。屬于澳葡政府所有之土地和房屋的租賃屬于公物會的職責。對于澳葡政府固有之房屋,由公物會直接招人承充,價高者得之。1847年,公物會書記西蒙斯布告招投澳門舊海關的租賃事宜。之后,公物會書記奉澳督之命多次招人承租政府房產(chǎn)。1851年,嗎忌士布告催促鋪戶繳納地租。為規(guī)范管理,澳葡政府還規(guī)定了民人繳納地租與屋租的格式。*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1851-01-18, Vol.6, N.°9; 1851-11-15, Vol.6, N.°52.

      3.負責發(fā)布各項承充專營競投公告和各項出投。從1850年代開始,公物會除要負責管理政府的財務與資產(chǎn)外,還負責發(fā)布各項承充專營競投公告和各項出投,投成后由澳督公告承充合同,對承充專營予以規(guī)范。*張廷茂:《晚晴澳門番攤賭博專營研究》,第106,103—104頁。1851年7月19日《政府憲報》最早刊布公物會(誤作公務會)承充布告:

      奉公務會命:緣澳內(nèi)白鴿票廠于七月二十四日滿期,是以預于六月十七日在議事亭重新出投夜冷,如有愿遵守規(guī)條及出批價最高者,準令承充。*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51-07-19, Vol.6, N.°35.

      盡管該招投公告仍由議事公局理事官發(fā)布,但其根據(jù)卻是公物會命令,一改 “理事官唩嚟哆奉公會命”之傳統(tǒng)。自此,澳葡政府的競投活動由公物會主持,包括番攤、白鴿票、魚欄、豬肉、牛肉、鹽、牡蠣、鴉片諸項。1867—1868年度新增闈姓承充專營。*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e Solor, 1851-02-01, Vol.6, N. ° 11; O 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1859-05-21, Vol.5, N. ° 30; 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e Timor, 1879-08-30 , Vol.25, N.°30.

      公物會還負責承充專營事務的管理?!?858.7.13澳門中式賭博番攤專營權(quán)出投公告》詳細規(guī)定了承充的合同條款,包括承充合同的訂立與銷毀、擔保金的收取、對承充者的監(jiān)督及對其權(quán)利的保護等。*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第59頁;張廷茂:《晚清澳門專營制度探源》,載《文化雜志》第71期,2009年冬季刊。

      4.負責澳門、路氹地區(qū)非專營行業(yè)商業(yè)牌照的審核與發(fā)放。*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第59,60頁。為了管理華人店鋪,公物會定期三個月更換公鈔紙色,以便收取生意公鈔。*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e Timor,1879-08-30, Vol.25, N.°35.澳門的專營行業(yè)和非專營行業(yè)均由公物會管理,可以說公物會全面掌握了澳葡政府的經(jīng)濟命脈。

      5.公物會下屬機構(gòu)公鈔會負責各項稅款的厘定和征收。據(jù)《政府憲報》記載,稅收任務并未由剛剛成立的公物會承擔,而是由議事公局負責。1846年7月17日,澳督亞馬留(Jo?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頒布《稅收法案》,規(guī)定議事公局將成立一個委員會。7月27日,公鈔會成立。*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6-07-16,Vol.2, N. °28; 1846-08-02, Vol.1, N. °30.盡管公鈔會由議事公局創(chuàng)立,但從其人員構(gòu)成來看,和公物會的關系更密切,創(chuàng)建之初其核心成員之一就由公物會管數(shù)官擔任。

      1872年之后,公物會管數(shù)官擔任公鈔會主席成為慣例。*趙新良:《轉(zhuǎn)型時期澳葡政府財政的演變和發(fā)展》,第121—122頁,澳門大學2016年博士學位論文。1887年《澳門屋業(yè)生意等鈔章程》中明確規(guī)定:公鈔會主席一名,系公物會管數(shù)官。*澳門公物會編:《澳門屋業(yè)生意等鈔章程》,第2頁,海鏡印務總局板1887年版。據(jù)此推斷,公鈔會是公物會下屬部門之一,是厘定稅額和征收稅款的專門機構(gòu)。*林廣志:《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第59,60頁。

      鴉片戰(zhàn)爭后,澳葡政府先后建立了財政專理機構(gòu)——公物會,財政收支預決算的制訂、財政收支管理等重要事項均由公物會負責。公物會的建立反映出中央集權(quán)下的澳葡政府機構(gòu)逐漸完善。到1851年,澳葡政府形成完備的政府架構(gòu),部門達到14個,其中包括公物會。*葉農(nóng):《澳葡殖民政府早期政治架構(gòu)的形成和演變》。財政管理制度變革既是澳葡政府機構(gòu)的完善,也是從葡人自治向殖民管治轉(zhuǎn)變的重要內(nèi)容。

      表3 1846—1855年公物會人員在公鈔會的任職情況

      資料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Timor, e Solor,1847-02-04,Vol.2,N.o5; 1851-03-08, Vol.6,N.°16; 1853-06-16,Vol.8, N.°24; 1854-11-11,Vol.1,N.°4; O 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Timor,e Sol, 1855-09-01, Vol.1,N.°46.

      三、財政收支制度的變化及其效果

      澳門經(jīng)濟并未因這座城市開辟為自由港而轉(zhuǎn)好,財政資金短缺狀況也未改善。庇利喇稱:“葡國港口的收入下降了許多,本來超過四萬兩的收入,現(xiàn)在連建設經(jīng)費都不夠?!?A. Marques Pereira. As Alfandegas Chinesas de Macau. Macau: Typographia de J. da Silva, 1870:53.對財政收支強化管理成為財政變革的重要內(nèi)容,主要體現(xiàn)在開源、節(jié)流兩個方面。

      (一)擴大稅源,增加財政收入

      1.強制征收新稅

      亞馬留上任前澳門財政“無法以國庫的歲入支付一半的費用”,其赴澳時被賦予“制訂一套新的稅收政策,以使澳葡政府渡過財政危機”的重任。亞馬留就任澳督后極力開拓新稅源,試圖擺脫財政困境。他宣稱:“通過開港為商人、業(yè)主及所有從業(yè)的澳門居民提供獲利的途徑,如同其他葡萄牙公民,他們必須為他們所屬的省政府分攤必要的開支,以克服澳門國庫唯一的財源海關取消后所產(chǎn)生的收入停滯而出現(xiàn)的赤字?!?A. Marques Pereira. As Alfandegas Chinesas de Macau. Macau: Typographia de J. da Silva, 1870:53; [葡]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241頁。直接稅的征收不可避免。

      亞馬留首先把澳門居民的納稅問題提上日程。1846年7月17日頒布《稅收法案》,該法案共兩節(jié)25款,第一節(jié)介紹什一稅的征收范圍及標準,第二節(jié)介紹什一稅的管理方式。7月23日,葡女王發(fā)函命令亞馬留在澳設立并收取地產(chǎn)及工業(yè)什一稅。*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6-07-16, Vol.1, N.°28; 1847-01-21, Vol.2, N.°3.華人也在征稅對象之列。1846年9月12日亞馬留布告要求停泊在港口的華人快艇必須向港務局登記并納每月一元的稅款。此舉盡管遭到香山縣官員和澳門華人的強烈反對,但在澳葡政府的武力鎮(zhèn)壓下,部分船只開始繳納稅款。1847年4月21日,亞馬留稱:“所有在澳居住的華人,在政府未正式確定華人所需繳納的稅款及繳納途徑前,只需繳納房屋稅及租賃稅?!?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6-10-22, Vol.1, N.°42; 1847-04-24, Vol.2, N.°16.澳葡政府邁出向華人征稅的關鍵一步。7月14日,澳葡政府開始對華人鋪戶進行編號、登記,將華人分為四類納稅:第一類每年須繳納120元,第二類繳納60元,第三類繳納16元,第四類繳納4元。*Lia Arez Ferreira do Amaral. O Significado do Governo de Ferreira do Amaral em Macau (1846—1849). Lisboa: Agência Geral das Colónias, 1944:64—65,67.民眾請求來澳調(diào)查的中國官吏迫使亞馬留取消對他們的稅收,但得到答復:“若不愿向葡萄牙人繳納稅收,可以離開澳門,留下者應遵守澳門的章程?!?轉(zhuǎn)引自[葡]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116頁。9月底,亞馬留稱:“在澳華人開始以團體或個人名義向政府繳納攤派的稅收。”*Lia Arez Ferreira do Amaral. O Significado do Governo de Ferreira do Amaral em Macau (1846—1849). Lisboa: Agência Geral das Colónias, 1944:64—65,67.這是澳葡政府向澳門華人成功征稅的開始。

      2.許可經(jīng)營的推行

      1840年代澳葡政府開始推行許可經(jīng)營制度,規(guī)定澳門所有鋪戶須先取得政府許可才能營業(yè)。《1845.1.1—4.3政府財政收支表》中載:1845年前三個月 “許可經(jīng)營及其他微薄收入為1 916.765兩白銀”,并未列明具體收入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6-01-15, Vol.1, Num.2.這是最早的許可經(jīng)營記錄。1845年4月3日至12月底政府許可經(jīng)營收入為371.56兩,來自城市客棧經(jīng)營許可。此時許可經(jīng)營應該尚未形成一種制度。1846年5月29日,亞馬留頒布告示推行許可經(jīng)營,稱:“行商和所有鋪戶均須赴議事公局領牌,獲得許可方準經(jīng)營。違者罰款,首犯罰銀15兩,再犯倍罰?!?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6-06-04, Vol.1, Num.22.

      葡文文獻中也有關于澳門發(fā)放經(jīng)營許可的記載。1846年澳葡政府決定向小酒館、旅館、賭場和商店發(fā)放許可證。*張廷茂:《晚清澳門番攤賭博專營研究》,第11頁。許可經(jīng)營收入1846年1—3月為120.96兩白銀,4—6月為77.76兩;1846年7—12月為86.4兩;1847年1—6月為60.48兩。*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6-04-16, Vol.1, Num.15; 1846-08-02, Vol.1, Num.30. 1847-02-11, Vol.2, N.°6, p.23; N.° 27 e 28.許可經(jīng)營公布后,客棧許可經(jīng)營收入較之前大幅下滑,初步施行的許可經(jīng)營制度并未達到預期效果。

      為增加收入,澳葡政府于1847年1月向華人發(fā)放白鴿票經(jīng)營許可,當年1—6月收入為720兩。*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7-08-12, Vol.2, N.° 27 e 28; Boletim da Provincia de Macau e Timor, 1888-03-21, Vol.34, 2.° Supplemento ao N.°11.之后兩年中該收入持續(xù)增加,最高占總收入的5.7%。

      表4 白鴿票許可經(jīng)營收入(單位:兩)

      資料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7-08-12, Vol.2, N.°27 e 28; 1848-09-23, Vol.3, N.o17 e 18; 1849-08-11, Ano.4, N.°77.

      鑒于白鴿票許可經(jīng)營收入可觀,澳葡政府于1849年4月將許可經(jīng)營推行到番攤領域。1849年4—6月番攤許可經(jīng)營收入僅57.6兩,1849年7月1日至1850年6月30日增至1 310.4兩。*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9-08-11, Ano.4, N.°77; O 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1859-05-21, Vol.5, N.°30; Boletim da Provincia de Macau e Timor, 1888-03-21, Vol.34, 2.° Supplemento ao N.°11. 原為1 820元,合1 310.4兩。參見張廷茂:《晚清澳門番攤賭博專營研究》,第109頁。

      表5 番攤許可經(jīng)營收入(單位:兩)

      資料來源: 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9-08-11, Ano.4, N.°77; 1851-03-08, Vol.6, No.16; O 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1859-05-21, Vol.5, N.°30.

      白鴿票和番攤許可經(jīng)營為澳葡政府帶來為數(shù)不少的財政收入。故亞馬留之繼任者將該制度推行到其他行業(yè),除客棧、酒館、商店之外,公開戲棚、銀錢兌換店等亦實行許可經(jīng)營制度,這對于解決當時的財政困難起到一定作用。

      3.承充專營的引入

      承充專營是對澳門影響最大的經(jīng)濟制度,最早實行于豬、牛肉銷售領域。1847年12月18日,亞馬留招人承充豬、牛肉銷售專營權(quán)。1848年1月22日,理事官主持出投,最終為華人亞頌以2 000元投得,以一年為限,自1848年2月10日起計。合同詳細規(guī)定了專營權(quán)的時限和地域、承充人的權(quán)利和責任、違反合同的懲罰規(guī)則以及豬肉的零售價格等。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承充專營招投公告與招投合同。與此同時,牛肉銷售承充專營權(quán)亦成功出投,價格為465元。*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8-02-09,Vol.3. N.o1.原為自由銷售的豬、牛肉實施承充專營后,確實較快地增加了政府收入。據(jù)有關資料記載,1847—1848年度豬肉銷售專營收入為720兩白銀;牛肉銷售專營收入為167.4兩。在下一年度財政收支表中,豬肉專營收入為1 821.6兩,為1847—1848年度的2.5倍;牛肉專營收入為 671.4兩,為1847—1848年度的4倍。*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 e Solor, 1848-09-23, Vol.3, N.o17 e 18; 1849-07-21, Ano 4, N.°74. 1848年前《政府財政收支表》中未出現(xiàn)豬肉、牛肉銷售。承充專營確能滿足澳葡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需要。

      基于上述原因,亞馬留的繼任者于1849年7月14日發(fā)布白鴿票承充招投公告。此次招投未公布結(jié)果,但據(jù)記載,1849—1850年度總收入為67 242.18兩,豬肉、牛肉、白鴿票與賭博收入合計為5 901.391兩。*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 Timor,e Solor, 1849-07-21, Ano. 4, N.o74; 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51-03-08, Vol.6, N.o16.白鴿票許可經(jīng)營最早見于1847年,收益為720兩?!稇棃蟆份d1847年1月澳督應華人請求批準闈姓(Vaeseng deposito)承充專營,此處闈姓承充當為里斯本制訂財政報表者不熟悉白鴿票和闈姓票的區(qū)別導致。1847年1月澳督批準經(jīng)營的應該是白鴿票,此時尚未實施承充。《1849—1850財政收支表》將1848年已實行承充的豬、牛肉銷售與白鴿票并列,而1848—1849年度白鴿票尚為許可經(jīng)營。筆者推斷,在1849—1850年間,白鴿票開始實行承充且成功出投,故豬、牛肉銷售與白鴿票合并記錄。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8-12, Vol.2, N.o27 e 28; Boletim da Provincia de Macau e Timor, 1888-03-21, Vol.34, 2.° Supplemento ao N.°11.

      1848—1849年度番攤許可收入僅為57.6兩。1849年政府招人承充,采取非公開招投。*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9-08-11, Ano. 4,N.o77.施白蒂稱:“1849年,亞馬留總督第一次允許在澳門設立番攤賭博?!?[葡]施白蒂(Beatriz Basto da Silva):《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02頁,姚京明譯,澳門基金會1998年版。據(jù)《政府憲報》資料,1850—1851年度番攤承充專營公開招投,月承充費為1 000元,未及履行完合同,承充人便不知所蹤。又有記載稱:“一名華商以每月繳納1 000元賭餉,獲得承充一年的專營權(quán)?!边@里的番攤賭博,應該是在承充專營制度下運作的。*趙利峰:《尷尬圖存:澳門博彩業(yè)的建立、興起和發(fā)展(1847—1911)》,第69—70頁,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從1850年開始,公物會又相繼在鮮、咸魚欄以及鹽、鴉片、牡蠣等領域?qū)嵭谐谐鋵I。

      (二)緊縮開支,緩解財政壓力

      開辟稅源的同時,亞馬留還積極削減公共開支。1846年7月22日,亞馬留建議設立一個專門管理公共財政支出的部門。“因為單單依靠法律的力量不足以確立一個清晰的財政框架,使得澳門的財政狀況處于混亂狀態(tài)。該部門將根據(jù)澳門目前的狀況及其掌握的資源對公共支出作出預算,如此,賬目管理便可透明,清晰。該部門的設立刻不容緩?!?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4-17, Vol.2, N.o15.根據(jù)亞馬留的建議,澳葡政府將原由公物會庫房(Macao Thezoureiria da fazenda publica)負責的制訂財政收支預決算的工作交由新成立的公物會出納處(Macao Contadoria da fazenda publica)負責。

      此外,亞馬留提出要規(guī)范政府公職人員薪資,公物會據(jù)此建議自1847年1月1日起開始統(tǒng)計,配合政府削減公共支出*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4-17, Vol.2, N.o15.,成為削減澳葡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手段。之后較長一段時期都再未頒布類似指令。亞馬留的財政支出變革“將政府費用減至以前的三分之二”*[葡]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250,241頁。。

      (三)開源節(jié)流,政府收支基本平衡

      亞馬留就任澳督后,從財政收支兩方面采取措施。短期來看,此一時期財政收支制度變革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從18世紀中后期開始,澳門財政就因海上貿(mào)易衰落捉襟見肘。1830年,澳門財政收入為69 183兩,開支達109 451兩;盡管1834年情況有所好轉(zhuǎn),但當年收入75 283.613兩,支出89 900.666兩,仍然收不抵支。*[瑞典]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早期澳門史》,第82—83頁,吳義雄等譯,東方出版社1997年版。鴉片戰(zhàn)爭后,五口通商及香港開埠對澳門貿(mào)易造成致命沖擊?!霸瓉碇挥邪拈T可以進行的貿(mào)易,現(xiàn)在可以直接到任何一通商口岸進行。原來貿(mào)易貨物過境得到的利益也受到了新興的英國人居留地香港的競爭”,澳門財政陷入“無法以國庫的歲入支付一半的費用”。*[葡]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250,241頁。而從1847年開始,政府財政收支實現(xiàn)基本平衡,1849—1850年度略有結(jié)余。

      據(jù)1844、1845年澳葡政府財政收支表,當時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自上年轉(zhuǎn)入、債務、海關、利息等。*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6-01-15, Vol.1, Num. 2; 1846-02-26, Vol.1, Num.8.葡女王宣布澳門為“自由港”后的1846年第一季度政府財政收入中,海關收入為4 298.947兩白銀,財政總收入為12 013.149兩白銀,海關收入占35.8%,這一比例甚至較1844年海關收入占比高出13.7%。*1844年海關收入為32 690.246兩,財政總收入為148 184.293兩,海關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22.1%。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6-04-16, Vol.1, N.°15.至1846年第二季度政府財政收入中已沒有海關稅收,財政收入構(gòu)成較之前發(fā)生變化,主要有上年轉(zhuǎn)入、倉儲費、苦力收入、印花稅、物業(yè)轉(zhuǎn)移稅、氹仔船只停泊、酒館許可、快艇許可、利息等。1847年后又有豬肉和牛肉銷售、白鴿票、番攤等承充專營收入,且該項收入增長較快,在財政收入中占比越來越高。

      表6 1847—1852年度澳葡政府財政收支(單位:兩)

      資料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8-12, Vol.2, N.o27 e 28; 1848-09-23, Vol.3, N.o17 e 18; 1849-08-11, Ano.4, N.o77; O 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1859-05-21, Vol.5, N.o30.

      表7 白鴿票、番攤、豬肉、牛肉各項1847—1852年間收入(單位:兩)

      資料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8-12, Vol.2, N.o27 e 28; 1848-09-23, Vol.3, N.o17 e 18; 1849-08-11, Ano.4, N.o77; 1853-09-02,Vol.8, Num. 26.

      從支出內(nèi)容看,鴉片戰(zhàn)爭后澳葡政府財政支出大致可分為民事、軍事、教會和額外四類。亞馬留時期支出結(jié)構(gòu)嚴重畸形,軍事支出比例占總支出的40%以上,遠超民事等項;而鴉片戰(zhàn)爭前的民事支出要高于軍事支出。這應與鴉片戰(zhàn)爭后的國際形勢有關,反映出亞馬留強硬的對華政策。

      四、財政管理制度變化對澳門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影響

      鴉片戰(zhàn)爭后,葡萄牙人對華通商貿(mào)易的優(yōu)勢地位徹底喪失,香港開埠給澳門葡人的生存造成巨大壓力。里斯本政府根據(jù)形勢變化調(diào)整治澳政策,財政管理制度變革是其中重要內(nèi)容。財政管理制度變革的效果可謂一石三鳥:其一,它直接規(guī)范了政府的財政收支;其二,澳葡政府通過這項變革進一步強化了殖民管治;其三,政府通過財政改革推行許可經(jīng)營和承充專營等制度,進而掌握澳門經(jīng)濟命脈,由此推動了澳門經(jīng)濟轉(zhuǎn)型,對澳門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表8 亞馬留時期澳葡政府財政支出(單位:兩)

      資料來源:Boletim do Governo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8-12, Vol.2, N.o27 e 28; 1848-09-23, Vol.3, N.o17 e 18; 1849-08-11, Ano.4, N.o77; 1853-09-02,Vol.8, Num.26.

      第一,從財政發(fā)展進程來看,公物會的建立推進了財政制度的現(xiàn)代化進程,具有一定的客觀進步性。1840年代是澳門社會的劇變期,澳葡殖民政府管理下的財政管理制度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鴉片戰(zhàn)爭前的澳門,既無專門的財政管理機構(gòu),亦無既定的財政原則。1845年公物會的建立標志著財政管理制度變革的開端。自此,澳葡政府逐漸建立起一套較為嚴格的、獨立的財政制度。公物會的建立表明財政管理機構(gòu)由傳統(tǒng)向近代的轉(zhuǎn)變,是財政體制進步的標志之一。

      鴉片戰(zhàn)爭以后,澳葡政府財政收支種類和項目不斷擴張,需要改變之前的無計劃性。1846年公物會開始逐年制定財政決算。1847年,政府公告中要求公物會制訂財政預算表,以維持政府的正常運轉(zhuǎn)。 1852年第一份財政收支預算正式公布。*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47-04-17, Vol.2, N.°15; 1852-02-21, Vol.7, Num.8.財政預決算制度的建立采納了西方近代財政管理的先進經(jīng)驗,在當時能夠為政府的經(jīng)濟決策提供依據(jù);其更深遠的意義在于,標志澳門財政制度初步具備現(xiàn)代化要素。范建鏋博士稱:“財政預算是現(xiàn)代財政運行的一個基本特征。”*范建鏋:《政府權(quán)力與臺灣財政轉(zhuǎn)型之研究(1885—2005)》,第158頁,中國社會科學院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

      第二,新的財政收支制度為后來的財政改革奠定了基礎。亞馬留時期的財稅改革建立起的公共財政,從根本上改變了澳門葡人的稅收體制和政府間的財政關系。亞馬留從規(guī)范財政收支、開辟新稅源等方面著手改善澳門財政狀況,解決了收入和支出兩方面的問題。自此開始,澳葡政府大體能保持財政盈余,為殖民管治提供了基本保障,確立了經(jīng)濟運行的基本秩序,將經(jīng)濟和財政運行中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雖然亞馬留在1849年被刺殺,但其開創(chuàng)的財政制度變革基本框架得以保留,后來者繼承了由他創(chuàng)立的各項財政、稅收政策。1852年,吉馬良士(Isidoro Francisco Guimar?es)頒布《政府機構(gòu)行政與財政管理章程》規(guī)范政府行政與財務管理,其中規(guī)定財政收入來源為:(1)公鈔(含天主徒、外國人及華人);(2)承充專營(含豬牛肉銷售、番攤、食鹽等);(3)許可經(jīng)營(含漁船快艇、客棧、酒館等);(4)地租、房租;(5)其他。可分為直接稅、間接稅、財產(chǎn)及雜項收入四項。財政支出分為民事、軍事、教會和額外支出四項。*Boletim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o, Timor, e Solor, 1852-04-13, Vol.7, Num.13; 1853-09-02, Vol.8, Num.26.1853年支出項完善為行政、財政、司法、教會、軍事、海軍及雜項,此后較長時間內(nèi)都遵循這一分類。

      第三,財政管理制度變革和經(jīng)濟轉(zhuǎn)型相互配合,促進近代澳門城市發(fā)展。鴉片戰(zhàn)爭后,澳門海上貿(mào)易歷經(jīng)挫折,在1850年代之后有所恢復和發(fā)展,但其始終無法達到19世紀之前的繁榮貿(mào)易景象,也不能為政府財政提供必要的資金。亞馬留擔任澳督之后,澳門的殖民地特性不斷加強,澳門因其“自由港”地位得以發(fā)展一些產(chǎn)業(yè),如賭博產(chǎn)業(yè)、鴉片加工貿(mào)易和苦力貿(mào)易等成為澳門經(jīng)濟的支柱產(chǎn)業(yè)。另外,繅絲、爆竹、煙草、釀酒、火柴、水泥等工業(yè),因為澳門較輕的稅收等,在之后近百年中有長足發(fā)展。上述行業(yè)的發(fā)展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隨著澳門經(jīng)濟的恢復和政府財政狀況的好轉(zhuǎn),澳葡政府開始注重澳門城市建設。城市公共道路的規(guī)劃和修建、內(nèi)港疏浚工程、市民休閑設施、城市治安管理、城市消防、公共教育和公共醫(yī)療等逐漸完善,奠定了現(xiàn)代澳門城市的格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經(jīng)濟轉(zhuǎn)型中本土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為穩(wěn)定澳門社會、改善民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840年代是澳門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轉(zhuǎn)折時期,此后澳葡政府推行的一系列財政管理制度變革措施推動了澳門的經(jīng)濟轉(zhuǎn)型。盡管這些措施對于挽救澳門經(jīng)濟、充盈澳門財政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不能因此認定其財政管理制度變革有本質(zhì)的優(yōu)越性。因為其所倚賴者是以賭博、鴉片等為主要來源的承充專營收入,以及與此二項相關之收入,其變革措施無不體現(xiàn)“殖民”的特性,構(gòu)成了澳葡政府實現(xiàn)對澳門進行殖民管治的重要手段。實行財政管理制度變革后的澳門又陷入“后天失調(diào)和制度惰性”的惡性循環(huán),導致澳門經(jīng)濟的畸形發(fā)展。*趙利峰:《尷尬圖存:澳門博彩業(yè)的建立、興起和發(fā)展(1847—1911)》,第230、248頁。

      【責任編輯:肖時花】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東方的拉丁語系——明清澳門和東帝汶關系研究”(14YJC770025);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葡萄牙的遠東屬地:澳門和東帝汶”(2015XMS21)

      2016-09-25

      K25

      A

      1000-5455(2017)01-0036-10

      趙新良,河北衡水人,歷史學博士,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猜你喜歡
      公物財政收支澳門
      行政法視野下農(nóng)村公物的利用與管理
      公物私物都要愛護
      愛公物
      澳門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的回溯與思考
      2017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均財政收支
      讓部門財政收支在陽光下運行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47
      澳門回歸日
      2016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均財政收支
      論開放封閉小區(qū)的法律路徑選擇——以公物所有權(quán)性質(zhì)為視角
      法大研究生(2017年2期)2017-04-18 09:06:03
      2015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均財政收支
      大兴区| 仪陇县| 鄄城县| 崇明县| 天津市| 汉源县| 延庆县| 桂阳县| 平塘县| 合水县| 托里县| 启东市| 鲜城| 黔江区| 万州区| 兰溪市| 昌黎县| 绥德县| 凌云县| 禄丰县| 应用必备| 阿拉尔市| 土默特右旗| 密云县| 仁布县| 晋江市| 祥云县| 古浪县| 苍山县| 威宁| 克东县| 威海市| 文山县| 娄烦县| 绥化市| 基隆市| 武夷山市| 如皋市| 米泉市| 紫阳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