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森
去年,筆者參加了宜昌市教育局組織的“新高考及普通高中名校長專題培訓高校集中及學校跟崗培訓”,在華東師范大學聆聽了六位專家的報告,并進行了一次分組交流,還分別在上海市格致中學和上海市進才中學進行跟崗學習,受益頗多。下面就上海市的新高考政策及其給筆者的啟示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解讀上海市的新高考政策
上海市從2014年秋季高一學生開始進入新高考,2017年將首次實行新高考,根據(jù)教育部的總體要求,上海市2017年高考錄取的政策是“兩依據(jù)一參考”,“兩依據(jù)”即依據(jù)學生高考成績和學業(yè)水平考試(或考核)成績,“一參考”即參考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結(jié)果。
高考總分660分,科目為“3+x”,其中“3”指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每科高考計分150分(其中英語一年兩考,時間為高三的1月和6月,學生可選擇最高一次得分作為高考記分),高考仍然在每年的6月7日至8日進行,“x”指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科中任選學業(yè)水平考試合格(學業(yè)水平考試稱為合格性考試,簡稱學考)的三科再參加考試(稱為等級性考試,簡稱選考),每科卷面總分100分,按學生卷面實際得分分成A+、A、B+、B、B-、C+、C、C-、D+、D、E共11等,其中A+和E兩等各占選考人數(shù)的5%,其余9等各占選考人數(shù)的10%,E等高考記分40分,A+等高考記分70分,從E至A+之間的9等按每等間隔3分計入該生高考成績,選考3科學生最低可得120分,最高也只能得210分,學生選考3科高考得分相差最大值為90分,選考科目考試安排為地理和生物可在高二第一學期末(1月)進行,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可在高三第一學期末(1月)進行。
上海市規(guī)定學業(yè)水平考試第一次合格只允許95%的學生通過,不合格的由區(qū)或校組織補考,考核科目由學校在畢業(yè)前完成,學業(yè)水平考試(或考核)結(jié)果將作為學生畢業(yè)證發(fā)放的依據(jù)。
學業(yè)水平考試(或考核)共15個學科,其中考試科目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科,其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由高考代替,不另外組織考試,考核科目有體育、音樂、美術(shù)、信息技術(shù)、通用技術(shù)、心理六科的,由區(qū)和校組織。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中,高一只允許考地理和生物兩科,在高一第二學期末進行,高二允許考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四科,在高二第二學期5月份進行。卷面均為100分,考試時間均為60分鐘,結(jié)果以合格和不合格形式呈現(xiàn)。
高校錄取只分本科和??苾蓚€層次,報考本科院校高考總分為750分,按專業(yè)填報志愿,即先專業(yè)后學校,一個專業(yè)可以填報6至9個學校。高校的某些專業(yè)可以對考生提出0到3門等級考(選考)的要求,學生要報考某某大學的某個專業(yè),選考的科目必須與這所高校這個專業(yè)的要求相符,對符合報考條件并達到投檔分數(shù)線的學生,高校可分學科大類(或?qū)I(yè))提出優(yōu)先錄取條件。報考??疲ǜ呗殻┰盒5膶W生只記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成績,滿分450分,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六科只要求合格,不再要求選考。
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采取記實的辦法,由高中學校負責,每學期進行一次,共進行6次,每次結(jié)果公示10天后,無人質(zhì)疑,才能上傳到網(wǎng)上。目前有14所高校將綜合素質(zhì)評價結(jié)果作為高校錄取的參考,并出臺了具體辦法。
二、管窺上海市的選科走班制度
上海市的高考,語文、數(shù)學、英語為必考科目,等級考的三門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科中選出,也就出現(xiàn)了3門合格考(學考)科目和3門等級考(選考)的格局,合格考和等級考的學科在教學要求上是不同的,等級考的科目內(nèi)容更多,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學習時間更長。
關于選科問題,不同的高中學校指導學生和家長選科有所不同。上海市京西中學要求學生在高一末必須進行地理和生物兩科合格性考試,在高二第一學期末的時候這兩科都要求學生參加等級性考試,該校學生在高中階段后一年半的時間里高考科目就只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和選考的一門學科,共4門;上海市格致中學要求學生在高二第一學期末的時候選一門作為等級考的科目;上海市進才中學學生自選的三科科目完全由學生和家長決定。
選科的出現(xiàn)必然帶來走班。上海市高中學校基本上實行行政班加教學班(走班)的模式,高一不走班,行政班也是教學班。高二、高三走班,高三走班分得更細更小,由于教師安排不過來,部分學生一些課程只能安排為自習課,高二、高三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教學仍然采取行政班制度,其他選科都實行走班制,當較多學生選考同一學科走班時,學校進行分層編班。選科走班后,一些學科教師(如地理和生物)要至少增加0.5倍,教室要增加一倍,課表至少四張,年級總課表一張,行政班教室一張,走班教室一張,每個人一張,每個走班教室都編有學生固定的座位,格致中學行政班教室與走班教室相對集中,而進才中學條件有限沒有集中。為克服走班給政教處和教務處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學校為走班課堂上的上課教師安排了助理班主任,科代表人數(shù)也增加了幾倍,并實行嚴格的課時制,下課鈴一響,立即下課,學生背著書包從一間教室轉(zhuǎn)移到另外一間教室上下節(jié)課。課間學生走班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三、上海市新高考政策帶來的啟示
作為全國新高考改革的兩大試點省市之一,上海2016年在實施多元評價錄取方面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在復旦和上海交大2015年開展綜合評價錄取試點基礎上,將試點推到9校,釋放的信號非常強烈。
湖北省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進入新高考,2021年將執(zhí)行新高考,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宜昌市被省教育廳確定為試點市,學校從2015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試行新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方案,從2017年秋季進入高一的學生開始,試行學業(yè)水平考試方案。新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方案和新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方案,省教育廳已在2015年5月和9月相繼公布。當前我們要做的工作有:一是領導、干部、教師、學生和家長要加強對新高考的學習,全面了解熟悉新高考的各個方案,同時抓好社會宣傳;二是嚴格控制招生規(guī)模,每個班班額不超出45人;三是做好學科教師儲備;四是增設適應走班需要的教室,目前我??梢杂脕碜甙嗟慕淌矣?8間,至少還差十五個教室;五是提請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增加對相關經(jīng)費的預算和投入。
(作者單位:當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