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芳,南 潮
(湖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CBI主題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以倫敦南岸大學中醫(yī)孔子學院為例
王亞芳,南 潮
(湖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本文是基于內(nèi)容教學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中主題模式的教學理念,通過以倫敦南岸大學中醫(yī)孔子學院的公共漢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學生學習其外語-漢語的有效教學方法,旨在研究主題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并闡明主題模式能夠很好地促進漢語學習者更好地學習理解漢語,是對外漢語學習中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
CBI;主題模式;對外漢語教學
內(nèi)容教學法CBI,始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圣蘭伯特的沉浸式雙語教育實驗班,80年代開始流行于加拿大、美國等西方國家,并受到語言教學研究者廣泛的關注與研究(戴慶寧、呂曄,2004 )。國內(nèi)最早開始對內(nèi)容教學法的研究始于1994年,王士先先生發(fā)表在外語界的一篇論文《CBI—專業(yè)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對內(nèi)容教學法的關注和研究。隨著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的迅速發(fā)展,中國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響也越來越重要。如今,已有大量外國友人因為旅游、工作、生活等原因學習漢語。在英國倫敦,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倫敦中醫(yī)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在這里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中會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實際交流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通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內(nèi)容教學法中的主題教學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漢語。
CBI主要是采取認知科學和二語習得的相關理論為基礎,通過學習者原有的知識體系來構建并鞏固新的知識體系,通過結合學習者原有的的知識、生活經(jīng)驗和新知識的內(nèi)容,來構建一種新的知識體系,使學習者能夠自主有意識地學習新知識。內(nèi)容教學法理念的重點在于將語言學習與學科專業(yè)知識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使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構建一種新的學習體系,將語言學習與專業(yè)學科知識完美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大量的相關實踐研究表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內(nèi)容教學法并非僅僅是單純的語言學習或簡單的內(nèi)容教學,也不是單獨學習語言或獨立的學習某一學科內(nèi)容,而是通過語言與內(nèi)容知識的結合,使學生實現(xiàn)將語言學習和專業(yè)學科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在課堂中使用目的語沉浸式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學習目的語并不是單純的學習目的,而是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工具,通過目的語而不是母語來學習學科知識。
內(nèi)容教學法認為,當語言教學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時,當語言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媒介時,便產(chǎn)生了最理想的外語或二語學習條件(Stryker & Leaver,1997)。這種教學理念被認為是發(fā)展語言能力更為自然的一種方式,與我們最初學習母語的方式相一致(Peachey,1999)。
“主題模式”是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興趣來選擇適當?shù)闹黝}、話題,并在沉浸于目的語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教學的內(nèi)容學習。“主題模式”教學的重點在于把第二語言作為學習工具,而不僅僅是學習目的來討論主題以獲取新知識,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通過目的語的訓練來提高學習者的語言水平。教師在選擇內(nèi)容主題、話題時需要根據(jù)學習者原有的知識儲備和實際漢語水平來進行適當?shù)倪x擇。所選主題內(nèi)容不能過于超出學習者的理解范圍,這樣會導致學習者難以理解學習內(nèi)容,從而難以獲得新的學習內(nèi)容,無法實現(xiàn)語言與內(nèi)容的結合學習。所選主題內(nèi)容也不能過于簡單,無法激發(fā)學習者的積極性,也不能使學習者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教師應選擇略高于學習者水平的主題,圍繞選擇的話題、主題,結合聽、說、讀、寫以及包括語法知識在內(nèi)的各項語言技能,來開展綜合訓練,以提高學習者的綜合能力。
主題模式和其他傳統(tǒng)教學模式都是以學習外語為目的的教學,但是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重在將學科知識與語言學習相結合,將目的語作為學習學科知識內(nèi)容的工具和載體,將學科知識內(nèi)容作為學習語言的資料,教學的重點在于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來熟練掌握一種第二語言的技能。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則側重于單純的孤立的語言學習或孤立的學科內(nèi)容學習,忽略了語言與內(nèi)容結合學習的重要性。
CBI主題模式中主題材料的選擇應遵循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教學以主題為核心。也就是整個課堂教學是圍繞所選主題而展開的,語言技能的學習是通過內(nèi)容的學習而獲得并提高。第二、真實的語言材料。課本、視頻、音頻等學習材料應選自漢語本土語言者所使用的真實材料。學習者在良好的實際語境中,形成漢語思考學習思維,從而進行有效地漢語學習。第三、學習反饋。學習者在學習新信息過后需要思考并反饋自己所學到的信息,學生應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來學習新知識,反饋并復習新知識,從而轉化為自己的現(xiàn)有知識體系,再通過反復學習新知識,從而達到既定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者的漢語水平。
在倫敦南岸大學中醫(yī)孔子學院漢語教學中,本人在內(nèi)容教學法中的主題模式教學的實際操作步驟主要包括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階段、課中運用階段、課后反思階段。本文中,本人主要以漢語課中中國節(jié)日文化課為例說明。
1、課前準備階段:課前準備階段主要是針對教師。教師在此階段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興趣選擇適合學習主題和內(nèi)容。在講解中國節(jié)日文化的課前準備工作中,本人首先通過搜索百度、中國知網(wǎng)等網(wǎng)站查詢大量中國節(jié)日文化相關信息,包括節(jié)日時間、節(jié)日來源、節(jié)日意義、慶祝方式及含義。通過谷歌搜索英國相關節(jié)日的含義,并比較中英文化差異。其次,本人設想幾個主題供學生課中討論及課后思考。例如,中英慶祝新年的差異。最后,制作幾個簡單的節(jié)日手工藝品,有助于課堂講解、活躍課堂氣氛及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制作燈籠、剪紙窗花、餃子、湯圓等形式,以講解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等相關內(nèi)容。事實證明,這些簡單的教學道具、活動安排在對外漢語課堂中的教學效果和作用十分明顯。
2、課中運用階段:課中運用階段,即將準備階段的主題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之中。本階段的重點在于通過圍繞主題設計各種教學任務和活動,讓學生用漢語在參與中完成教學任務,來學習學科內(nèi)容并掌握漢語的使用方法,從而達到內(nèi)容與語言的共同學習。在倫敦,漢語課堂基本都是小班教學,學生人數(shù)都是10人以內(nèi)。在我班,一共有9名學生,我將準備階段搜尋好的節(jié)日資料發(fā)給學生,他們每人都有一個不同的節(jié)日信息。課前5分鐘,他們理解自己手中的節(jié)日信息,然后相互通過交談,了解其他8種中國節(jié)日文化。整個交流要求使用漢語,教師在旁邊幫助有疑問的學生。任務的最后,我通過展示自己所準備的燈籠、餃子、剪紙等材料,向同學們詳細介紹并復習他們所討論的中國節(jié)日文化。通過任務,學生沉浸式地使用漢語相互分享并獲得學習內(nèi)容。教師最后請學生用漢語講述英國節(jié)日文化的相關信息,比較中討論中英節(jié)日文化的差異。
3、課后反思階段: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需要對本次的教學進行詳細地記錄并反思。在內(nèi)容教學法主題模式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習者分享討論獲得新知識的循環(huán)過程,學生通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學科內(nèi)容主題,鍛煉并熟練掌握漢語言文化知識,再通過交流內(nèi)化所學知識內(nèi)容。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漢語的綜合應用技能,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作用 ,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促進了師生間及生生間的合作和協(xié)調關系。課后,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探討這種學習方式的優(yōu)點與不足,從學生所反饋的信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并探討問題,從而改善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也逐漸培養(yǎng)了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更好地發(fā)揮了他們的學習潛能。在與教師的討論中,學生勇于提出自己對主題模式學習方法的看法,這點在熱情的英國學生身上很容易實現(xiàn)。同時,學生課后也需要一定的練習來內(nèi)化所學知識。
1、教師需要具備優(yōu)良的雙語教學能力和全面的專業(yè)學科知識。首先,內(nèi)容主題模式要求教師不僅擁有很強的漢語言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英語交流能力。其次,要求教師擁有全面的專業(yè)學科知識。雖然在 CBI 教學中,我們強調語言學習與內(nèi)容學習融合在一起,但是實際上內(nèi)容學習具有優(yōu)先性,語言學習具有次要性。因此CBI的教師首先應是專題教師,其次才是語言教師。這也就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教師若不具備某一主題方面的知識,那么很難將該主題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學習。
2、學生需要具備基本的漢語交流能力。內(nèi)容教學法主題模式中對于學生的漢語水平也有一定要求。內(nèi)容教學法是完全沉浸在漢語環(huán)境中,教師通過漢語來教授專業(yè)知識,學生通過使用漢語來進行討論和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漢語交流水平。對于大部分英國學生來說,他們是英語、法語等印歐語系雙語者,漢語學習則是他們的第三、第四甚至第五語言學習,何況漢語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只會選擇漢語水平達到HSK三級以上的學生班級進行內(nèi)容主題模式教學。
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通過國家漢辦漢語教師項目,越來越多的中國教師前往世界各地教授漢語,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對漢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地學習漢語。短期漢語學習成為學習漢語的最理想選擇之一。許多學者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更快地學習并使用漢語,如何有效地進行短期漢語教學。將漢語教學與各學科專業(yè)知識相結合,在提高學生漢語實際綜合能力的基礎上,獲得專業(yè)學科知識,已成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之一。內(nèi)容教學法主題模式很好地把漢語語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結合起來,無疑會為對外漢語教學和學習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
[1]Dupuy, B.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 (2).
[2]Peachey, 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J].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9, (55).
[3]Stryker. S. B. & B.L.Leave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 Washington: Gero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4]曹賢文. 內(nèi)容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 (1).
[5]戴慶寧,呂 曄. 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 國外外語教學,2004, (4) .
[6]裴春梅.主題式教學法: 運用于越南短期漢語培訓班的教學實驗報告—以海防外語中心為例[MA].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王國紅)
Applying "CBI Themes" teaching in th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Using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n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Ya-fang, NAN Chao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China)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theory of “Theme Teaching” embodied in the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for students of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fucius Institute in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to study the western student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for Chinese learning.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ortant theme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o clarify the theme can be a good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better that theme-teaching under CBI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BI;theme modals;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湖北師范大學重點教研項目“現(xiàn)代主要語言教學流派提升英語專業(yè)課堂教學質量策略的理據(jù)與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
2016—09—05
王亞芳,女,湖北廣水人,湖北師范大學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南潮,男,湖北浠水人,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句法學、英漢對比、二語習得。
G642.0
A
2096- 3130(2017)02-0111- 03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2.024